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千万套保障房引导楼市"双轨制"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1/01/17 22:1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来源:扬子晚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宣布,今年我国将开建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0%,其面积大体相当于2010年全年商品房的供应量,创历年之最。这一计划如何落实?哪些人群会因此?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上海保障房对象收入标准已五度放宽

业内人士分析,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的推出表明,国家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决心坚定,步伐疾速。未来几年,中低收入家庭、进城农民工、大学毕业生、棚户区住户和农村危房户等住房困难群体,将根据其住房困难程度和经济承受能力,陆续享受到相应的住房保障。

在上海,廉租房保障对象收入标准已五度放宽,人均月收入限额从城镇“低保”线的320元提高到1100元,财产限额从3万元逐步放宽到12万元,在这种收入水平以下的人群已经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已超过7万户享受廉租房。经适房的购买对象人均月可支配收入限额也已由2300元放宽至2900元,人均财产限额由7万元放宽至9万元。公租房则不设“收入线”,与上海就业单位签订一定年限工作合同,在上海无自有住房或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均可申请。

房产市场将进入“双轨制”

90个重点城市监测显示,2010年1到11月,新建商品住房上市面积达3.55亿平方米。1000万套保障房,即使按照每套40平方米计算,其总面积将超过2010年全年新上市商品房。分析人士指出,保障房新建并陆续投入使用后,由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将挤入商品房“一股独大”的住宅市场,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商品房+保障房”的双轨制时代。

还是以上海为例,“十二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建住宅1.3亿平方米,其中保障房约占总面积的50%、套数约占60%,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指出,在土地供应量和住宅供应量均占六七成左右的保障房,将大大稳定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并为中低收入人群改善居住条件带来希望,为平抑房价过快上涨创造积极条件,也进一步增强了各方对楼市调控的信心。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也表示,1000万套计划透露的国家保障房发展信号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当下,如何使保障房建设得到落实至关重要。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除2010年完成较好外,过去几年保障房投资任务完成率只有三分之一,经济适用房开工面积仅占商品房的5%。


保障房不会成为新的“城市贫民窟”

“大规模兴建保障性住房,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既可以减少个人家庭‘小账’支出,更可增进社会和谐的‘大账’”。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过去,城市低收入人群和进城农民工大量聚居在棚户区、城中村等“脏乱差”小区,容易滋生社会问题。随着1000万套保障房逐步投入使用,这部分人群有望住进新楼,改善生活条件,有利于增加社区和谐程度。

保障房小区会不会成为新的“城市贫民窟”?江西赣州市保障性住房在规划选址时坚持“两个不”:不建在城市边缘偏僻地带,不大面积集中连片,廉租房一般选址在繁华商业街区,与商品房甚至高档住宅“插花”建设。比如赣州中心城区的渡口路廉租房的住户,出门就是电子城(600658)、汽车站、大型购物广场等,不但生活方便,而且容易就近找到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工作,使低收入者融入都市生活,与其他社会阶层和谐相处。

赣州廉租房面积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一般在30至60平方米之间,都设计了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和阳台,水、电、气齐全,小区内物业、健身场所完备,周边公共交通及幼儿园、超市、卫生站所配套。与此同时,赣州市还将民政、福利、慈善机构设在廉租房小区,让中低收入者入住保障房后享有公共服务。

(来源:中广网)四川保障住房将逐步推广到非当地户籍常住居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日前举行的四川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会议上传出消息,四川省保障性住房供应将打破户籍限制,逐步推广到非当地户籍的常住居民,推广到乡镇居民。

以往保障性住房的体系主要是服务于本地的城镇户籍居民包括乡镇居民,四川省保障性住房打破户籍限制,并不是所有外籍户籍的人员都会纳入四川省保障范围,而是在四川长期工作、生活的一些居民,具体的实现和要求由四川省各市州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