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大学一毕业父母就送房 你是羡慕嫉妒还是恨呢

华龙网-重庆商报2013/08/14 08:2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大学毕业之后,很快就将面临着买房成家的责任,而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靠自己买一套房子又谈何容易?8月12日,大渝网友“春眠不觉晓”就发帖讲述,亲戚家的孩子刚刚毕业,家里就给孩子买了房当成“毕业礼物”。帖子出来后,立即引起网友的争议。

网友:孩子毕业就送套房

8月12日,网友“春眠不觉晓”在大渝社区发帖称,他亲戚家的孩子大学一毕业,家里就给这孩子买了房。亲戚的考虑是,因为是儿子,婚房迟早都要准备,晚买不如早买,买了房也可以让孩子安心工作。

“春眠不觉晓”说,当初自己刚刚毕业的时候,家里根本没有这方面考虑,还要自己搬出去住,因为父母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需要学会自己奋斗。

六成毕业生接受父母买房

应届毕业生一出校门就有房,这一群体在网络上被大家称为“毕房族”。今年7月份,365网也对此做了一份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0%的网友身边有毕业就买房的现象,可见“毕房族”并不是一个小群体,而已经成了一种常见现象。在关于“毕业后父母想给你买房,你会接受吗?”的调查中,60.98%的毕业生表示接受,认为这样自己就可以少奋斗好多年,也有12.2%的人不接受,希望能够靠自己,剩下的26.83%则认为无所谓。在买房方式方面,82.93%的网友倾向于父母付首付,自己还房贷,剩下17.07%的网友希望全部都靠自己。

换位思考,关于“如果你是家长,条件允许的话孩子毕业后你会给孩子买房吗?”的调查中,58.54%的网友都表示愿意为孩子买房,另外有21.95%的网友认为这要看孩子想不想买,只有19.51%的网友认为不应该给孩子买房。

为什么会产生毕房族呢?抛开父母和子女的情感因素,网友们的观点聚焦于两点:一是“与其交房租给房东不如自己还房贷”,占40%;二是“房价涨房子又早晚要买,早买还省钱”,占60%。

是选择梦想?还是接受现实?

虽然“左手毕业证,右手房产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毕业生和家长的看法却并不一样,有人说,毕房族基本上就意味着啃老族,刚毕业应该先以立业为主;也有人说,毕业买房,早买早安心,房价只会越来越高。昨日,记者也对部分毕业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进行了采访,不少毕业生表示,让家里给自己买房实属无奈,曾经读书时也怀揣过毕业后自己买房的“雄心壮志”,无奈梦想却照不进现实。

毕业生心声

靠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22岁的李立是四川达州人,去年刚从川外毕业,父母就在重庆给她买了房,不过在毕业前,这是她根本就没有想过的事。“父母供自己上大学挺不容易,很多时候还是想靠自己。”李立告诉记者,当自己毕业决定留在重庆后,父母就主动提出给自己在重庆买一套房,她说,自己并没有拒绝,如果在一个城市里没有一个房子,会一直有漂泊的无力感,想靠自己买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开始想的是,父母给首付,我自己月供就行。”可是一算钱,给了20万的首付,每月还要3000元的月供,根本无力承担,“我份工作才2000元,月供1000元都吃力。”这是李立毕业后再一次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最后,房子还是买了,父母将钱一次性付清,让她在重庆工作也无后顾之忧。

和李立一样存在这样无力感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其中还有一些人是自己主动向父母提出的。小曹是万州人,今年刚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在重庆主城找到一份工作。“在重庆也得租房,并不划算。”小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他给父母算了一笔账,现在租一个单间配套大概1200~1500元,还不算水电和其他费用,这笔钱如果拿去月供更划算。小曹说,父母也很支持,现在他们也正在四处看房。

家长的考虑

现在不买以后也得买

“早晚都得买,也相当于完成一个任务。”小曹的母亲梁女士证实了儿子的说法,她说,儿子留在重庆工作,今后结婚也得买房,让孩子一个人去承担的确太难,今后房价还不知道怎么变化。不少给孩子买房的家长都存在这样的想法,早买迟买都得买,即使以后孩子有本事有积蓄能自己买房了,之前买的房子也可以当成孩子的固定资产。

夏先生的儿子今年大学毕业,他们也给儿子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款,“只是一个小房子,让他有个住处。”夏先生说,他们家并不算很富裕,不过家里就只有一个独儿,他们夫妻俩奋斗一辈子都是为了孩子。夏先生说,儿子毕业之后除了进入职场寻找立足之地外,还要面对成家立业。而现在社会上“无房不成婚”的“潜规则”是孩子的一道坎,特别是男孩子,“娃儿没房子压力大,我们做父母的压力也大。”所以为孩子早早置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他说,虽然只是一套小房子,但是好歹也算有房了。

