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稳定调控、有保有压 5年调控楼市走过哪些路?

西安房天下综合整理2010/01/11 08:0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继上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宣布“营业税优惠政策”调整、14日“国四条”出台、17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出手打击开发商囤地后,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使得楼市走势变得神秘莫测。

回顾过去5年的房地产政策,可以看到在稳定、控制、有保有压、力保不失之后,楼市的发展也走出了一个“平稳回暖、急速升温、冰天雪地、悲喜交加”过山车似的轨迹。

2005年、2006年

调控基调: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

政策关键词:国八条、90/70、个税强征

市场反应:投资客逍遥

2005年、2006年,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制定的政策法规数量之多、频率之密,堪称前所未有。然而,密集的调控并未给快速上涨的楼市以实质性的遏制。

其中,2005年4、5、6三个月调控政策最为密集。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的八条具体措施,被称为“国八条”。随后国办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作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明确加大个人购房转手交易税收调控力度、禁止期房转让、满足3个条件普通住房享受优惠、依法制止炒地行为。6月又对个人购买住房转手交易征收营业税。

2006年,政策更为收紧,5月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正式出台,被称为“国六条”,其中影响的莫过于“90/70”政策、个人房贷首付比例不低于三成和营业税免税时限由两年延长至5年。紧接着,7月26日国税总局发布《关于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从8月1日起,各地税务部门将在范围内统一强制性征收二手房个人所得税。

上述调控政策出台后,许多投资客仍频繁出现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看房、买房,部分城市的部分小区,由于购房者中投资客过多,空置率高,被戏称为黑暗社区。

》》更多精彩阅读:

每日谈:中央强调住房保障 西安更多人将受益

炭市街综合改造昨启动 新城区委大院带头搬迁

财政部:适时推资源税改方案 完善房产税制度

嫣然慈善晚宴 整蛊索吻 精彩家居照

80后"奔三"多无房车单身 看 等不凡80后


2007年

调控基调: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政策关键词:限外令、二套房、不断加息

市场反应:前热、热得发狂;后冷、冷得发抖

年初,虽然央行不断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其他政策并没有联合出台。此时,市场需求已经过两年多的压抑,又恰逢股市大涨,人民币。在诸多因素作用下,引发楼市一轮上攻。

3月,商务部发布《关于2007年吸收外商投资工作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严格限制外商投资房地产。同样在3月,央行开始加息,全年共计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房企融资成本逐渐增大。

然而信贷成本的增加并没有阻挡房价上涨的脚步,70城市房价涨幅一次次创下新高;房企也蜂拥上市,“地王”纪录频频被刷新。与市场疯狂表现相对应的是中央宏观调控频繁发力,并最终在“9·27”强有力的“二套房贷”政策中,楼市经历了最深刻的跌宕起伏。

9月27日,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出 《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俗称359号文,要求第二套住房首付不得低于40%,利率同时提高10%。随后的12月,央行、银监会又发布 《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补充通知》),引入 “人均住房面积”的概念,规定“对于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如其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次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可比照首套自住住房贷款政策执行”。《补充通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359号文对购买第二套房“一刀切”的做法,保护了有升级置业需求的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满足自住型“小房换大房”的需求。

政策一出台,立即抑制了投资需求,而不断加息也如“温水煮青蛙”,耗尽了购房者的购买力。随后房地产市场急转直下,各地的楼市在这一年经历了“前热、热得发狂;后冷、冷得发抖”的坐过山车似的过程。

》》更多精彩阅读:

每日谈:中央强调住房保障 西安更多人将受益

炭市街综合改造昨启动 新城区委大院带头搬迁

财政部:适时推资源税改方案 完善房产税制度

嫣然慈善晚宴 整蛊索吻 精彩家居照

80后"奔三"多无房车单身 看 等不凡80后


2008年

调控基调:先压后保

政策关键词:降息、利率7折、税费减免

市场反应:开发商哀嚎 购房者观望

2008年的政策风向转得比较快,上半年的税收政策主要目的是抑制楼市过热,3月相关部门还表示要综合运用税收、信贷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一个月以后,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显现,国内出口和投资实际增速下滑,经济增长出现回落。为此,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作为拉动内需重要工具的房地产则受到扶持。

从9月16日-12月23日,央行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先后4次下调存款利率,特别是11月26日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达1.08个百分点。

10月,财政部出台一系列刺激楼市需求的政策。包括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首次购房首付比例下调至20%,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等。

11月,国务院出台刺激内需十大举措,总投资约4万亿元刺激经济,将房地产业称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2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改善型住房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暂定一年实行减免政策,并把征免期限由5年改为两年。

》》更多精彩阅读:

每日谈:中央强调住房保障 西安更多人将受益

炭市街综合改造昨启动 新城区委大院带头搬迁

财政部:适时推资源税改方案 完善房产税制度

嫣然慈善晚宴 整蛊索吻 精彩家居照

80后"奔三"多无房车单身 看 等不凡80后


2009年

调控基调:执行优惠政策到“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政策关键词:宽松、国四条、拿地首付不得低于50%

市场反应:危机中最“辉煌”

2009年,当众多行业尚未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之时,房地产市场却迎来最辉煌的一年。

在这一年,2008年的优惠政策逐渐开始执行,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成为支持房地产市场回暖的重要宏观背景,再加上房地产市场潜在的刚性需求和强烈的改善性、投资性意愿, 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楼市迅速回暖,房地产开发企业表现出强烈的拿地意愿并频频出手,各地楼市上演了“地王频出”、“量价齐升”、“一房难求”的火爆场面。

