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穹顶之下合力抗雾霾 购房者置业观念渐转变

齐鲁新网网2015/11/20 17:4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近日,环保局发布了2015年10月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济南继2015年9月份之后再次位列倒数,甚至和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一起登上世界日报的头版。针对本市污染的状况,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拿出“壮士断腕”的气魄和勇气,力争年底退出十大污染城市。然而对于普通市民接触多的住宅产品来说,雾霾带来了一边倒的弊端。家——作为我们后的港湾,也正在遭受着雾霾的侵袭,因此,购房者置业观念逐渐发生转变。

多管齐下 铁腕防治大气污染

据悉,历下区排名前三的污染物分别是二氧化硫、PM2.5、PM10.生产建筑中产生的空气扬尘、车辆运输中各种大型工程车辆轮胎上携带的黑泥、渣土沿路碾压、沿路抛洒等问题造成城市的污染。笔者从历下区大气污染防治“八大行动”工作情况中了解到,目前历下区在建工地96处,总建筑面积850万平方米,建设单体585个,其中土石方基础施工项目15个,单体68个,在环境检测点两公里范围内在建项目10个。

18日上午,笔者跟随历下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小组来到甸新佳园施工现场看到,渣土车清洗设备在地面的篦子宽约4米,长约5米,两侧的“护栏”高约1.4米,旁边还有3个贯通的水池。笔者看到渣土车经过时只需减慢车速,分布在地面和两侧的出水孔就会喷出加压的水,水柱可至2—3米高,将车辆全方位冲洗干净。而施工现场每隔3—5米均设喷淋装置,洒水压尘。

“目前由区建委、执法局、环保局、渣土办及交警大队组成的100多名监管人员,施工现场不合格不予开工,开工现场24全面巡查监管。”历下区渣土综合整治办公室渣土科科长时红卫说,控制区内要做到施工工地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加强土方工程防尘措施、严控扬尘。

11月6日,市政府与历下区签订锅炉淘汰责任书,即要在2016年10月前完成15家24台锅炉单位的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东郊饭店、环山集团等7家单位8台66蒸吨锅炉的淘汰工作。历下区环保局副局长穆智广介绍:“东郊饭店‘煤改气’后,预计一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能达600多公斤,减少烟尘排放300多公斤,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00多公斤,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历下区政府将积极配合“煤改气”的完成,积极协调市市政公用局和供热企业做好未集中供热老旧小区的集中供热工作,配合街道办事处、供热企业做好小区新换热站的选址建设以及老换热站的升级改造工作。

雾霾围城 本市购房需求生变

近日,笔者走访本市多家楼盘发现,受雾霾天气影响,购房者买房时开始关注楼盘的社区绿化、生态环境、周边自然状况等,对项目本身的地段配套、设施等关注度相对降低,而社区环境是否清新宜人、通风采光如何、空气质量怎样以及容积率高低都成为摇摆购房者决策的因素,选房标准逐渐发生变化。“原本已经准备买房,因为雾霾等污染,家人决定再观察对比,哪儿空气质量高、雾霾少、生态环境好,我们就在哪儿买。”市民任女士坦言,起初家人对楼盘的地段比较在乎,准备在市内临近学校、闹市的地方定居,但雾霾的频现,让置业观念随空气质量的起伏发生改变。

据多家楼盘销售人员透露,与任女士持相同观点的购房者不少,目前很多人开始关注楼盘未来居住环境受天气影响的情况。旅游路与浆水泉西路附近某楼盘工作人员称:“过去一直有购房者提出要避开9——11层的扬尘层,也有客户认为低层受雾霾影响大,开始打听是否有超高层的房源。”据悉,雾霾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绿色地产已蔚然成风,其先行者们都在探索适合自己产品定位的绿色模式。例如,当雾霾成为城市居民关注的话题时,万科在济南推出万科·金域华府项目,作为济南采用户内除霾系统的社区,一经推出,就得到购房者的强烈关注。

“照此发展,绿色地产或许会成为楼盘之间相互竞争的筹码,一些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得好,生态、科技各方面比较完善的小区,势必会脱颖而出,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分析,这也给开发商指明了一个方向,如果多替购房者的健康等细节考虑,楼盘销量自然会有突破。另外,“大环境无法选择、小环境却可以改变”,业内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新风系统

专家辟谣 扬灰层、高层防霾无科学依据

随着雾霾天的到来,房地产行业里流行一句话“买房不买9—11层”,因为这几层处于“扬灰层”。地产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未有科学根据,但它流传开来,让人真假莫辨。

“由于气流和建筑微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部分灰尘密度较大。”业内人士认为,但不一定是高层的9—11层,因为其具体高度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市区甚至不同小区都有差异,这跟灰尘密度、周围建筑高度和气流湍流特性也有关系。这就表示,不同建筑的“扬灰层”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同时,要综合的科学因素太多,据说在离地面三、四十米高的地方,灰尘是不会“停顿”的,而10层左右高大概30多米,是“扬灰层”的说法并没有科学根据。灰尘在距离地面10公里至52公里的大气平流层都不会停下来。也就是说,一般普通高层楼都没有所谓的扬灰层一说。

近日网络上又流传:“楼层越高,空气质量越好,受雾霾危害越小。”笔者咨询环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同样没理由可以支撑说高楼层的空气质量就一定比低楼层好。他认为,本市高层住宅30层高几近百米,但在同一个大环境下,同时间段测量,30层高度与5、6层高度的PM2.5检测数值并没有明显区别,因此该说法也无理论依据。

业内评论:“泉城蓝”成为常态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

供暖季刚开始,济南的空气质量就还以“颜色”,出行必以口罩、围巾遮面,迷蒙中清晨、傍晚分不清楚。甚至有段子手感叹,治理雾霾基本靠“等风来”,调侃的背后渗透出戏谑和无奈。一时间,蓝天白云在采暖季竟成奢望,如何防霾治霾成为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

当人们习惯于像关注天气预报一样关注PM2.5指数时,相关职能部门是否能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缓解公众焦虑,正是考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切实执行的一个切口。不久前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这是顺应民心之举。可目标要达成,落实则要分解细化,供暖季是对雾霾治理的一次“大考”,检验着政府治理态度和能力。

近日,济南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防治大气污染工作,并决定开展“啄木鸟行动”。“十面霾伏”面前,市民都需要与政府一起齐心协力,向雾霾“宣战”。目前抗霾“啄木鸟行动”已启动,每个人都可以是监视器、举报箱,从根本上消减污染负荷。与此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弄清楚雾霾的成因,是有效治霾的前提。不同地区导致雾霾的“元凶”不完全相同,只有尽快找准雾霾的源头和具体成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治理。此外,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治霾水平,煤改气、煤改电以及新能源开发等方式,取代燃煤污染,也是必要之举。

雾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雾霾治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直面雾霾,不再被动,乘着“啄木鸟”行动的这股东风,全民行动、凝心聚力,让“泉城蓝”成为常态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