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财政部专家:投资商业地产不能忽视房产税

武汉晚报2011/11/08 15:3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上周六,受中信银行邀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抵汉,为投资者全面分析了目前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投资者商业地产能否投资的提问时,贾康称:需充分考虑到房产税的因素,不久房产税会在范围内推开。

“房产税改革正面效应一举多得,除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沉稳和构建地方税体系,还能进行收入的再分配。”贾康介绍道,房产税改革是把适当税负加于持有多套房和高端豪宅的高收入阶层,让他们向公共财政收入多做贡献。

据贾康透露,目前财政部、国税总局都在抓紧总结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经验,正加快推进房产税的实施步伐。据了解,按照上海和重庆两地的做法是,一套两百万元的房产,每年需交房产税6000元或近万元。贾康说,若按这个标准,持有房产将会变得有成本,投资房产也有风险。如投资一套200万的写字楼,在重庆一年若租不出去就会亏一万元。这将极大的抑制房产的投资需求。

房产税会成为压倒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吗?贾康表示,那不会。国家也不希望压倒楼市,只希望通过调控让它在合理的位置上就行了。

“房产税对目前楼价肯定会有影响,但不都是负面,大家不要一提房产税就认为好像它是一件坏事,应该全面看待其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贾康认为,楼价肯定会下跌,但跌幅不会太大。


推荐阅读

 开发商攻击楼市调控政策 称调控是反市场行为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沉寂了将近半年时间的楼市,终于看到了调控的效果,房价向下的拐点逐渐显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地时间6日下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房价这一个月已经开始松动,但调控绝不可有丝毫动摇,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温家宝:房地产调控已经进行了两年,一些重大的措施都已经出台,特别是今年要确保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房屋建设,这势必会缓解房价的压力,缓解居民的需求。房价总的形势还处于僵持阶段,但是这一个月来也开始松动。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绝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温总理的讲话更坚定了人们房价出现拐点的信心。最近一个月以来楼市松动有目共睹,房产降价潮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向扩展,万科、富力、恒大[等龙头企业带头降价,房价逐步回归理性,压在人民心头的房价的阴云终于能够看到了一些亮色。

但是一些开发商却不高兴了。这些不能再赚到暴利的地产开发商开始攻击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他们说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是反市场的行为。

对于这种说法,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并不认同。他认为,市场经济不是一放了之,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政府要负起责任,不能放任市场畸形发展。

开发商:房地产调控违反市场法则 后患无穷

开发商挺不住降价了,楼市的拐点已经到了!这是最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市场上最乐观的估计是,在未来一年时间里,中国的楼市价格会下跌40%。处于降价漩涡中的开发商对于这样的预测有何观点呢?北京住总集团董事长张贵林表示,房价涨得高不好,降得多也不行。

张贵林:涨多了大家不高兴,跌多了大家同样不高兴。中国房地产是在发展中寻求平衡。涨多了肯定要往下降一点。降多了,说预测降到40%。降到40%的时候在座的各位不同意。因为银行的贷款还不上了,银行该出现坏账了,这能行吗?

与张贵林的直抒胸臆不同,山水文园董事长李辙显得含蓄很多,他只是叙述了一个事实,但是却明白表达了一个观点,房价降太多问题很大。

李辙:中海和龙湖的事件,给所有在座的和知道这个事件的人一个非常好的回答。我希望政府能够很好的去分析和认识这一点,做出最正确的对策。

经济学家:市场经济不是一放了之

纵观各位地产商的观点,实际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房地产调控就是违反了市场的法则,政府过度的干预了市场,搅乱了一个运转正常的机体,将是后患无穷。其实这种声音从房地产调控伊始就一直存在,随着房价的松动,这种声音越来越强烈,因为开发商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重量级经济学家许小年也不赞同过度使用行政手段。

许小年:政府自己在市场中也有利益,政府的利益往往和社会的利益相冲突。

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坦承,房地产限购政策确实是比较严厉的行政手段,但它不是开倒车。在调控房地产市场初期,所有的人都不相信房地产会降价,房子已经成为了投资的工具,政府必须要采取措施了。政府之所以采用了限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是因为其它政策已经失效。

李稻葵:不就是在各种各样调控政策失效之后才推出限购的政策吗?限购的背后事实上代表着一种探索,探索如何从现在的无序、市场明显出现问题以及出现泡沫不可持续的问题中想出一个办法。

无论政府采取何种措施,都是希望能争取时间,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市场之路。李稻葵强调,市场经济不是一放了之,我们现在急需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不仅在房地产,在医疗、教育、交通方面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一套办法。

李稻葵:我们认为市场经济只要放开就是市场经济了,金融自由化,地产全靠市场,把医院推向市场,让医院自己寻找财源,这就是市场经济,这种思想完全是错误的。我想我们最缺的是一系列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的制度的建设。

专家谈市场经济:美国不足以成为中国发展样板

我们究竟应该建立起什么样子的市场经济呢?长期以来中国上到官员学者,下至百姓消费者无形中都把美国当作了市场经济的样本,认为中国就应该向美国那样让房地产完全市场化。李稻葵感叹,事实告诉我们美国的方式是有问题的。

李稻葵:完全向美国靠市场方式解决房地产发展的问题?答案是什么?看得很清楚08年之前出现房地产泡沫,全世界的金融危机都是房地产的泡沫所带来的。

不仅如此,美国经济学家们还告诉我们,美国是特殊的,这就是著名的美国例外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三面环海,非常崇尚个人自由,经济制度有它具体的特点,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因此这样的美国市场经济是不足以成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样板。李稻葵推崇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李稻葵:房地产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的国家很少很少,大国里德国是个例外,值得我们去深思,值得我们去研究。德国房地产从来没出现过问题,德国在统一以后花了巨大精力解决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解决,马上它的经济焕发了活力。

德国恰恰对房地产市场有着极为严格的控制,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房价超过合理价的20%,出售者将被罚款;超50%,出售者则可能获刑。德国人平均月收入大约相当于北京城镇居民收入的10倍,但普通住宅均价却仅为9000元到18000万人民币左右。

这几年来,房地产价格翻着倍的上涨,开发商都是数钱数到手抽筋。与此相对应的是面对疯涨的房价,人民的住房问题无法解决。

这个时候,政府站出来,利用经济手段,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让人们看到了居者有其屋的希望,开发商赚到的钱就不会像从前那么多。从这个道理上说,对于房地产调控是否反市场的争论,并不是经济学理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开发商对政府惠民政策的进攻。

正如温总理所说,调控两年,现在拐点隐隐出现。说明调控政策已经起到作用。现在我们更要将这项政策坚持下去,因为是否市场并不重要,能够做到“居者有其屋”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