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严厉调控很"给力"?房企销售成绩不辱使命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0/12/23 10:3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来源:中国证券报)在调控“风声”紧的2010年,当我们年末盘点销量之时,不禁要为各地产商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而咋舌。据业内保守估计,2010年商品房销售额将有望超过5万亿元,达到5.3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0%。2010年,GDP预计在37万亿元左右,商品房销售额约占GDP的14%。

房企销售超计划

“我们的项目18号开盘,800多套房源已经全部售罄,您若是感兴趣,只能关注下一期了。”位于北京房山区的长阳万科半岛家园售楼处工作人员表示。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楼市再现“日光盘”和彻夜排队购房现象。12月18日,北京首批两个纳入预售资金 的楼盘开盘,其中,长阳万科半岛家园均价1.7万元/平方米,7000多名客户抢848套房源,当日 房源被抢购一空,签约认购金额达12亿元。

不仅是北京,多个地方楼市也在年末的“收官之战”中重新出现新房销售火爆的场面,使原本就销售喜人的2010年楼市“锦上添花”。

地产龙头万科早在月初就宣布,截至今年12月1日的销售额已经累计达到1000.6亿元,提前四年实现了该目标,也成为国内房地产行业 家年销售额千亿级公司。

除万科之外的一大批 房企也纷纷提前超额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今年前11个月,保利地产签约金额571亿元,金地集团累计签约金额达243亿元,恒大地产累计合约销售额477亿元,碧桂园共销售认购金额为327亿元,富力地产累计销售额280.94亿元。

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万科、恒大、保利等十大上市房企累计销售额高达3783亿元,八成开发商已提前完成全年的销售目标。

今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额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已基本“追平”去年全年商品房4.4万亿元的销售额。其中,11月当月实现商品房销售额5285.61亿元,同比增长18.56%,环比增长4.14%。

由于统计原因,12月份的销售额数据环比11月份都有明显增长。如果回顾过去十年的数据,除了2009年12月的商品房销售额环比11月的涨幅为79.62%之外,其余 的环比涨幅均在100%以上。其中,2005年至2008年12月商品房销售额环比11月涨幅约为100%,2000年至2004年这一比值则超过300%。

如果按照12月环比80%的增幅估计,今年的商品房销售额将有望超过5万亿元。而北京市去年全年的GDP为12153亿元,今年商品房销售额几乎相当于4个北京的GDP总量。

业内认为,房企销售额逆市增长,更大程度是由于房价的上涨,大部分房企今年销售的套数和面积增长速度在下降,但今年的均价明显高于去年,在价格助推之下,销售额节节攀升。

除此之外,从销售数据也不难看出, 房企销售额增长更为明显,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这跟大地产商及时调整开发策略,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关,也跟企业产品线拉长、布局二三线城市有关。“二三线市场销售的火爆部分对冲了一线城市成交量的下滑。”业内人士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在"严厉"楼市调控政策下,房企的销售却有加速之势。

今年10月,数据显示,只有3家房地产公司提前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但12月初提供的截至11月的各房企销售数据却显示,国内一线的13家标杆房企中已有近七成提前完成了今年的销售目标。按照这一趋势,到今年年底可能会有八成以上的房地产企业实现全年的销售目标。

如果将日历往回翻5个月,这样的销售势头 让人难以想象。

是什么让开发商完成了惊天大逆转?

调控冲击变小?

130亿元。这是中原地产研究院对万科11月份销售业绩的 预计。如果上述预计得到证实,那万科已连续4个月销售额突破百亿元。而在今年5月,万科曾因为4月中旬出台的楼市新政,成交量较4月锐减一半左右。

万科不是个案。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哪一家房企,11月份的销售数据预计都会超过今年以来的平均水平。

中原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经理刘渊说,与五、六月份相比,二次调控后楼市的成交量无疑要高很多,这使得很多开发商有机会在10月、11月赶上原定的销售目标。

刘渊回顾今年的销售情况说,今年上半年大多数时间,开发商都没有办法获得理想的销售时机。

总体来看,一、二月份的销售疲软和季节有关,也与开发商供应不足有关。4月17日新政后,楼市迎来了长达2个月的低迷。但在市场消化完 调控政策后,新一轮成交井喷在7~9月出现。而随后的二次调控并没有令市场出现今年五、六月份时的冰点。中房信的报告甚至称,雅居乐、龙湖、碧桂园、世茂因为在10月加大推案力度,环比还出现大幅上涨。

