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中国物价上涨全面赶超美国 物价局回应:调查不够科学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0/12/24 10:52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近日,一则题为“中国有多贵”的博文成为网络讨论热点,文章将中国杭州和美国波士顿的食品价格对比,认为杭州食品价格水平已经接近并超过波士顿。

一时间,网友争相跟帖,有人赞同,有人质疑,更多网友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公布权威数据。


昨天晚上,杭州市物价局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调查21种物品价格,有12种比美国贵

调查者承认调查有纰漏,但认为也能说明问题

网友“王佩”在其博客中说,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中国物价比美国都贵。为了验证这种说法,他与在美国的好朋友“纳纳”一起,决定联手做一次实地调查。

“王佩”选择杭州和波士顿两个城市进行比较。理由是:杭州和波士顿是友好城市,两个城市都处于各自国家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杭州所处的浙江省和波士顿所处的马萨诸塞州,都是各自国家消费水平的地方之一,相应地,其人均收入也高于平均水平。

数据收集方法:“王佩”的美国朋友“纳纳”先在波士顿的一家超市,购买一些食品,然后根据小票把价格整理出来。“王佩”再到杭州一家大型超市,去调查相应商品的价格。

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物价单位全都换算成:人民币元/500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按照1:6.7计算。

“王佩”由此得出了一个初步调查结果:21种被调查物品中,其中有12种在中国的价格超过了美国,据此,“王佩”制作成一张《中美物价比较图》:

波士顿和杭州的物价各有高低,杭州蔬菜较为便宜,但肉蛋奶的价格杭州超过波士顿。即使在蔬菜水果方面,杭州也未必真的便宜。“王佩”认为美国豆腐、小青菜、韭菜的价格超过中国,是因为这些都是中国人喜欢吃的食品,在美国需求量本身比较低。

“单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杭州食品价格水平已经接近并超过波士顿,尤其是肉蛋奶的价格,已经赶英超美了。”

不过,“王佩”说明了一点,“这种调查方法存在明显纰漏,因为没有经过抽样,其结果带有一定的偏差。尽管如此,调查结果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说触目惊心也不为过。”

昨天傍晚,记者试图联系杭州网友“王佩”,但对方手机一直无法接通。


不少网友认为:

调查结果“片面”,但呼吁相关部门重视物价上涨

“王佩”的调查结果一经公布,各大论坛网站纷纷转载,一时间大热网络,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和口水。

相当一部分网友对“王佩”调查数据产生了质疑。

首先是图表中杭州的价格。网友“wdk”跟帖说——

杭州牛腩45一斤有点开玩笑了吧,LZ(楼主)是不是应该以大众口味而非什么精品类的价格去比较,才客观一些。举个例子,今天刚在麦德龙买的牛腩,18.8一斤(比前两天促销贵了3块钱),里脊肉11一斤。

有过美国生活经历的网友,对波士顿的价格也提出了疑问。网友“kajima”说,我也觉得在商品档次的选择上可能有差异,像鸡蛋和牛奶,我在美国还没见过那样低的价钱,但是国内的鸡蛋和牛奶,要是按照那个价,应该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平均选择吧?

“jflycn”回帖说,这个肉不一样吧,估计美国是冻肉中国是鲜肉。美国鲜肉贵死了。怎么不说鱼呢?你在美国吃得起新鲜鱼吗?吃得到吗?

网友“AK”说,这种比较不只是一般的片面,是太片面,以至于某些东西不能作为比较参考。比如鸡蛋,上海普通超市一打也在10块以内,您这16.9是按啥价格取的呢?美国同一款商品价格差距极大,就说牛奶鸡蛋,不同的档次,可能要差2~3倍。如果说只是简单对比,要么比的,要么比最贵的,至少归出个档次吧。否则就是搞噱头了。

对于调查结果,发帖网友多数认为,“王佩”的调查有些片面,但包括杭州在内的国内城市的物价,确实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杭州市物价局回应:

这份调查不够科学,缺乏全面性

昨天晚上,杭州市物价局也对网友“王佩”的调查结果做出了回应,认为这种调查和对比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杭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周一东表示,网友“王佩”的调查结果仅仅是其个人消费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是一种个人行为,其参考价值有限。

周一东认为,调查结果不够科学性、缺乏全面性。“首先表现在采集品种不多,文中的品种并非是老百姓消费的,且表中杭州粮食等价格明显较高,比如表中杭州大米是4.33元,但这应该是比较高档的大米了,平时百姓消费的还是2块多点的。科学采集需采价时段一致,规格品相同,采集的样本点足够多等等。”周一东说。

周一东也委托本报向网友对杭州物价的关心表示感谢,并表示物价部门会想方设法稳定物价,将杭州市CPI控制在4%以内。物价部门定期会在“杭州价格网”上及时公布物价调查情况,供市民参考。

