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股市被误伤 业内称房地产会成为下一个引爆点

CCTV2《央视财经评论》2013/06/26 10:1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钱荒?不慌!

这几天,“钱荒”这个词被媒体和很多人是反复的提及,可能大家会问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还有人会说“钱荒”现在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钱荒”到底会荒多久?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张鸿共同评论。

沪深股市大幅下跌,银行股集体走低,谁在搅动资本市场的神经?央行发声,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银行真的在闹钱荒吗?钱究竟去了哪里?未来谁会更差钱?

张鸿:退潮了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

马光远:房地产很有可能成为这一次钱荒的下一个引爆点。

今日两市早盘再度双双低开,金融股继续领跌,民生银行(8.44,-0.07,-0.82%)领跌7%,昨日共同跌停的平安银行(9.98,-0.17,-1.67%)、兴业银行(13.93,0.04,0.29%)等跌幅居前。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1959.51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9%,深证成指报收于7495.10点,下跌1.23%。与大盘的下跌同步,沪深两市近百只股票跌停。在上海的股票交易厅内,很多投资者脸上一片愁云惨雾。

投资者:钞票亏了一塌糊涂,全套牢了。

投资者:跌掉了,全部跌掉了,损失很多了,损失30%,40%,跌了五六天,跌了40%。

投资者:要哭出来了,眼泪水都要出来了。

不过也有大胆的投资者准备随时介入大跌严重的金融股等板块。

投资者:银行股如果再跌一把我就买了,准备买很多的,我以前买过,涨了一倍我就跑了,我心不黑。

银行业“钱荒”传闻影响持续蔓延,一直按兵不动的央行,昨天上午首次公开表态,在一封“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中,央行明确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贷款处处碰壁,一些急于用钱的个人和中小企业,只得向典当行求助。

王先生是一家家具厂的负责人,厂子现在有些现金周转不开。无奈之下,他只能将两套前年在北京五环外购买的,专门用来投资的小户型房产作为短期抵押贷款交给典当行。两套房子总共抵押了200万元,能够周转3个月。

王先生(某企业主):我是开家具厂的,现在正好有一笔业务需要进点原材料,之前也去过银行,但是银行这边现在可能也比较紧张,去过两次,他们现在也是紧着那种大宗的业务来做,所以我从那边借不出来,没办法只能到典当行这边压两套房。

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主找典当行借钱,但目前各大典当行的资金状况也不容乐观。近期,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防范外部风险传染的通知》,其中将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列为了各大银行需要重点关注的外部风险来源。这就意味着各大银行可能会对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的贷款会进一步收紧,而银行贷款也是目前典当行合法贷款途径。


 

张鸿:银行在玩高利贷所以它不愿意把钱贷给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没必要担心取不出钱来,因为从银行取不出钱来这个事要是发生了的话,那这个事就太大了,而且所有的这些银行不缺钱,而是钱用错了地方;第二,这些银行其实在中央银行存了一笔钱,这个钱池子其实挺大的,20万亿,所以他们如果说真的没有钱给你取的话,那央行一定会有钱过来的,所以这个是不用担心的。第三,其实应该担心理财产品的风险,就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理财产品是不允许保底的,他只是给你一个预期的,或者按照原来的率给你一个大概的承诺。尤其是最近出现的达到12%的率,那银行都发高利贷了,所以大家要当心,尤其是发行主体可能还不一样,有一些是信托,一些中间机构的风险就更大了。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钱荒问题,就是由于过去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在当中玩高利贷,它就变成了今天这种情况。就是说银行挣笔钱的时候,他得到了好处,他发现这么来钱很容易的时候,他就不太愿意把钱贷给实体经济,贷给中小企业。他就倒过头来去找哪缺钱,我看地方政府缺钱,他们要上一个基建项目,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年中国经济其实很大程度上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上地铁、机场等项目,那么银行找到一个地方政府,说你缺钱吗?缺200亿,你要上这个项目,好,我给你打包,这是我们说的杠杆化,给它包装的很好,一下拿到这边来再去卖给大爷大妈,弄一个理财产品,这个理财产品有时候可能达到5%—7%,然后我就钱生钱,我就弄个高利贷,到最后地方政府还不还得起钱,是由地方政府来土地担保的,所以这也是某种程度上为什么地方政府不大愿意让房价下来。最近各个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开始卖地了,开始去找人说你赶紧买地,因为所有的这个链条都在一条链上。


 

马光远:现在实体环境和都较差 导致银行不愿意把钱贷给实体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事实上,我们不必要担心取不出钱来,因为我们有国家信用。现在来讲,如果不发生大的崩盘行为,从银行里取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大家在恐慌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昨天晚上,央行也讲了,我们整体流动性很充足,大家不要担心,但是我们看到不仅仅普通老百姓在担心,商业银行自身也在担心,为什么呢?整个的拆借利率仍然没有下来,大家担心的很多问题的问号没有拉直,我们很担心,担心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从6月初到现在的半个月时间里面,我们放了这么多的货币,为什么出现了缺钱行为?我觉得这个疑问没有回答,大家为什么去担心这么一个问题?

