房天下

Fang.com

房产知识:上海如何看待小产权房?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2/08/21 16:3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上海如何看待小产权房?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刺激着住房需求不断扩大,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已成为各级 的重任之一。问题在于,随着近年我国商品房价格连续飙涨,在大部分城市居民望房兴叹而 又没有足够的保障性用房供应的时候,小产权住房能否“入市”?能否作为解决城镇居民的居住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土地的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土地有偿转让成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构成。

1982年,深圳特区开始按城市土地等级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使用费;1987年深圳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揭开了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配置土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出让已扩展至各地;2002年国土资源部签发11号文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叫停已沿用多年的土地协议出让方式,实行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进行交易……

土地交易是一个复杂、敏感且紧迫的现实问题。在农村土地集体 、家庭经营的模式下,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闸门尚未完全打开。土地供求严重失衡:拥有征地权的地方 同时拥有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权,垄断市场形式下的土地很难满足工业化尤其是住房市场化的需求。这一方面带来了土地一级市场在地方财政等利益驱动下节节攀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土地“农转非”的过程中,对农民的利益补偿难题。土地改革也不得不在两难间承受尴 由此,我们亟待解决这样的问题:搁置 权问题,土地交易改革能否推进?如何在公共利益和农民权益之间求解?更直接的问题是,如何改进土地交易,实现“同地、同价、同权”?小产权已经“存在”,是否可以实现交易的合理?10月20日,在本报和东风日合办的“天籁之音·巅峰对话”第六场圆桌讨论上,民商法学家江平、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为北京圆桌第152期。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导购>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