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广州突击限购汽车引发"突击售车" 广州"限"时代来临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2/07/04 11:4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新华网)广州突然加入汽车限购之列,6月30日21时宣布对中小型客车进行配额管理,7月1日零时实施。突如其来的限购政策,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市治堵更深的思考。

广州市从7月1日零时起,正式对该市中

小客车试行总量调控管理,这意味着继上海、北京与贵阳之后,广州也加入了汽车限购之列。为规范限购令后的销售行为,广州市政府2日发出紧急通知,将严查限购令后违规突击售车行为,对违规售车将追责,对已签购车合同要求进行公证。

突如其来的限购新政令市场措手不及,在限购开始实施后,许多汽车经销商仍然抢打时间擦边球,突击售车。

根据紧急通知,即日起,广州市工商局将到各汽车销售点开展执法检查,严格按政府通告查处违规行为,同时收取7月1日零时前已经签订的车辆销售合同副本、车辆销售统一发票存单、交款凭证及台账资料的复印件,封存备作公安、交通、公证部门对有关材料真实性的核查。

对于7月1日零时前已经签订车辆销售合同、支付预订金,或取得车辆销售统一发票的购买方,未办理车辆注册及转移登记,办理公证证明的,应于7月9日17时前,向本市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申请,公证机构将不再受理。广州市公证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于7月20日17时前出具公证书。汽车销售商、购买方对7月1日零时后的倒签合同、变更发票或交款凭证开具时间、发布虚假信息等汽车销售交易行为,导致车辆无法办理注册及转移登记的,买卖双方按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广州限购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对车市的影响不言而喻,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历来是各大汽车厂商必争的销售重地,限购令让业界对车市普遍担忧。

广州2011年汽车销量约33万辆,12万辆的配额意味着未来一年该地区新车销量将被斩掉接近一半的份额。而专家预测,限购政策极易在大城市形成示范效应,限购或将在成大势所趋,而限购一旦实施就不会轻易取消,中国车市快速增长的历史意味着从此终结。“北京限购影响3%的增长量,而广州将影响1%的增长量,若许多城市跟进,中国车市的增长点就无从谈起了。”

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松认为,治理交通拥堵的真正出路应该在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或是采取征收拥堵费,对环保不达标、落后产能、大排量的车实行禁止或限制购买,并且应该采用税收手段进行调控。“结合我国的国情,应该积极树立国民车的概念,应让更多的人用上车而不是用行政指令限制购车。如巴西就强调国民车概念,其首都圣保罗汽车保有量达700万辆,可是交通并不是特别拥堵,因为政府把治堵重点放在发展公共交通、科学设计道路流量、使用小排量汽车等措施上。”吴松认为。


广州从7月1日凌晨起开始限牌,试行期为1年,广州全市十区两市的中小客车增量配额共为12万辆,按照每月1万辆进行配置。汽车限牌、楼市限购、人口限涨,很多人觉得广州“限”时代来临,而作为开放式的大都市,越来越多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对于广州这座城市的发展,有人形容为“这是自杀的标志”!

汽车限牌:广州将试行限牌政策7月暂停办理小客车注册和转移登记

6月30日晚21时,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为了改善交通和大气的环境,广州市将于2012年7月1日零时起,对全市中小客车试行总量适度调控管理,一个月内,全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和转移登记。在为期一年的试行期内,全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广州市小客车限牌通告全文

楼市限购:2010年5月15日广州限购令出台:限每家新购一套住房

在广州公布的二次楼市调控4大措施中,户籍家庭和常住非户籍家庭只能限购一套新房,二套房贷首付不低于5成,三套房及以上房贷全面停贷,住房公积金同步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其中户籍家庭和常住非户籍家庭(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和未成年子女,常住认定标准为能够提供在我市1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保证明)只能新购1套商品住宅。【广州楼市限购全文


干涉民众正当消费权之嫌?

广州出台汽车限购政策,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用行政手段直接干涉汽车消费,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干涉民众正当消费权之嫌。况且,指标配额的分配如何确保公平是个大问题:公务用车会不会挤占私车指标?有门路的人会不会“加塞”抢占指标?指标稀缺会不会导致购车指标买卖的“灰色经济”? [详细]

楼市限购催生“假离婚”等歪招

广州的“限购细则”出台后,“假离婚”等规避房价的招数似乎渐渐成为城中热话。有网友说将原来夫妻名下的房产通过“离婚”之后,全部归到一方名下,没有房产的一方不是还可以购买两套住房吗?同时,也有一些准备结婚的“准夫妻”表示,既然限购第三套住房,我们暂缓结婚行不行呢? [详细]

行政干预市场越多 对经济伤害越大

许小年称,行政干预市场越多,对经济和社会的伤害越大,因为所有的行政干预都会降低而不是提高市场的效率,而且绝大多数的行政手段都与法律不符。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重要的信息源,发挥着配置资源的关键作用。行政干预价格不仅没有道理,而且不合法理。[详细]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