2009年,从年初的“试探性抄底”,到年中的“放量大涨”,再到年底的“恐慌性抢购”,短短一年,中国楼市迅速由低迷转变为亢奋,由萧条转变为繁荣,由“去库存”转变为“挤泡沫”。

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中央接连释放房地产市场调控信号。在2009年1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央政府决定不再延长2008年年底出台的二手房营业税减免优惠政策。 仅仅5天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强市场监管;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四条具体措施(简称“国四条”)。

随后,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首付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分期缴纳全部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特殊项目可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

》》更多精彩阅读:

每日谈:中央强调住房保障 西安更多人将受益

炭市街综合改造昨启动 新城区委大院带头搬迁

财政部:适时推资源税改方案 完善房产税制度

嫣然慈善晚宴 整蛊索吻 精彩家居照

80后"奔三"多无房车单身 看 等不凡80后


2010年

调控基调:平稳健康发展

政策关键词:收紧

市场反应:拭目以待

“近期中央密集出台信贷、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透露出管理层对当前房价上涨过快的担忧,全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政策收紧倾向明显。”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认为,随着去年以来房价再次大幅度走高,限制投机的差异化房贷政策开始重回舞台中央。“不出意外,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地方版’配套政策调整将相继出台,尽管部分城市并不一定愿意。”

但陈国强同时指出,政策变化是市场变化前奏,政策的出台将使各方对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期发生改变,同时将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但他强调,政策效果的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实际成交量及消费者的影响效应会有一个滞后期。

在一系列政策的调控之下,2010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究竟如何,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阅读:

每日谈:中央强调住房保障 西安更多人将受益

炭市街综合改造昨启动 新城区委大院带头搬迁

财政部:适时推资源税改方案 完善房产税制度

嫣然慈善晚宴 整蛊索吻 精彩家居照

80后"奔三"多无房车单身 看 等不凡80后


相关资讯

易宪容:调控政策尚待明朗 今年房市走向难断   

信贷、税收和土地等调控政策是否深化及政策调整的效果如何,都将对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向影响深远。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预示今年房地产市场走向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去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过度繁荣,这是政府实施过度优惠的房地产政策特别是房贷政策的结果之一。面对国内房地产泡沫不断上涨之势,笔者认为,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将主要取决于以下四大因素。

,住房信贷政策是否变化对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影响尤为关键。尽管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要保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但央行已从去年7月份开始“微调”上半年执行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这导致去年下半年信贷增长开始放缓。如果今年信贷政策能回归理性,大量信贷资金将难以顺利进入房地产市场。

不过,从新“国四条”的内容来看,信贷政策能否调整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如果信贷政策一旦出现收紧信号,这势必会对遏制房地产投资和投机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调整过于优惠的房地产政策特别是房贷政策对遏制高房价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国内商业银行突破现有第二套住房政策规定及违规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因素,导致去年个人按揭贷款的非理性快速增长,这是引发去年以来国内房价快速上涨及房地产泡沫膨胀的根源之一。数据显示,去年9月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已达到4.35万亿。由此,引发央行与银监会去年下发加强对住房信贷管理的59号文件。

依笔者之见,如果今年真能落实这个文件精神的话,这对严格限制个人信贷增长将有巨大影响。但是,能否真的落实这一政策,现在还不好说。因为,尽管目前对遏制高房价已成共识,但若不调整过于优惠的房地产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恐怕还会再次“落空”。

第三,中国之所以下决心调控房地产市场,是因为中国不想重蹈房地产泡沫破灭之覆辙。迄今全球经济仍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次贷危机特别是最近爆发的“迪拜危机”,让我们看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结果有多严重。因此,新“国四条”明确表示,要遏制高房价。其实,除了过于宽松的信贷政策外,地方政府高度依赖的“土地财政”规模高速增长,对去年推升房价快速飙升和吹大房地产泡沫也有重大影响。

有鉴于此,政府是有能力且一定要下决心遏制高房价,否则房地产问题会转化为社会问题。这就是为何今年中国要重点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原因。在这一背景下,要想在今年再继续吹大房地产泡沫并非易事。但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措施尚未出台且已出台的政策执行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观察,这暗示了与房地产调控相配套的政策何时出台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第四,遏制高房价,政策调整的关键是要通过制度性改革来调整房地产市场各方的利益关系,以此推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可以看到,当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特别是中国经济出现全面向下调整时,世界各国的房价都处于下降通道,唯独中国的房价却“不跌反涨”,甚至还出现了暴涨。这一现象是与经济和生活常识严重背离的。要看到房价短期快速飙升的危害性,但是,鉴于目前大多数地方政府仍将房地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时,要想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真正回归理性并非那么容易。

对此,有必要进行一次类似“二次房改”这样的制度性改革,以此来调整房地产业各方的利益关系。确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希望,通过增加居民的住房消费来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让房地产市场建立在以消费为主导的基础上。但是,如果不严厉遏制和打击房地产投机,就势必还会继续推高房价,那么居民的住房消费从何而来?其实,国人都知道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泡沫、85%居民没有支付能力购买住房,但这个问题不通过重大的制度改革、不通过果断的政策调整能完成吗?

所以,推进制度性改革来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各种利益关系,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及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其实,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都涉及政策的调整。笔者认为,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究竟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关键还要看涉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将如何调整及调整的效果会如何。可以说,当下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向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更多精彩阅读:

每日谈:中央强调住房保障 西安更多人将受益

炭市街综合改造昨启动 新城区委大院带头搬迁

财政部:适时推资源税改方案 完善房产税制度

嫣然慈善晚宴 整蛊索吻 精彩家居照

80后"奔三"多无房车单身 看 等不凡80后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