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根治土地闲置现象 国土资源部终于使出杀手锏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0/12/31 15:5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来源:财经日报)昨天,国土部曝光26宗因企业原因导致闲置的房地产用地,并要求在查处整改到位前,暂停相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参加新的土地竞买活动。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单纯收取闲置费,暂停拍地资格对开发商更具威慑力。

除此次公布企业原因导致的闲置用地名单外,国土部还要求因政府原因闲置的土地,省级主管部门于明年1月中旬前要将尚未完成整改处置的市县和具体地块信息、闲置原因向社会公示。

大多已闲置五六年

这26宗闲置用地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和云南八个省份。除4块地的用途是其他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外,其余22块土地用途都是住宅用地。《财经日报》记者查阅后发现,这些地块的土地出让合同大多在2004年前签署,也就是说,闲置时间大多在五六年左右。

北京有5宗地块上榜,分别是北京首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环宇商住楼C座住宅楼项目用地,北京市永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的石榴庄住宅小区西区,北京井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井田花园住宅小区C-2、C-4、C-6地块。

12月22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曾公告了对上述闲置地块的处理办法。

其中,北京井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正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井田花园住宅小区三块土地的闲置时间看,最短5年,最长的C-6号地块为6年。

本报2010年8月份曾披露1457宗闲置用地“黑名单”,此次国土部张榜的北京5宗地均在其中。在1457宗闲置用地“黑名单”中并没有上海企业身影,此番上海则有5宗地块入围。

对于这26宗闲置用地如何处理,国土部给出的路径是:依法对上述闲置土地闲置一年以上不满两年的,必须征收闲置费,闲置两年以上的,必须坚决收回。

从土地出让合同签订时间来看,上述26宗地块中闲置时间最短的也超过了两年,这次是否需要地方全部收回?

国土部相关人士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并未对此给出明确答案。此前,地方政府在处理闲置用地问题时,大多采取督促企业及时开工,鲜见直接收回土地。

26宗闲置用地尚属冰山一角。国土部官员近日曾透露,截至2009年12月31日,由于企业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是200多宗地,面积是1000多公顷;由于政府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是500多宗地,面积为2000多公顷。

防止开发商“换马甲”

近几年楼市火爆土地迅猛,四五年前买下的一块土地,即使一直不开发,到现在也好几倍。赚钱容易且监管力度不足,成为开发商敢于囤地的根由。

通过暂停拿地资格来逼迫企业及时开发土地,这种做法此前已有地方实行。今年1月份,北京市国土局就曾发布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公告,八家开发商被暂停拿地资格。

但此举效果尚存在不少争议。纵观此番26宗地块的开发企业,中国石化非地产业主力,而其余企业大多在业内默默无闻,在当前土地市场价格已经较高的情况下,这些实力一般的企业很难竞买到土地。

此外,此次国土部要求相关企业及控股股东暂停拿地,但大型企业拥有数家控股企业实属平常,其中一家被禁暂停拿地,其余企业如何处理目前政府尚无明确说法。

如北京井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中国石化遭暂停拿地,中国石化其他下属企业是否也失去拿地资格?

国土部此举或是为了避免企业通过另立新公司逃避处罚的做法。今年年初,北京市大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欠缴土地价款被暂停在北京地区拿地资格,几乎与此同时,这家受罚的公司全资成立了北京市谙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依然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如果连控股股东的拿地资格都暂停,另立新公司“换马甲”的行为就能得到遏制。

虽然此番国土部公告产生的效力还有待观察,但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部委间开始出现合力迹象,开发商囤地的外在约束已经加大。

在近日住房城乡建设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即表示,明年将加强与国土资源等部门的配合,依法查处土地闲置、改变土地用途、拖延开竣工时间等违规行为。

多部委严防外资房企套利 国土部释放信号

国土资源部将公布一批闲置土地企业名单

国土部剑指"地价过快上涨"屡调屡涨怪圈待打破

国土部:房地产不应成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国土部:成交总价或单价创新高必须上报

国土部称明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缩小征地范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冯海宁:国土部这次必须对“囤地大爷”下狠手

看了这两份新年“礼物”,难以让人兴奋。“房价问责”嚷嚷了大半年,至今还没有一个准信。曝光26宗未处置闲置土地名单,也没有让人看到监管者狠狠打击囤地的决心,该收回的土地不进行坚决收回,仅靠公布名单就能完全解决问题吗?

从报道来看,国土部曝光的这26宗闲置土地名单有三个特点:一是都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土地闲置;二是土地违规闲置多年至今不见收回;三是囤地开发商中有不少国企面孔,如北京井田房地产公司。

显而易见,这些未处置闲置土地的责任完全在政府部门,理应严厉问责。

据报道,早在1999年4月26日出台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就已规定,连续两年未使用的闲置土地,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土地闲置二年以上者坚决收回”,这样的话年年在重申。遗憾的是,到今天为止,公众依然没有看到监管部门狠狠打击囤地的决心。

尽管有关部门称,截至今年5月底,共收回土地使用权面积1.2万亩,收取罚款或闲置费总计4.8亿元,看起来成果不小,但还是有“囤地”大户,手中闲置面积达到26.86公顷的土地没有被收回。

由此可以推测,未处置闲置土地远远不止26宗。国土部曝光26宗名单,目的在于提醒督促地方政府加快对闲置土地的收回处置。但问题是,开发商在地方监管者眼皮底下囤地多年,监管者都在装聋作哑,曝光一份囤地名单对地方监管者恐怕没有多少触动。因为不少地方监管者就是卖地数钱,其他的不管。

笔者以为,理应对国土部曝光的26宗未处置闲置土地名单涉及的地方政府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严厉问责,否则,不足以让他们从卖地财政的美梦中醒来。但让人意外的是,在国土部目前正在进行的违法土地约谈问责行动中,不见对囤地情况严重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而只是约谈了部分违法占用耕地达到一定比例的市县“一把手”。

而在笔者看来,对闲置土地严重的地方政府同样需要问责,因为闲置土地不但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而且造成建设用地紧张进而抬高了地价、房价,影响了国家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效果。国土部要想严厉打击违法囤地,就不能简单公布一个囤地名单指望地方政府来查处,而是要对“囤地”大户进行挂牌督办,一方面要求地方政府在规定时间内收回闲置土地,另一方面要密切注意这些“囤地”大户会不会换个“马甲”再拿地。

在北京话的口头语中,“北京大爷”通常是指那些不容轻视、有资格有派头的北京本地人,通常给人一种惹不起的作派和感觉。现在,这些囤地五六年甚至达17年的开发商,尤其是大国企,由于监管的无力,也像一个个“大爷”一样牛气,把土地法规不当一回事,也把公众的愤怒不放在眼里。某种意义上,容忍这些“囤地大爷”嚣张,就等于容忍十恶不赦的“罪犯”。

因此,国土部这次必须下狠手,坚决收回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

多部委严防外资房企套利 国土部释放信号

国土资源部将公布一批闲置土地企业名单

国土部剑指"地价过快上涨"屡调屡涨怪圈待打破

国土部:房地产不应成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国土部:成交总价或单价创新高必须上报

国土部称明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缩小征地范围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