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国家发话,不靠房地产刺激经济!卖地建城模式及高房价会终结吗?

十三画生2019/08/02 01:02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就像提前书写好的剧本一样。

关键时刻,国家开了一场不同寻常的会议。自此一切终于尘埃落定,房地产未来如何发展?还能不能投资炒房?开发商未来命运如何?都有了真真切切的答案!

房价

这是中国房地产历史上的首次,具有划时代意义——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时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无独有偶,前一天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称,房价涨幅依然过高的城市,应该按照中央“房住不炒”的定位,认真审视评估本地楼市调控措施及效果,任何地方都不得以刺激经济为由松绑楼市调控,调控效果不佳、房价涨幅过高的地方应加大调控力度。无论是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还是制定人才引进奖励政策,都不能有悖于“房住不炒”定位。直白点数就是,稳定房地产现实意义重大,任何城市都不可掉以轻心,地方更不能抱有放松调控挽救财政的想法,必须把“房住不炒”的定位贯彻到底。

房价

我在当天的文中说得很明确,这意味着施行多年的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模式要彻底终结了,这种饮鸩止渴的模式也确实早就应该丢弃了。是的,也是国家首次承认了这种发展模式。但好饭不怕晚,承认了就是好现象,就说明要彻底改变了,高调宣布“不再走房地产刺激经济”的老路,就意味着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国家发话,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单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大而盲目松绑楼市,以刺激的手段来对待房地产,基本上是行不通的。使用多年的“夜壶”要被丢在一边了。

那么当一个尿多的人,夜壶被拿走不准用时,这个人就一定会被尿憋死吗?当然不会!以前的夜壶不能用,换一个盛尿的器皿就是了,用盆、用碗、用瓢都可以。这个比喻虽然粗陋,但是却很好理解。房地产之于中国经济就是“夜壶”,房地产不能拿来用了,肯定有替代它的产业顶上。经济学家马光远说,未来的新三驾马车是新制造、新消费、新城镇化。国家也开出了拉动经济的“新药方”,那就是启动农村市场以扩大消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市场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等。

房价

事实上,昨天人民银行在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也披露,银行业信贷结构出现积极变化,特别是在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依然较多,对小微企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领域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

这跟中央在政治局会议上的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房地产行业挤占了较多信贷资源,对实体、对小微企业、对科技创新企业、对现代服务业等都有挤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地产的信贷宽松过度发展就对其它很多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阻碍,这种发展模式注定是无法长久的,改革势在必行。

房价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中国各大城市卖地建城模式和高房价会因此而得到终结吗?

经济日报的观点非常明确,中国经济整体上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正是告别土地财政、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机遇期。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没有了土地财政地方靠什么活?要知道现在百分之八九十的城市财政超过40%都是靠卖地来维持的。

是的,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卖地建城的发展模式已经延续了二十多年,不可能一下子就断掉,中国也不可能这样一刀切地做,但是不排除阶段性改变,现在信贷政策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一二线城市开发商融资、开发贷款等都被封堵起来了,国家在想办法把资金往实体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小微企业等赶,各大城市也是在尽力寻找新的经济动能,我知道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央定下的基调,改变虽然痛苦,但是不代表会一直不变。再者说了,房地产税等长效机制的制定出台或可很大程度上缓解地方的财政收入,即使不能成为土地财政的替代品,但是也会对卖地建城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冲击。所以我们对国家要有信心,更不能对发展楼市拉动经济的模式抱有幻想,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论证了很多次了,短期有效,中长期来看是百害无一利,改变正当时。

房价

那么高房价会就此终结吗?我认为有些人口流失严重、产业发展低下的城市一定会顺着这个趋势发展,房地产走向终结,高房价滑向深渊,投机炒房客被埋葬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事实上,事情的发展已经在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了。最近楼市传来的两大信号很好地论证了这一说法:

首先,三四线城市房企破产扎堆出现,房地产大势已去

判断一个行业是否依然前景无忧,就看这个行业里的经营者生存的状况,如果大家都生存得很好,每天不说日赚斗金,但能保持一定利润和希望,那么相信所有人都会挤破头也要往里冲,但是如果短短半年时间经营者接二连三申请破产清算,那又意味着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这个行业的冬天来了,加速洗牌优胜劣汰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不是每个人都能赚钱了,淘汰出局一批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房价

