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郑州城中村“房客”:我们的青春曾在这儿安放

东方今报2012/08/08 11:1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昨天,东方今报推出“我们的城,逝去的村”城中村改造大型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国内30多家网站转载,许多网站将该报道放在首页位置,引来网友们纷纷“吐槽”。不少读者还打电话来,讲述他们在城中村的租房经历,畅谈内心的感受。的确,在郑州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十有八九都曾经或正在成为城中村的“房客”。面对逝去或者即将逝去的城中村,“房客”们的内心泛起了阵阵涟漪,因为怒放的青春曾在这里安放,或收获了爱情,或为今天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地基,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奔波在城中村的路上,为梦想而坚持……

【留恋】住在高档小区梦回城中村里的理发店

人物:代彦启34岁在郑州打拼近20年已买了房、车当年起家在城中村

34岁的代彦启1995年从老家商丘来到郑州,近20年打拼,让他在郑东新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还有一家经营土特产的超市。而他在郑州迈出的步就是从城中村开始的。

初到郑州,代彦启跟着亲戚做水果生意,后来又学理发。他的理发店就开在城中村里。

“那个时候城中村里啥都便宜,我理发店的门面房每月租金才150元。”代彦启在姚寨村住了八九年,当时他住在3楼,理发店在一楼,两间房子加起来每月租金才200元刚出头。

听说郑州最近批准了20个城中村改造的事儿,勾起了代彦启对城中村那段日子的回忆。他说,如果没有城中村这样的地方让自己落脚,也不会有现在的家庭和事业。

“那时候每天早上起来,一直干到晚上,吃饭没准点,最舒服的事就是回家睡觉。”他说,城中村里人特别多,卖什么的都有。

没顾客的时候,代彦启就跟周围的邻居聊天、开玩笑;客人多了,来不及买饭,他只要朝对面饭店喊一声,炒饭、馒头就会送到跟前。

“大家都像一个村里的,关系特别好。”代彦启说,当时生意很辛苦,但感觉没什么压力。“现在虽然有房有车了,但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他现在住的高档小区,什么都贵,一把青菜几元钱。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上学,我真想再住回到城中村去。”代彦启认真地说。

【纠结】搬还是不搬梦想仍是个问题

人物:李伟27岁目前郑州城中村的“租房族”

27岁的李伟从大学开始,就一直是城中村的“租房族”。小李做营运汽车服务,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现在和一个同学合租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子,月租280元。大学期间,小李开始在郑州市小周庄租房。2006年大学毕业,他搬到了西史赵村。没过两年,西史赵村改造,他就搬到庙李村。

小李的一个朋友一家三口原来在岗杜北街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两年前,房租从每月500元涨到了800元,一家三口觉得不划算,就搬到了国基路附近的庙李村,找了间月租金400元的房子。

小李的很多同学在东风路科技市场工作,原来住在附近的白庙村。现在白庙也已经改造,同学们只好搬到庙李村,每天要比以前早起1个赶公交车才不会迟到。

今年小李也动了搬家的念头,因为房租涨得太凶了。“往年月租都是一年上浮20元钱,今年一下连涨三次,涨了60元。”小李说,除了房租,电费也从每度1元涨到每度1.5元。

“夏天开电扇,冬天用电热毯,平时烧水、上网都要用电,我这两天连空调都没舍得开。”他算了算账,电费原来每月要160元,涨价后大概要240元,再加上每月五六百元的伙食费和280元的房租,他一个月的工资要开销一半。

“真要搬家也不容易,一来家当越来越多,实在不想搬了;二来也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小李说,城中村越来越少,到处都住满了人,他几乎找不到和现在价格一样的空房,“如果我现在搬走,房租立刻涨到每月300元”。

搬也搬不走,只能眼睁睁看着房价、电费涨上去,小李说,一想起这个他就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小李只好找了同学一起合租。他说毕业已经6年了,不知道自己买房结婚的梦想何时才能实现,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离开城中村,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回忆】

累疼双脚找到的“家”是她心中的财富

人物:高敏敏大专毕业生曾经的郑州城中村“租房族”

对于即将大专毕业的高敏敏来说,在城中村居住的经历是她在进入社会大学后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敏敏是一家旅游学院的学生,今年6月她找了一份广告公司的实习工作,月薪1200元。为了能离上班的地方近一些,她开始了寻房之旅。

开始,小高想在未来路、城东路等小区、家属院里找房,可是这些地方的房租每月在900元~1000元,而且还要自己置办家具。小高拿着自己的工资单,只能望房兴叹。

为了寻找便宜的住处,小高把目光瞄向了航海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附近的七里河村。

6月的一天下午,小高从村口一路向里,挨家挨户地寻找空房。这里的出租房不是已经住了人,就是价钱不合适,房间又脏又破每月还要400元。

顶着烈日,小高汗流浃背,两只脚又累又疼,一直走到村子最里面,才租下了房东6楼剩下的最后一间房,月租260元。

“其实,这间房子我也并不满意,可是实在不想跑了,问了那么多房子,已经失去期望了。”她租下的这间房子只有一个木门,没有热水器,没法做饭,她用洗洁精足足打扫了三遍,才看出地板的颜色。

为了能让出租屋有个家的感觉,小高从学校捡了很多没人要的床单,缝成床罩、桌罩,甚至在楼顶看到一个残破的柜子,也如获珍搬回家来。

“买家具太不划算,就算是一张旧床,加上运费也将近400元,比我的房租还多。”她说。

就这样,小高正式成为城中村的“房客”。

没过多久,小高外地的父母得知了她的情况,城中村的治安状况、卫生条件等都令他们不安,整天催促小高另找房子。再加上这里离上班地方较远,小高最终还是搬离了城中村,在离单位不远的一个小区和同事合租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1300元。

扣掉分摊的房租,再去掉生活成本开支,小高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但她相信随着自己工作经验的增长,收入也会不断上升,关键的是,有了在城中村居住的经历,让她在面临困难时平添了不少勇气。

【推荐阅读】

更多更高更大 郑州楼市奥运之际在"膨胀"

聆听8月郑州楼市好声音 降价一出谁与争锋

房价也玩奥运价 郑州楼市营销上演"花样游泳"

惠字当头赢销量 郑州"跳水"降价惠民楼盘来袭

批准改造城中村总数达119个 郑州未来没有城中村

楼市也"跳高"郑州楼市部分楼盘均价开始上调

郑州楼市进入"柔道时代"市场各方加大博弈度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