观点

不要让毕房族产生依赖感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毕业就能买房的年轻人是幸运的,当下毕业就买房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他说,买房绝不仅仅只是一项消费行为,甚至成为部分外地人落户扎根的先决条件,因此年轻人一毕业就扎堆买房就不难理解了。而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父母不忍心看到子女既要承受就业压力,还有承担购房压力,也是造成年轻人加入买房“大军”的一大因素。另外,从经济角度而言,很多父母也是从经济投资角度考虑,综合房产的保值性等因素,早买不会“亏”的心理,也促成他们为毕业子女早买房。

廖教授表示,毕业就买房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孩子的压力,不过家长也要注意和子女的沟通和教育,不要让他们由此产生依赖心理,而缺少拼搏精神。


推荐阅读:大环境催生毕房族 婚房刚需成潍坊楼市主力军

8月份,毕业离歌的乐音还未散尽,一曲热传于网络的“陈欧体”“毕房族之歌”,又把毕业潮拉回网友们的视野。现在一提到“毕房族”,“左手毕业证,右手房产证”的画面感已跃然纸上,据说,毕业生打招呼的常用语已从“你找到工作了吗?”进化到“你买房了吗?”

大环境催生出毕房族

8月,大多数毕业生已经告别青葱的校园。在这个本该找工作的阶段,“你买房了吗?”接在“找到工作了吗?”的后面,成了同学间的相互问候语。青春被一下子拽到现实的柴米油盐面前。各地也出现毕业买房现象的报道,并造出了一个新的词汇—“毕房族”,百度百科甚至还收录了“毕房族之歌”:“你只看到我的房子,却没看到我的担心……其实我们真的不想,为高房价代言。”

在当前社会全民谈买房的大环境下,学生尚未进入社会,就已经受到房地产营销的“干扰”甚至“洗脑”,产生“早买房,早稳定”的想法,甚至买房还排在找工作之前,记者家中有位89岁的老奶奶,就经常和记者讨论“房价以后是否还会上涨”“咱家的房子涨了多少钱”等话题,要知道她前不久和记者讨论的还是“读研究生是否也不好找工作”这样的话题,不识字的老奶奶却也知道现在现在房价上涨得快,买房成了是趋势、潮流。

家长主动要求被啃老

相比其他国家的父母,中国的父母显然更加操劳。很多中国的父母愿意甚至主动要求孩子“被啃老”,房产依然是中国主流价值观里最能体现家庭财富甚至家族传承的部分,很多父母认为给子女买房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据了解,之所以现在很多学生还没出校门就着急买房,一是体制问题,大部分人缺少可靠的投资渠道,房地产几乎成了保值的选择;二是为子女创造环境,现在的毕业生很多是90后独生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尤其紧密,况且他们的父辈经历了少年的困苦和中年的腾飞,有了积蓄同时害怕失去,所以会早早用于给子女买房,一为家庭投资,二为给子女一个安稳舒适的环境

婚房刚需成为主力军

那么毕房族现象在潍坊普遍吗?记者早在去年关于刚需住房的报道就提到,潍坊以结婚为需求的“婚房刚需”已经成为购房的主力军,许多家长都提前为孩子准备好了婚房,让孩子“领完毕业证马上再拿房产证”。尤其是现在“80后”“90后”的青年群体已经普遍进入适婚年龄,他们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客户群,他们的购房心态严重影响市场的销量,他们入市都是刚需中的刚需。

许多开发商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为了配合刚需并不充裕的钱包,在户型面积和房屋总价方面,下足了功夫。从潍坊市场来看,面积区间在70—110平米的刚需户型成交量走势强劲。刚需置业已当仁不让成为成都楼市最强音,这部分为孩子置业的刚需族已占楼市“半壁江山”。

高端住宅搭上顺风车

毕房族的购房需求,显然和婚房有很多共同之处,不少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结婚,才提前给孩子买房,并且为孩子买房的档次远高于家长居住的档次,高端住宅被受青睐。

记者了解到,潍坊不少家庭自己住100平米的房子,就会给孩子买120平米以上的,这类人群不太受价格的影响。

在潍坊楼市中,孩子置业高端住宅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越来越多的高端住宅也搭上了“刚需”的顺风车,精装、河景、大品牌都成了不少家长的选择,这也和购房者对住宅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有关,一步到位则是当前有经济实力的刚需者的购房策略,许多条件好的家庭都为结婚的孩子准备140平以上的婚房,面积大、景观好,精装修,售价大都在60万元以上,许多高端楼盘的购买主力也有很多是年轻人。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