刘渊说,11月份仍然未能实现既定销售目标的开发商,仍有机会在年底完成全年目标。11月底,上海、南京等多个城市出现了因通胀恐慌而排队抢房的热情,这 有助于全年目标的实现。

刚需释放是关键

刘渊说,通货膨胀并非开发商在下半年获取极高销售业绩的真实原因,被压抑的刚性需求的释放才是关键所在。

8~10月,万科连续创造销售额破百亿的中国地产销售纪录,根据中原地产的 估算,万科前11月份的销售额可能达到999亿元,已铁定成为中国 家年销售额超千亿的大型开发商。

与此同时,上半年仅完成全年任务25%的金地,也正是靠着这3个月的销售井喷,一举摘掉了落后生的帽子。

刘渊说,对大部分房企来说,热销的原因大同小异。首先,产品大部分是面向刚性需求的中小户型;第二,主要布局城市大多是正在崛起的二线城市,比如无锡、沈阳等;第三,开发商多采用灵活定价的策略。

上述观点也部分为万科的董事会秘书谭华杰所认同。他在总结万科今年八、九月连续创造百亿元销售纪录时,把热销归功于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

除万科以外,其他提前完成销售任务的开发商也多拥有大量的小户型产品。

相比之下,主要销售中 产品的开发商在这一轮市场调整下销售情况不佳。根据中原地产的预测,截至11月份,绿城的销售额仅完成全年目标的不到70%,招商也仅完成全年任务的71%。

除了产品,热销与开发商此前的布局有关。中海、龙湖等多家房地产公司此前向媒体透露,今年销售增长很大程度依赖于新拓展的城市和项目。比如,龙湖10月份仅靠常州和青岛2个项目就获取了20多亿元的销售额。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数据显示,11月,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487元/平方米,较上月上涨0.82%,其中8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在北京、上海等十大重点城市中,除南京环比下跌0.07%外,其他9个城市房价平均高达1540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41%,同比飙升34.29%。

房价并未因 严厉调控而应声下降已是事实,预计下一步房价还将上升,原因无它,一是通胀趋势越来越明显,二是此次调控主要实行的是需求端管理。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11月预计将破5%,远高于3%的既定目标,通胀已经不再是预期,而是一种现实。为此,国家再次启动对于物价的管制措施,同时,央行连续加息,货币政策开始回归“常态”。从这些措施可以看出,CPI上涨并不是因为短缺引起的,而是钱多惹的祸。尽管央行收紧银根,但在输入型通胀的作用下,要刹住上涨势头并非易事,为此已不得不祭出 手段实施管制,管制只能作为临时性措施,管得了一时,管不了长久。很多商品、很多行业实际已经积聚起强烈的 冲动, 的连锁效应已经显现。在各种 因素的助推下,房价要降也难。而且,在通胀加剧、股市下挫、其他 渠道依然狭窄的情况下,买不动产以及贵金属成为躲避通胀的天然良港。国家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控制开发商融资,但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并未堵死,开发商也还没到缺钱的地步,因此,迄今为止并无哪个开发商主动 。这两个月楼市成交量的上升说明量增价挺的态势基本没有改变。

分析 严厉的调控,很多措施如限购、限贷、限外等实际都是控制需求的,增加供给只用在保障范围内,对购买商品房的人来说,增加保障房并无实际意义。而且,增加保障房的土地供应同时意味着减少商品房的土地供应,使得商品房越加稀缺,地价越加高企。换言之,需求依然存在,只是被政策强行压制下去了,在需求被压制的同时,供应却在减少,结果房价地价在另一个水平上得到支撑,只要房价小幅下调,刚性需求就会借机释放,如果政策改变,势必导致房价报复性上涨。