“这轮价格同比上涨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今年杭州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呈波浪形,粮油、蔬菜、豆制品等的价格涨幅较大,不过其他很多商品价格较稳定。也就是说,今年物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涨幅尚在安全范围内。”


(来源:广州日报)近日坊间多有传言,中国的物价已经赶超美国。为了验证这一说法,12月16日,一位名叫王佩的杭州网友与她生活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纳纳一起,联手做了一次实地物价调查。调查发现,在21种商品的价格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

王佩最近在其博客中公布了她们的调查结果。在21种商品中,王佩统计了19种食品的价格和2种能源的价格,按照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6.7计算。

事实上,波士顿的大部分蔬菜,特别是叶菜价格要远高于杭州,例如杭州的青菜价格是1.68元每斤,而波士顿则高达7.37元每斤;杭州的小白菜价格是1.68元每斤,但波士顿的小白菜价格则是3.64元每斤。

但肉类、禽蛋类的价格,杭州则远高于波士顿。例如,杭州的牛腩价格是45元每斤,波士顿的价格则只要22.12元每斤;杭州一打鸡蛋要16.9元,波士顿则只要6.6元。杭州一公升全脂牛奶的价格则几乎是波士顿的3倍,杭州的牛奶价格高达11.5元,而在波士顿,一升牛奶只要4.03元。另外,在能源价格方面,杭州93号汽油和0号柴油的价格均略高于波士顿。对21种商品进行单价叠加统计后,王佩发现,杭州的总体物价也以217.37元领先于波士顿的199.7元。

王佩认为:“即使在蔬菜水果方面,杭州也未必真的便宜。由于豆腐、小青菜、韭菜等是中国人喜欢吃的食品,在美国需求量本身比较低,所以价格才超过中国。但肉蛋奶的价格,已经赶英超美了。 ”

据杭州政府统计,杭州2009年人均收入为26864元(4024美元),波士顿2009年人均收入为32255美元。

房租物价只涨不跌 九步理财法助80后战胜通胀

超9成武汉网友对物价不满意 月薪2680能过舒适日子不靠谱

武汉社科院:明年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 房价或进入波动期

物价飞涨成定局 20个超强省钱装修经验曝光(图)

物价飞涨照样吃喝玩乐 盘点2010年十大省钱新族群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12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即将到来的通胀噩梦

谨防陷入衰退

市场已经开始注意到中国正在收紧信贷。数月来,我们一直就此发出警告。本月,由于担心中国进一步加息,全球市场出现动荡。11月15日这一周,农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而这只是暂时的警告信号,真正的暴跌将出现在2011年。

我们怀疑中国喜欢看到农矿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过去几个月,农矿产品价格飙升使得中国为满足其对原材料的不断渴求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中国官员表示,现在的铜价比合理价格高出20%左右。这不正是证实了我的看法吗?

但是,政府经常不能如愿以偿。中国公布的通胀数字加剧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大大高于普遍预期。据我们预测,政府通过提高利率来抵抗通胀实际上会使通胀进一步上升。

中国正走在通胀率居高不下、借贷成本不断上升、信贷限制更加严格、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的路上。

高盛公司指出,尽管2000年“技术泡沫”破裂,2001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2007年至2008年信贷市场出现危机,但自1993年以来,美国股市每年比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高出8个百分点。

这令人惊讶。有关中国的投资传奇故事被夸大了,理由是中国许多大型企业为政府所有。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那将导致2008年时的情况重现,当时上海股市暴跌。

中国是下一个超级大国吗?有可能。实际上,许多分析人士预测,这可能会在今后20年发生。但我们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对日本也有过同样的看法。在那时,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GDP的18%,人们预测,日本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体。而如今,日中两国GDP分别占全球GDP的8%左右。日本现在的经济规模与20年前相同,而美国的GDP却增长了—倍。


经济刺激之果

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12月20日文章题:中国通胀的原因与结果(作者丹尼尔·麦克道尔)

中国11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虽然数月来中国物价一直缓慢上涨,但是这一消息还是吸引了国际的注意力,其理由是非常充分的。作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通胀率对全球经济和其国内的稳定会产生严重影响。

中国通胀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价格问题,11月份同比涨幅超过11%。虽然上涨的部分原因与国际粮食价格变化有关,但主要是由于农业部门工资上涨造成的。正如在别处谈到的那样,都市地区工资上涨的吸引力导致中国农村劳动力稀缺。在有些地区,这促使农民工的工资增加了一倍。食品价格上涨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被转嫁到了中国的消费者身上。

事关世界经济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2月18日报道题:中国通胀会成为全球风险(作者克里斯托费尔·卡尔布亨)

德国《证券市场报》的评论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为抑制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很可能事关世界经济。

