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十年调控房价涨了十倍 图说那些悲催"买房奴"

中新网2013/10/28 02:3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近日有媒体统计,从2003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管理层出台房地产相关的宏观政策达43次,房价也随之上涨超过10倍。


 

这是广州市珠江新城一处在建楼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1-6月份,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为4.7%、8.2%、11.2%、13.7%、15.5%和16.%,六个月中有五个月涨幅位居。


 

2002我国迎来批住房贷款热潮。中指研究院近日发布7月份百城价格指数显示,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347元每平方米,环比上涨0.87%,百城价格自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14个月环比上涨。


 

2004年,房地产市场火爆,买房摇号。值得注意的是,就北上广等十大城市房价而言,7月十城的住宅均价为17609元每平方米,环比上涨1.34%,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1.06%;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环比下跌的城市增至39个,等三四线城市领跌。


 

2003国内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买房成为热点。数据显示,重点城市市场库存下滑仍在持续,而三四线城市却是库存高企,供过于求明显。


 

2005年,房价持续上涨,楼市火爆,排队选户型。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2009年之后,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供应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大城市限购等调控加码后,地产商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导致这些城市楼供应量较大,而一二线城市却在不断去库存。


 

2005年,经济适用房开始转型保障房。对于不同城市之间房地产市场的“冷热温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董黎明认为,其根源在于教育、医疗、就业等优质资源过度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导致人口和购房需求的刚性增长。


 

买房需要摇号。“新国五条新政效力已渐减弱,调控难抑房价上涨预期。”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一线城市房价愈调愈高的规律再次得到验证,控制房价任务艰巨漫长,表明调控房价依然压力巨大。


 

房,从意识形态上压弯了一代中国人的腰。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对于楼盘入市价格的控制的确能够在短期内抑制房价的大幅上涨,但是限价政策必然会导致供应出现问题。长期来看,调控房价最终需要增加供应。


 

2007年,二手房市场火爆,中介公司竞争激烈。事实上,由于楼市在不同城市之间出现分化,因此再采用“一刀切”的统一调控政策就很难奏效。调控政策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相应做出更有针对性更精准的调整。


 

2012年,首批房贷族将迎来集体还清房贷的日子。陈国强认为,在“稳增长”和“保就业”两大重心的带动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下半年房地产领域出现政策加码的可能性低,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将继续为楼市发展提供利好因素。


 

2011年,房展上的看房人。对于未来楼市调的新思路,董黎明认为,应该是通过投资等相关政策,将更多新项目引向中小城市,增强其人口吸聚力,以缩小城市和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差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过热和“摊大饼”式发展的问题。


 

《盘点中国房奴这十年》:2012年,老一代房奴清贷,新一代房奴前赴后继,不少年轻人不惜冒着毁三代的可能,加入这个永不见底的买房大军中,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


 

年轻人开着房车抵制高房价。这位小伙子还算不错,起码有车,不过那点钱对买房来说只能算作杯水车薪。带着面具的小伙子开着他的车在抗议高房价,他写了一些标语挂在身上在路上行走,还把标语放到了车的后备箱里。这位小伙子将想法转化成行动来抗议高房价,可能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围观的人很多。

中国的高房价究竟摧残了多少中国人的身心?看看那些为抵抗高房价而献身的行为艺术家们,实在令人心酸。 


评论:"房子闲置7年收归政府"可行吗

“解决目前房价高涨不下的核心对策是16字方针:允许买房、限制卖房、奖励租房、处罚空房”,国务院参事室参事陈全生日前表示,“可向德国学,闲置3年,房产税翻番;闲置5年,政府组织流浪汉入住;闲置7年,收归地方政府所有。”(22日《华商报》)

如果单从“打击住房投机、避免闲置”角度看,上述“16字方针”确实给力。但这“16字方针”尤其是“闲置7年收归政府”能否得到落实、有多大可操作性,“房子闲置”能否得到客观认定、以什么标准认定等还是问题。近年来,尽管住房闲置、空置现象普遍,但现实中到底有多少房被闲置、闲置率究竟是多少,却是笔糊涂账。国家统计局此前就表示,“目前房地产统计制度还不能计算出空置率这样的指标”,“什么样的状况算住房空置,很难给出标准”。这种背景下,“闲置7年收归政府”又从何谈起?

再者,即便不存在操作认定问题,对“闲置7年收归政府”,不管德国的做法怎样,就我国而言,至少将面临一个法律难题,即个人财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物权法》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如“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相关法律规定,私人财产也并非不可“收归政府”。但“房子闲置7年收归政府”是否也属于“公共利益需要”范畴,显然应该厘清,这并非一个简单“住房调控”意义上的政策问题,而是严肃的立法问题。

最后,即便完全不考虑现实操作和相关法律难题,仅靠“房子闲置7年收归政府”这样的强硬措施,是否就能根本遏制房价高涨?在笔者看来,不宜过分乐观。诚然,“16字方针”的确能“打击投机、避免闲置”,但在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制度下,没有了投机和闲置,房价就不会高涨了?恐怕没这么简单。以北京为例,其限制投机的调控政策堪称最严,同时,“2012年北京市购房居民中首次购房者比重占九成”,但这一切并没有妨碍北京房价的不断高涨。

这表明,问题症结不仅出在“住房需求”方面,更在“住房供给”方面,不止是“需求过剩”更是“供给短缺”催生了房价高涨;而在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给下,“供给短缺”背后的深层根源实际上又是“土地供给短缺”。诚如任志强曾指出的,“由于住宅用地供应不足,引发地价连年上涨,进而推升了楼价”,“土地供给制度决定住房市场的未来”。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