11月下半月,上海多个地区再现开盘热销场面,成交量逼近百万平方米,成交均价彻底翻盘,达到历史高位,原因就在于部分开发商调低了5%左右的预售价格。同时,地方 的调控姿态也在或多或少助推房价。11月初,北京曾一度暂停单价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的新楼盘预售审批,但此举就像为了减排拉闸限电一样,只是官样文章,自11月下旬到12月将会有15个左右预售均价在3万元以上的楼盘入市。河北 近大肆宣传环首都经济圈概念,结果首先拉起的就是房价地价。正因为供求关系失衡、刚性需求依然存在,正因为地方 调控态度暧昧,所以,瞄准二三线城市、主供中小户型的万科成了国内 销售过千亿的霸主,八成以上房企改写上半年低迷的销售态势,一举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而地方 依靠卖地也赚得盆满钵满,截至11月22日,十大城市累计卖地6694.54亿元,除杭州和重庆同比小幅下降外,其余八大城市同比均大幅增加,上海、北京依然是土地财政的老大和老二。

看来,楼市已再次陷入越调控越火热的境地。如不改变通胀态势,改变供求关系,就是出台第三次、第四次调控依然难以走出这一困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9月底开始的二轮楼市政策调控至今已满月,但近期陆续爆出的房企销售数据却令人震惊。万科、恒大等多家公司不仅完成全年销售指标,单月业绩还再创历史新高。   

项目遍地开花的房企,必然要维持后续土地储备。近期,恒大、富力、保利等开发商“跑马圈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据初步统计,二次调控后房企拿地已接近20次,金额超过200亿元。

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 高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新政调控之下,开发商依然在土地市场高歌猛进,究竟为何?

11月拿地火热

逆势下,标杆房企拿地热情不减。

11月3日,恒大地产在长春掷金13亿元,一举拿下该区域4幅宅地。

同日,华远地产以2.06亿元买下北京裘马都10号楼项目以及47个地下车位。其中,地下车位单价20万元/个,共计940万元;10号楼总价格为1.97亿元,楼面均价为24770元/平方米。

同样是在11月3日,合生创展拟以约68.75亿元的高价收购北京通州马驹桥镇地块和合生 村 两商业项目。

11月4日,合生创展再出手,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中先国际,于9月29日以15.59亿元的价格投得上海市金山新城区一地块。

11月5日,富力地产联手合景泰富,以23.5亿元的价格拿下上海新江湾城项目,双方借此筹谋布局上海市场。

中国研究院 土地市场交易数据显示,11月1日~11月7日,20个主要城市共推出土地173宗,比上周增加109宗,推出面积635.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30%;其中住宅用地占40%,推出面积251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1%。其中二三线城市住宅用地交易相当活跃,福州、大连、天津土地成交面积大幅上涨,天津上升了18.28%。反观一线城市,除广州外,成交面积普遍下跌,北京环比下跌31.92%,上海下降了8.45%。

资深房地产谢逸枫认为,一线城市的调控让房企转战二三线城市。这不仅因为政策调控对二三线城市影响小,而且二三线市场具有巨大的 和购房需求,可以减少房企拿地成本, 利润高。“从今年前10月各大房企销售业绩的项目来源看,二三线城市楼盘占40%以上销售利润。”

10房企销售超3000亿元

记者粗略计算,“9·29”二轮政策调控到目前,在已公布销售业绩的十大房企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长春等土地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额达230亿元。

在各家开发商积极抢地的背后,有庞大的现金流支撑。

10月,万科销售额再次单月突破百亿,这已是自8月份以来,万科连续3月单月销售过百亿。

恒大地产10月单月销售达55亿元,而前10月总销售额已超过411.6亿元,提前完成今年再度提升的总销售目标。

粗略计算,在已发布销售数据的前十大房企前10月累计销售总额达3225亿元。

靓丽的销售业绩增强了开发商扩张的野心。恒大以70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坐拥土地爷头把交椅。在此前的恒大业绩会上,公司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坦承,今年恒大已率先进入三线城市,未来还可能增加项目数量,只有项目数量达到130个左右,才能 未来集团销售业绩持续增长的需要。

“今年前10月许多品牌房企已完成了80%或90%销售指标,现在房企自有资金 充足。”谢逸枫指出,在调控下政策下,许多房企认为现在是土地市场的抄底时机,所以会出现这一波拿地热。

中指研究院 市场数据显示,10月份105个重点城市共成交土地面积568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成交387宗,成交土地面积2620万平方米。报告指出,受二次调控的影响,土地市场价格上涨趋势受到明显抑制,住宅用地楼面地价环比降幅近三成。10月份,105个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楼面地价1732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9%,同比上升7%。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导购>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