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一季度全国20个重点城市:土地成交量价降五成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2/04/05 09:12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统计时间段:一季度

统计范围:20个重点城市

统计结果:土地市场成交量及出让金双降5成

预测:二三线城市机遇展现

(来源: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2年季度(1-3月),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武汉、长沙等20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共计成交了927块,环比大幅下降42.7%,同比下降30.7%。其中,住宅用地成交203块,环比降幅达到52.7%,同比下降48.1%,住宅建设用地面积为1294公顷,环比下降51.3%,同比下降52.5%;土地出让金为1079亿元,环比大幅下降55.4%,同比下降51.4%。

土地成交价格方面:2012年季度住宅用地楼面价为1898元/平米,相比去年下降了16%,达到了自2009年以来近3年的点;住宅用地溢价率为1.03%,创自2005年以来7年间单季度值。

“今年季度土地市场成交量和出让金双降5成,下落至2010年以来的新低点,主要源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土地市场在一年的前两个季度属于成交淡季;另一方面,在经历了一年的严厉政策调控,开发商资金压力有增无减,谨慎的拿地态度已经在蔓延。就成都市场来看,今年一季度,主城区供应土地18宗,4宗流拍,整体市场活跃度也较低。”

“而在土地市场普遍遇冷,20个重点城市的平均地价持续下行的市场表现下,部分资金充裕的开发商已开始逐步积极布局二三线城市。例如蓝光、乐天分别在3月份购买了3宗成都主城区含住宅土地,分别投入约17.4亿和10.2亿。”成都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成蕾认为,在目前一线城市拿地成本高企并且优质土地递减的情况下,合理地布局二三线城市,有利于开发商在未来市场当中积攒土地资源方面的竞争力。当前典型二三线城市拥有更多较为优质的土地资源,并且城市发展迅速,对资金实力较强的开发商仍具有吸引力。例如在市场土地整体较为低迷的大背景下,成都主城区季度含住宅用地整体溢价率约为3.3%,尽管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但优于平均水平。


 

(来源:北京商报)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场呈现明显供应放缓趋势,环比、同比均有下跌,住宅用地跌幅较大。在调控重压下,开发商拿地意愿不足,土地市场成交情况仍维持低迷格局,冷清程度超过楼市整体情况,土地成交楼面均价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主要的30个城市住宅用地成交336块,环比降幅达到51.6%,同比下降47.5%,住宅建设用地面积为1865公顷,环比下降48.3%,同比下降51.6%;平均建面楼面价为1833元,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13.5%

一季度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场仍是零溢价时代,总体溢价仍处于近年点,部分城市溢价甚至低于2008年情况。3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1.8%,环比减少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18个百分点。主要城市均明显出现土地市场冰点现象,以北京市场最为明显。

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土地市场成交45块土地,其中住宅用地仅成交3块,商业用地仅成交10块,这些地块中除去两块招标地块之外,全都以底价成交。

链家地产指出,单个季度几乎所有土地均为零溢价,至少6年来在北京市尚属首次。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土地市场共计成交45块地,去年同期成交46块地,成交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住宅用地仅成交3块,同比减少了两块,商业用地仅成交10块,同比大幅下降52.3%;土地出让金为96.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9.3%。

链家地产分析师冯联联认为,北京今年一季度的土地出让金大幅缩减,土地出让块数少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土地全面零溢价是造成土地为近两年的主要原因。

土地市场的冷清主要是由于开发商囊中羞涩。

房企公开披露的年报显示,48家A股上市房企2011年年末的存货合计高达5906.74亿元,同比增长45.8%,以去年的开发和销售进度计算,48家房企目前存货的消化周期达4.6年。2011年,中原重点监测的十大标杆房企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十大标杆房企的总销售面积和总销售金额分别为4860万平方米和5328亿元,两项指标的同比增长率均为14%。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的增长速度分别较2010年同期下降约6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预计,地价作为影响房价的核心因素,其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势必将影响到未来的房价,这一趋势将在今年底明年初集中体现出来。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