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楼市调控蓄势待发 新政在调控有望在三季度推出

西安房天下综合整理2010/07/06 10:4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楼市将进行第二波调控”正从传言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获悉,相关部委已经开始积极准备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配合可能推出的房地产新调控政策。一位知情人士称,楼市新调控政策将在三季度发出,四季度看到效果。

一位曾参加过住建部组织的“国十条落实情况座谈会”的央企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层面认为“新国十条”调控效果已经初步显现,需要进一步加强落实工作。

本报记者了解到,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均在积极研究进一步落实“新国十条”的措施。山东、厦门、天津、宁波等地近期出台了落实“新国十条”的地方政策。

上述知情人士说,新一轮房地产调控要结合现有的政策和取得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坚持政策连续性,以强调落实“新国十条”政策为主。

量跌价滞不会维持太久

7月3-4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表示,目前房地产调控导致市场量跌价滞,这种情况不会维持太久,继续调控下去,会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

徐绍史表示,下半年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积极参与房地产调控。


徐绍史提出了国土部门继续参加房地产调控的三方面内容:

一是严格供地计划执行,保证70%的土地供应给政策性住房和中小套型商品房。

二是严查房地产开发商囤地,目前约有一半的闲置土地是由于地方政府原因造成的,国土资源部正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将出台新的政策,解决这个问题。

三是严格土地出让新合同的执行问题,开发商在土地出让新合同当中,与政府约定了开竣工日期,国土部将依据土地出让新合同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检查。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房地产用地土地出让保证金比例将从20%,提高到30%。

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新政策,或可视为第二波楼市调控政策的方向。

不过,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对本报记者表示,楼市第二波调控并非意味着要出台很多新政策,“新国十条”已经是对症下药的政策了。只是“新国十条”当中有很多具体政策执行不到位,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没有出台实施细则。

前述知情人士说,前不久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部分央企房地产企业代表再度被问政。

“中央对房价问题和房地产投资问题十分关注。”上述知情人士称,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是基于几个方面考虑的:其一是“新国十条”政策初见成效,需要强调进一步执行,才能见到效果;其二是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距离“新国十条”调控预期目标有差距。


与此同时,2010年1-5月份,房地产投资13917亿元,同比增长38.2%。5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完成3985亿元,同比增长19.4%。

这一方面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尚未受到房地产调控影响而出现投资下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说明房地产月投资规模在迅速下降,中央如果不能抓紧时间稳定市场预期,打破政府和开发商博弈的僵局,则中央政府难免在房地产调控当中陷入被动。

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日前在一个房地产论坛上表示,房地产企业受调控影响,在今年3月份资金充裕度从1︰1.67下降到了1︰1.42,随着调控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步步紧逼,开发商资金链已经受到威胁。

每次房地产调控都是一场“角力”——政府强力紧缩政策与开发商的抗调控性之间的对抗。而如今,中央政府显然认为是“加一把柴火”的时候了。

徐绍史在上述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要求,各地国土部门负责人要做好积极参与新房地产调控的准备。

调控指向隐藏的金融风险

记者了解到,对于“第二波房地产调控”的说法,虽然始终没有实质政策佐证,但是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近期频频出台落实“新国十条”和稳定本地房地产市场的文件。

徐绍史表示,土地供应政策要创新机制,不再局限于仅从满足需求的方面进行调控,要从供需双方进行差别化的土地、信贷政策调控。

这是土地政策继年初由“保增长”转向“有保有压”之后的又一次“变调”。


除了国土资源部以外,记者了解到,住建部也在积极摸底调研房地产市场情况,加快地方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加紧督促各地落实土地增值税清算问题,除了调高预征点以外,也更强调各地提出土地增值税清算的落实日程和落实手段。

陈国强分析说,如果“新国十条”能得到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将会有很大变化。而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尤其地市级政府仍然处在“新国十条”的观望阶段。

安徽省发改委一份月度分析报告指出,虽然5月份本省房地产投资数据仍有较高的增幅,但是当月房屋销售额增速大幅度下降,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不乐观。

上述安徽省发改委数据指出,1-5月份,安徽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达32.2%,除基数外,主要是去年结转过来的施工规模较大,土地开发规模较大,国家政策对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的影响较为滞后等,还有就是今年以来安徽省继续加大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有促进作用。

地方房地产数据已然出现下降势头,是地方政府迟迟不愿意出台落实“新国十条”地方文件的原因,尤其是第二套住房和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政策的执行,将严重影响地方房屋销售和房地产投资。

尽管如此,地方政府顶不住中央压力的势头却已经很明显。

近期,宁波出台“二十一条”和福建省稳定房地产发展的“六点意见”中,均提出了外地人购房限制政策和二套房贷政策。山东省也于近日出台了“意见”,落实“新国十条”。

聂梅生表示,本轮房地产调控不仅仅是冲房价来的,还是冲房地产市场背后蕴藏的金融等风险而来的,调控绝不会无功而返

昨日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大连举行的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量跌价滞的态势,再过一个季度左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全面调整,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下降到什么程度不好说。”


消息一出,各界热议,各大网站网友争相评论。

自4月楼市新政出台以来,各地房价虽个别项目、局部区域出现调整,但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缩量横盘走势,房价高位徘徊,“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买卖双方陷入僵持。自此轮新政开始密集出来了一批政策消息,经历三个月的对峙后,在楼市的政策面、消息面上也开始进入了一个真空期。

“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一季度的攻防心理战,已经让市场参与者的心理极度焦灼。在政策面的真空阶段,谁能争夺到舆论上的主动,谁就能在市场价格、销售的战役中更能获得主动地位。开发商具有资金、学术、观点上的优势地位,自然在舆论争夺战中不甘示弱。结合近期的经济基本面,一些人开始散布楼价将继续强势的观点,如宣称人民币将促使外资介入,提升楼市价值;如宣称房地产市场成交下滑后,对整体经济影响巨大,将导致经济再度探底,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楼市调控已难以继续深化;如宣称卖地收入减少后,各地政府财政压力将大增,为保各地财政收入,楼市也不会进一步调整……种种观点不一而足。

徐绍史的公开表态,是针对当前楼市态势的调控方式。短期来看,悍然维持价格不降者,所依赖者为何?无非是一点所谓的、一点捆绑中国经济的浅薄观点,还有一点判断楼市长期走好的信心。针对目前楼市胶着的僵局,徐绍史的声音可以看做是有关部门的明确官方态度,即中央的房地产调控并不会放松。这将有利于市场各方明确楼市政策预期。

徐绍史的表态直接、

清晰地预测了价格方向,这对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影响将是巨大的。在笔者印象中,如此级别的官员,如此清晰地预测一个时间点内的价格走势,堪称。该次表态也从政策层面,消除了一些具有误导性的声音,准确表明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和态度。

当然,也有不少人针对徐绍史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这有用行政方式干预市场走势之嫌;有的认为官员谈论价格,存在以本部门政策捆绑市场的嫌疑;还有人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将政府公信力和房价捆绑在了一起,风险太大……

但正是在一些质疑声中,更能感受到徐绍史部长此次表态的可贵。房价问题在当前已经不光是一个经济问题,有多少理想死于房价?有多少爱情死于房价?有多少不平衡感源于房价?房价问题已经是社会肌体上的一个显著肌瘤,已不能僵硬地套用一些所谓经济理论去解决。主管部门、主管官员对此问题应有清楚的认识,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去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各地官员、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能有徐部长这样清晰、明白的表态,能这样鲜明地对房价表态,并切实地把调控政策落实、执行下去,房价问题将不再成为当今城市生活中的首要难题。(中新网)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