这篇评论提到的是中国目前最令人头痛的通货膨胀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的通胀仿佛脱缰的野马并未得到控制。它所产生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中国的国界。

德报评论认为,如果通胀压力增大,必然导致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对策,而由此可能削弱经济增长。因此所有参与市场运作的人,都应在这一背景下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后数周内,中国发生的变化至少会引发股市的波动。

评论最后就来自中国的风险对西方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作了如下总结:“中国的货币贬值也会变成工业国家通胀的风险,因为中国的廉价产品为美国和欧洲的价格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旦中国的工资提高,继丽导致价格提高,从那里出口的商品以及各类服务也都变得昂贵。而这些商品和服务已经在发达国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们中的很大部分已很难替代。”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经济巨轮将以何种姿态破浪前行?经济增长率、物价、房价走势将如何演绎?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将如何发展?

经济增长9%左右

2011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GDP增长9%左右。从三大需求来看,消费有望继续稳定增长,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可能比2010年略有回落。2010年以来,外贸偏快增长的势头超出预期,2011年出口增速可能比2010年适当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尽管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正在过去,但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

综合来看,2011年经济增速由于基数影响,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11年增长有望达到9%左右,继续处于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

CPI温和上涨

由于绝大多数工业品仍然供过于求,经济需求不存在明显过热的情况,2011年我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两大因素决定2011年我国物价涨幅可能高于2010年。一是翘尾因素,由于最近几个月的物价环比持续上涨,截至11月,翘尾因素对2011年物价的上行影响已经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预计2011年翘尾因素将比这略高,给2011年物价调控带来很大难度;二是推升近期物价上涨的因素并未消失,输入型通胀的传导仍可能继续显现,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仍可能推升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农产品价格,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

在稳健货币政策以及一系列价格调控措施治理下,2011年CPI涨幅可能位于4%-5%的区间。2011年四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将削减,物价涨幅很可能适度回落。

积极财政侧重调结构

2011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由于经济企稳势头继续显现,2011年财政赤字规模可能缩减至10000亿元以下,略低于2010年10500亿元的水平。考虑到经济存量规模的扩大,预计2011年赤字率将降至2%-2.5%之间。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除了为经济增长“托底”、为“十二五”开好局之外,还将更明显地侧重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新开工投资增长将放缓,保障性住房、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仍将较大。


“三率”再度齐动

2010年,我国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三率”均有所变动。2011年“三率”齐动的现象可能再度出现。为进一步抑制通胀预期,缓解“负利率”状况,2011年央行可能适时上调存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将发挥回收过剩流动性的作用,如果必要,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上调至20%左右。

2011年我国将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适度有助于改善外汇收支平衡,抑制输入型通胀,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可能3%左右。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

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拉大,这一趋势已经得到重视。收入分配调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成为关键所在。2011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能正式出台,具体措施可能包括提高中低收入者工资水平,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等。

“两税”改革有突破

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改革,近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两项税制改革工作均在稳步推进,不排除2011年有所突破。个人所得税方面,目前我国的扣除额是2000元,未来除了适当上调该额度外,还可能适当缩小税级并调整税率,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房产税方面,目前上海等城市已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并进行试验性的房产税政策空转。“十二五”期间我国个人房产将逐步纳入征税范畴,具体征收范围最初可能不会涉及大部分社会群体。


  楼市高位盘整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由于价格调控的效果并不明显,短期楼市调控尤其是抑制投机的政策不会放松。

2011年楼市价格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在政府收紧货币信贷以及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之后,开发商可能由于资金链紧张而进一步降价,刚性住房需求可能对降价作出积极反应。当前通胀预期高涨进一步加剧了楼市走势的复杂性,一方面通胀预期使得居民投资房地产保值增值的意愿增强,另一方面加息通道的开启加大了住房投资的成本。

  区域发展规划继续推出

近两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带动了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出。从战略意义上讲,区域政策将着眼于培育新的增长极,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推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区域来看,内蒙古、河北、三江源等地均可能推出新的区域发展规划。

顺差规模进一步降低

2010年1-11月,我国贸易顺差规模达到1706.64亿美元,低于2008年和2009年同期水平。中央提出2011年稳定和拓展外需,同时扩大进口规模。预计2011年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领域的进口可能加快。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高速铁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继续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以及投资增速将持续偏快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新能源、生物等行业单独的振兴发展规划有望出台,节能环保等产业的重要性也将继续被高度重视和强调。(记者 韩晓东)


防通胀或“三率”齐动货币政策需边走边看

2010年,信贷突破年初提出的7.5万亿元目标已成定局,央行六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隔三年首度加息……“涨价年”实际负利率已持续10个月。

