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时评:房产政策“辟谣”还要看地方政府如何跟进

新京报2012/06/23 13:1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目前房地产市场新的变局的主要影响力量是地方政府,楼市走向如何,地方政府的“声音”备受关注。

据报道,住建部、发改委、银监会、央行等部门10天内4次密集辟谣,强调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未曾动摇。

这表明,最近社会对于房产调控政策的走向出现了认识上的分歧。多部门密集联袂辟谣,意图定然在于安定人心。然而,几个部门的辟谣能否让楼市“风平浪静”,还要看各地地方政府如何跟进。

对消费者而言,一定是要“听言观行”。2012年6月7日,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降低,无异于最有利于房地产商以及按揭购房者,对于市场是大利好。而根据报道,一些地方对于首套房买者提供8.5折利率的银行有所增加,7折利率也已经出现。

此外,市场再次转暖。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几个具有楼市风向标意义的城市,最近一段时间购房热情持续升温,出现千人购房的盛况。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中大城市房价数据统计,今年1-5月,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增长3.8%;其中,住宅成交均价同比增长3.4%,连续两个月有所回升。购房者对于底部已经出现的预期明显增高。

重要的现象是,一些地方对于调控政策的逐渐侵蚀。这两年来,已经有不少城市在悄悄地尝试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若干程度的“松绑”,广为人知的有佛山、芜湖等。据统计,2010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发布以来,有29个城市楼市政策微调,25个城市获得通过。

最重要的是土地市场的再次火热。今年6月份以来,20大重点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达到14.6%,其中住宅平均溢价率为12.75%,商业用地溢价率为18.85%。报道显示,上海、厦门、青岛等重点城市结束土地市场近半年冷清状态,其中6月6日上海一块土地出让溢价率高达435%。土地财政再次呼之欲出。

在决定房屋价格的诸多因素中,中央政府政策、银行信贷、地方政府取向、开发商属于主要的决定性因素,而炒房者和正常居住需求属于次一级的要素。由于目前银行信贷并未在房地产领域大放水,同时有关部门接连辟谣表明中央政府政策并未松动,而开发商还普遍面临资金链的紧张局面,同时由于限购政策导致炒房和投机因素不能入市,所以,目前房地产市场新的变局的主要影响力量是地方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成败在于地方政府是否坚持调控不动摇。

现在,各地还面临着“稳增长”的任务,在惯性思维下,各地有很大走刺激房地产老路的冲动。而要让消费者对楼市稳定预期,还需要地方政府用实际行动来“辟谣”。在中央政府接连“辟谣”之后,各地切勿把“调结构”抛之脑后,更不能以博弈的心态暧昧以待,而要把房地产调控继续坚持下去。


 

相关阅读 首套房贷利率七折 央行辟谣:属曲解政策意图 东方卫报

就“央行特急文件调整利率及其涉及房贷利率”一事,昨天,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说,文件是要明确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不再进一步放宽,此次仍保持基准利率0.7倍不变。

央行新闻发言人说,个别媒体称“央行特急文件规定首套房贷利率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图,有市场炒作之嫌。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银发(2012)142号文的内容是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调整利率浮动区间,央行调整利率、次日生效,历来都向银行系统发一特急文件予以说明,以保证商业银行必须在政策当晚完成全行计息系统调整,次日可按调整后利率正常营业。文中提到“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是要明确在允许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放宽至基准利率0.8倍的同时,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不再进一步放宽,此次仍保持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新华社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