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或沦为“商品房”

第一财经日报2010/09/03 07:3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受困网上销售温州民间“乌托邦”将变身开发商?

“温州个人合作建房”现在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是破冰式的探索还是无奈的“被收编”?

2006年拿地,一直拖到今年才开工。但令人意外的是,“温州个人合作建房”又重新回到“商品房公开出售”的轨迹,这个民间“乌托邦”式的“个人合作建房”模式再度走到备受关注的路口。

“现在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此项目牵头人、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对《财经日报》表示。

网上销售成难题

2006年11月15日,赵智强从温州市国土资源局拿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成交确认书,成为首例正式获得土地的个人合作建房者,这个“乌托邦”云集了256户集资建房者,以1.0458亿元的价格拍得温州龙湾区蒲州街道江前村三产安置地块。

项目后来被命名为“理想佳苑”。“今年5月份开始动工了,估计今年年底就可以公开销售了。”赵智强表示。计划中,这里将建7幢商业一体的住宅,总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共有房子256套。

据当地媒体报道,地块又开始动工了,四五台打桩机在同时作业。工地的围墙上写着“温州理想佳苑商业楼工程”等字样,建设单位为瑞安市正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我们当时是委托开发商来拿地的,现在问题出现了,必须走网上销售的流程。”赵智强表示,这样的后果就是当时的者都拿不到房。

2006年,赵智强委托温州瑞安市正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拿地,此前,温州个人集资建房联盟的发起方温州市场营销协会已经与该公司就这个地块的房地产开发签订了“代建协议”。也就是说,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通过“曲线救国”的路径拿到了这块土地。

但温州市房管局的相关负责人日前对媒体透露,这是一个普通的商品房开发项目,每个环节都是按照正常的房地产开发程序进行的,作为商品房开发项目,其房源必将纳入市场销售体系。2007年3月1日起实行的《温州市区商品房网上销售管理办法》规定,温州市区内的商品房实行网上销售。

在拿地当初接受记者采访时,赵智强表示,楼面地价约为4100元/平方米,加上土建、税费等各种成本,预计每平方米成本为6300~6500元。如果再减去一二层商铺、车库出售的,预计建成后房屋成本价为5300元/平方米左右,这比2006年周边楼盘市场价11000元/平方米要低5000元/平方米以上,仅为周边房价的一半左右。

但上述新规定的出台意味着,“理想佳苑”又遥不可及了。这个地块的房价,也已从当初的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上涨至现在的每平方米3万元左右。

“可想而知,如果是1万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这256名者在网上一定抢不过其他的买房者。”赵智强表示。

这样的话,合作的“会员”,有可能大部分都拿不到自己的房子。

再次面临抉择

事实上,从开始试图拿地,到今年动工,已经过去了将近4年时间,这一被视为国内集资建房的破冰之路一直都颇为曲折。

2005年2月,赵智强向温州市政府室提交报告,表示市场营销协会愿牵头招纳“大专以历、在温州工作2年以上、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务的营销、管理人才或有相当职称的技术人才”开展个人集资合作建房。

2005年4月14日,温州个人集资建房联盟筹备会召开了次会议,温州“个人合作建房”项目正式启动。

拿到土地之后,一直拖到2009年1月才开工,打了19个试桩就停掉了。“我们想拿了地之后半年内可以启动了,没想到拖了这么长时间。”赵智强表示。在“温州合作建房网”上也写明:“理想佳苑项目,已于2010年6月23日全面动工。”

一拖再拖,是因为个人集资建房在国内尚无先例,政策原因导致该地块未能及时立项,不能拿到开工所需的各种手续。

在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走一条正常的开发模式,借助房地产公司来开发,这256个人就变身成瑞安市正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温州项目部的股东,这得以保证项目最终能得到立项批复,并办理各种手续。

现在,事情的症结在于,这些房源也必须向社会公开销售。这些买不起房的会员,来自高房价的温州,在发布的《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中,温州新房均价达到18854元/平方米,在处于第四位,一直都在领跑位置。

这是普通人买不起房的温州,许多外地人带着憧憬潮水般涌入温州,两三年后又像潮水般渐渐退去。高房价、高消费,让温州很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

这也是“个人合作建房”被寄予厚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被视为给无力买房者的一线曙光。

和各地的个人建房者相比,像北京的“蓝城计划”、上海的“硅谷计划”、南京的“团购计划”……赵智强的温州“个人合作建房”成功的可能性要高许多,毕竟,他拿到了土地,这块土地,也在今年开始动工了。

“如果网上销售,会员不一定选得到号子。”赵智强表示,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如果不行,就只好作为来分红,这样还能保证得到,可以去购买周边的房子”。

但如果结果仅仅是这样,就已远离了初衷。“个人合作建房”中的基本因素不过是“自己拿地、自己开发、自己拿房”,这种带着淳朴的理想化的梦想才是最打动人心的主因。

拿地、分红,如果这个故事的桥段最终演变成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通故事,这256个普通购房者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会逐渐从主角演变成微不足道的配角。

“我们还在和政府沟通,希望能有一些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赵智强说。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