到现在为止,这几天大家都在研究钱荒,商业银行讲了我没有问题,央行也讲了儿子没有问题,但是儿子也担心,股市也担心,所有的人都恐慌,这是为什么?这是在信息没有完全的情况下,大家的普遍担心。我觉得有一个炸弹肯定是存在的,当然这个炸弹不一定是今天要爆炸,我想这个炸弹的引信是在央行的手里面,而央行本身把这个引信可能做的很长,比如说2年、3年、4年都是存在的,但是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这个炸弹本身就在那个地方,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是说把这个引信掐掉,或者说告诉你我拿着一把火要点引信了,让所有人恐慌,而是告诉我们,你怎么样进行拆弹,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拆弹部队,而不是仅仅把这个引信拿在手里面,告诉银行你再不这样干的话,我要点火了,这样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最近大家都在谴责银行,说你为什么玩那么高的利率,而且事实上需要钱的跟资金的供应方跟需求方的合作是直接面对面,我是银行,我把钱贷给你,利率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是为什么要玩那么大的花?这不是介绍对象,介绍对象可以有中间人,中间人是有作用的,我们发现这样的中间人本身没有任何作用,但是他拉高了整个社会的成本,而且每一个参与方都获利了,如果我是一个理性的银行行长,我一定选择这么玩,而不是把钱贷给实体,或者说直接玩贷款,为什么?因为有三种困局决定了大家必须这么玩。

,民间的利率现在比法定的利率要高很多,银行不干,我那么辛苦,我的利率只有那么一点,人家的高利贷一下子飙那么多,信托搞一个理财就那么高,所以我必须参与这个,这是银行本身的一个动力。第二,老百姓也在寻找投资机会,存在银行里的过去十年,按照通胀,老百姓的真实利率是一个负利率,所以老百姓要保值增值的产品,而且老百姓觉得这有银行、有信托,他不相信一旦出了问题以后会怎么样。第三,为什么银行不愿意投给实体?那么投给实体以后,首先是实体环境现在比较差,其次实体的又很差,有哪一个产业现在能够轻松地大家玩了一圈以后,跟打麻将一样,轻轻松松玩了以后,突然多了10块钱,实体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只有空转才可以,所以大家不要谴责银行,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银行愿意这么干?为什么老百姓愿意这么干?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愿意这么干?这个困局究竟何在?是制度的困局。


 

张鸿:中国的楼市和股市都是资金市 资金链一断楼市会下跌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短期的银行间利率的上涨可能要持续到6月底,因为6月底之前银行的一些业务、报表、数字要达到一些标准,所以他需要存款,原来钱贷出去了,现在需要存款来平衡一下,所以这个问题在6月底之后,7月份就会缓解,但是现在拆弹部队要把这个炸弹给拆了,波恐慌就是大家知道要拆弹了,然后很紧张,这个短期的心理恐慌很快会过去,但接下来我们在引信燃烧的这一段时间内,相关的一些影响会出来,包括最终爆炸的时候会对实体经济有一些影响。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个错配的问题,这个钱本来应该在实体经济里,应该贷给企业,但是现在在那玩空手道,怎么解决?首先要让实体经济变得有吸引力起来,就是解决钱的结构问题,其实要解决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结构问题。

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我们的咬牙程度,就是拆弹部队到底心中有没有数,比如说如果房价开始往下走,因为现在缺钱了,楼市其实也是个资金市,股市现在已经那样了,没钱了的话,开发商也会有问题,然后买房的人也会有问题,不买了,楼市下来以后,那个链的前端是地方政府,他的基础设施什么的都在那,如果这个资金链一断,地方政府能不能忍受?中央政府能不能忍受?


 

李佐军:按照中央的步骤坚定的稳货币、挤泡沫、调结构 资金紧张的局面会逐步缓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几个方面是相关联的,房地产的价格、地方政府的债务、银行的资金链,这几个问题都是扯在一块的,那么现在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这里面的一个链条。那么后续的情况主要是看两种情况,如果我们现在比较理性、镇静,不发生恐慌效应、蝴蝶效应,我们按照中央的步骤来坚定的稳货币,逐步的挤泡沫、调结构,我觉得这个资金的紧张的局面实际上是可以逐步得到一些缓解的。如果说我们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社会又出现一些不理性的局面,大家恐慌也可能会造成问题的加剧,所以说政府必须要采取一些关键性的举措。与此同时,我觉得全社会,和我们广大的居民在这个时候也应该不要恐慌,要理性认识到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做一些适应性的调整,我觉得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逐步化解的。


 

马光远:这一次股市是被误伤了 房地产会成为下一个引爆点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两天股市已经人仰马翻,那么这个炸弹爆炸以后的恐慌的冲击波已经出来了。其实干实业没那么难,我们有一个数字是,按照每1000个人占有的企业数,中国现在是1000人占有企业数是5个,日本跟韩国是50个,这表明创业的难度,大家从事实业的难度的差距相当大。