房地产行业开发商破产倒闭在三四线城市接二连三上演。截至到8月1日,今年共有279家房地产企业宣告破产清算,仅7月24日一天就有三家,而且它们大部分属于分布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本地中小型房企。

融资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小型房企本身就缺乏庞大的现金流支持,加上杠杆率很高,一旦资金链断裂,自然难逃关门大吉。再加上政策调控收紧,没有资金、资源和市场优势的三四线房企难逃率先出局的命运。

但更重要的因素是三四线城市已经是末路狂欢,棚改货币化补偿政策已经在逐渐退出,从天而降的购买力彻底消失了,加之人口还在不断被一二线城市虹吸外流,更重要的是三四线城市根本留不住人才,没有产业就意味着没有就业,就意味着没有钱赚,年轻人都宁愿租房蜗居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也不愿偏安一隅在三四五六线小城混日子,这是赤裸裸的现实,更是中国楼市分化发展的核心原因——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未来,哪里就能无限创造财富,房地产永远都不会过时,但反过来,哪里没有人哪里就没有未来,房价注定是撑不住的。

房价

其次,二手房挂牌量暴增,投资客正在加速外逃,房地产辉煌不再

对于购房者来说,判断市场好坏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就是,二手房的挂牌数量是否暴增。如果是,那就要谨慎对待,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卖房,说明市场已经不赚钱了,或者即将不赚钱了。因为投资者的鼻子是最灵敏的,稍有风吹草动,一些人就会紧急行动。为什么要看二手房挂牌量,而不是新房呢?原因很简单,新房是国家规划要求,供给多少都是提前定好的数量,开发商难以违逆。二手房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态,它是市场的风向标。

据胖兔财经调查显示,目前4大一线城市和最热门、关注、影响力,具有风向标作用的10个重点二线城市在链家上的二手房挂牌量暴增。其中重庆,不幸成为个挂牌量突破10万套的城市。

随着卖房人越来越多,接盘侠越来越少,二手房的堰塞湖在很多城市已然形成,而且有进一步扩大蔓延的趋势。因此,有些城市的房价,在这种大量抛盘的持续打压下,明显就危险了。而人口本身偏少,但是二手房挂牌量又极大的城市,毫无疑问是房价承受压力,最危险的的城市。

房价

此外,中国确实不缺房子了,房价也确实需要来一场说降就降的旅程了。

援引经济日报消息,国家统计局网站今天发布《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

正如地产大佬潘石屹所言,中国的房地产已经不是刚需了,房子更不是稀缺商品了,可以说中国人人都不缺房了,过去秉持房缺人多的理念投资房地产或可以大赚特赚,但是再不知变通地抱着这种观点,必将被教训得体无完肤,因为人口、金融、经济和住房总量等基本面都决定了中国房地产继续大发展的可能性为零,你看不清趋势,依然坚定认为“过去能行”“未来就一定还行”,吃亏是必然的。

房价

有专家警惕到,当连普通人耗尽毕生财富乃至把家族的财富都卷入进来,也只能勉强买得起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彻底走到了尽头。李嘉诚说得更直接,任何一种行业,如有一窝蜂的趋势,过度发展,就会造成摧残。

中国楼市显然已经到了一窝蜂的发展阶段。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紧急宣布“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根源所在。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解释得很清楚,房价处于高位,对经济已经没有拉动作用,如果继续通过明显的政策宽松,刺激房价,后果不堪设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房地产已经失去了稳增长重要工具的作用。

房价

国家强硬表态短期不靠房地产拉动经济,这对于刚需来说是福是祸呢?可以明确的是,此次发声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楼市都将进入平稳微跌的阶段,很显然这样的市场有利于刚需购房。尤其是对开发商融资施压,或倒逼开发商降价跑量卖房,刚需或能占到大便宜。

那么房子还能投资吗?炒房暴富的时代还会再次来临吗?未来几十年的事情谁都说不好,但可以明确的是短期内(5年)不要再想靠投资炒作楼市发财了。

人民网微评说得很透彻明白:炒房,此路不通,炒房客早该凉凉;而那些图谋撕开调控口子的机构,也别幻想靠房地产刺激经济!

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风口过了,摔死的都是猪。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房天下资讯>十三画生>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