所以说大家不是担心这个引信本身的一个长度,但是大家担心的是那个炸弹。

我们现在来看,最起码我们梳理一下有三颗炸弹存在,个是房地产的炸弹,我想股市这一次真的被误伤了,但是房地产这个炸弹,如果说我们的货币政策真的转型,比如说收紧流动性,我们以后不再以货币来推动增长,不再以投资推动增长的话,房地产本身肯定会进入调整期,所以下一个最可能引爆的就是房地产……


 

股市暴跌银行钱荒初解:隔夜利率回落200基点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钱荒仿佛一夜降临,心慌的不仅是银行,更有广大受苦受难的股民。昨有传言称,央行可能已经悄悄进行定向逆回购。但同样在昨日,央行强硬表态称,“当前流动性水平总体合理”,这或许是管理层在表明拒绝“放水”,继续挤泡沫的决心。受此影响,昨日16只银行股集体大跌,其中平安、兴业、民生银行跌停,宁波银行、浦发银行跌幅超9%,银行股成为沪指跌破2000点关口的推手。

解铃还需系铃人。央行之所以一直稳坐“中军帐”,心中必有“八阵图”。而经历了心慌心悸的Shibor市场隔夜利率昨日大幅回落,预示短期内股市的心慌也将逐渐平复。

昨日(6月2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种继续大跌,其中隔夜利率大幅下跌200个基点,降至6.489%。

对于银行间利率上涨后下跌,有市场传言称央行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向市场定向逆回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高级债券分析师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下资金面有所改善,借钱困难程度有所降低,可能资金最紧张的时间已过,但目前仍处于比较紧张的阶段。

而国家开发银行昨日发公告称,原定于6月25日发行的国家开发银行2013年第二十三期至第二十六期金融债券(第二次增发),因故取消,后续发行计划另行公告。

上述债券分析师表示,国家开发银行此举的主要原因是近期资金面紧张,融资成本太高,若继续发行面临流标的危险。

消息称央行定向投放

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仅9个月品种微涨0.12个基点至4.2856%、1年期品种小涨0.54个基点至4.421%,其他期限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1周品种下跌123.2个基点至7.311%,2周品种下跌147.7个基点至7.089%,1月品种下跌幅度,大跌234.3个基点至7.355%。

对于银行间利率上涨后下跌,有市场传言称央行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向市场定向逆回购。

上述债券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资金面紧张特别严重时局面得到改善,央行可能进行非公开的定向逆回购操作。“同时,6月是财政存款释放的月份,中央下拨地方的财政拨款从国库到商业银行过程一般在6月最后一周,所以财政存款释放也是一个可能影响的因素。”

建设银行常州私人银行昨日在其微博中称,“短期Shibor全线下行,隔夜利率跌200基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数据显示,隔夜利率大跌200.3个基点,至6.489%;6月20日晚间从接近央行的人士处获悉,央行已经通过定向逆回购的方式注入流动性。另据市场传言,央行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向市场投放500亿元人民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资金压力。”

而上述交易员表示,资金面有一个红线,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资金面还是比较紧张,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而近日出现微小波动主要是因为开盘利率比较低,国内的开盘利率可以引导整个市场,央行也有可能进行了定向逆回购,但是定给了哪家银行只有当事银行才知道。”

数据显示,去年同期银行间利率整体在4.1036%至4.7808%之间,的是隔夜利率为3.6508%,昨日隔夜利率较去年同期仍高出283.82基点。



利率恢复正常需5000亿?

央行对市场是否进行过逆回购,目前并未得到相关确认。然而,从媒体报道的近日央行“货币信贷形式分析会议”(以下称会议)的内容上看,央行也不会完全不管。

上述会议称,一些重大突发性问题要及时向央行汇报,如果因资金调度带来的清算问题,可以提起报到央行信贷部门协调解决。总之,只要是系统性风险,只要银行各方面工作到位,央行是会给予支持的。

上述债券分析师表示,针对现在市场状况,几百亿元到一千亿元规模就可以使市场流动性得到大规模改善,因为资金面有所宽松,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是仍然处于比较紧张的阶段。“这个阶段短期来看要维持一段时间,在跨季之前还要维持的。”

上述资金交易员则表示,现在资金面还处于紧张阶段,至少持续到7月初,如果央行采取定向逆回购,至少要向市场投入5000亿元,才能恢复去年同期正常水平。

随着市场资金面紧张,昨日交易所个别国债回购大涨,R-003盘中一度大涨850%至9.5,GC004一度大涨183%至13.9。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预计这一轮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接下来的一两周内,央行会通过对大银行的窗口指导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不排除央行会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以及逆回购工具维持资金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而进入7月份以后,随着季末效应的消失,流动性需求会出现明显缓解,银行间利率有望进一步回落到合理水平。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