明年通胀水平可能高于今年,防通胀成为短期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上半年不排除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担忧决定货币政策出现非常严厉和急速收紧的概率较低,货币政策可能逐步收紧,边走边看。如何在“防通胀”与“保增长”之间求得平衡,明年货币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防通胀保增长两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些机构预测,明年CPI涨幅可能超过4%,单月涨幅可能超出5%,总体或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欧美经济体未来仍有充足的印钞动力,国际大宗商品存在很大的上涨动力;明年天气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猪周期”导致的肉价上涨空间以及中国自身劳动力结构变迁引发的农产品成本提高等因素,使得农产品价格也有上涨空间;此外,资源垄断和资源税开征促使要素价格回归等因素使通胀或将长期持续。由工资上涨引起的“工资-物价螺旋”也可能成为物价上涨的新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定调,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握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在这一基调之下,明年的货币信贷环境将比今年“紧”。

但另一方面,通胀并非由经济过热引起,“稳增长”的要求决定了明年货币信贷不能太紧。

首先,当前外部不确定性仍未消除。当前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外部仍存在不确定性,不能判断经济已经步入常态。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指出,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表持续恶化。金融体系真实杠杆率依然高企,脆弱性十分显著。未来24个月中,美欧银行将有近4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融资担保到期,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还可能使银行面临新的资本缺口。房地产市场的继续恶化可能导致银行坏账规模进一步扩大。届时银行资产的风险将进一步显现。

其次,从国内环境看,明年的经济走势尚存不确定性。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二季度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明年尤其是上半年的投资增速不容乐观,稳中趋缓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银行人士指出,前期大量投放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将逐步进入还款期,银行能否化解可能带来的不良贷款集中爆发风险还是未知数。

货币政策在防通胀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稳增长”的要求,明年货币政策将处于更为两难的境地。


热钱汹涌制约加息

2010年尤其是下半年,外汇占款逐步回升,成为流动性供给的一大渠道,增加了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在美日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和人民币预期之下,明年外汇占款将持续增长态势。

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提出“池子”论。他解释说,典型的“池子”是外汇储备,热钱流入可以完全对冲,使其在总量上不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但在个体上并没有阻止他们赚点钱。

然而,热钱真的能被完全对冲,全部回收到“池子”里,而不产生通胀压力,或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形成掣肘吗?

今年1-11月,我国外汇占款增长28649.49亿元人民币。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点燃了市场的人民币预期。7-9月外汇占款逐月增加,从1700亿元迅速增加到近3000亿元。10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5190.47亿元人民币,刷新30个月以来的记录,仅次于2008年4月的5251亿元。11月份虽回落近四成,但3196亿元的增量仍属历史高位水平。外汇占款高增显示了短期逐利资本对中国的青睐。

刘明康表示,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新兴市场相对稳健的基本面和更强劲的增长潜力吸引了热钱的快速流入。目前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

境外资本涌入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中国如果采取加息举措,将扩大中美利差,引发资本更多涌入,推高国内通胀水平。尽管有观点认为,热钱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预期和分享中国资产投资回报,如果能够通过加息缓解预期,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反而有助于抑制热钱流入。但跨境资金套利不可避免。央行在CPI涨幅高达5%之后仍然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也显示了在加息举措上的谨慎态度。


三率变动边走边看

展望明年货币政策,高善文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定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这八个字的实际含义是“边走边看”。由于此次通胀并没有伴随经济出现过热,货币政策出现非常严厉和急速收紧的概率较低,很可能是逐步收紧。从现在到明年年中可能会有75个基点、两到三次加息的空间。明年上半年通胀是主要矛盾,不排除会出现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汇率“三率齐动”的情形。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防通胀主要通过控制引起通胀的货币条件进行,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上将偏重数量型调控。

当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为历史水平。部分被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达到19%甚至更高。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水平还不是“天花板”。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预计明年季度需要以平均每月1次的频率来上调准备金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认为,明年存款准备金率仍然会根据外汇占款压力大小等因素继续上调,不存在限制性目标。11月CPI创出新高,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预计明年会有两至三次加息。

对于明年人民币幅度,鲁政委认为,随着明年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顺差高位徘徊,人民币幅度可能较今年加大,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可能出现一定。

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哈继铭表示,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有必要让政策组合更多倾向于汇率的变化,因为通货膨胀可能对于老百姓的伤害是全社会性的。而汇率的变化,可能对一些出口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人民币不,而是以价格上升的形式导致工资上升,依然会削弱出口行业的竞争力,且不说这些行业是需要长期鼓励的。预期明年人民币将5%—6%。

对于明年的货币信贷增速,诸建芳认为,明年货币供应、新增信贷增速回落,应是“稳健”题中之意。今年的M2增长率可能超过18%,明年很有可能控制在16%左右,信贷将收紧。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明年的信贷目标将在7.5万亿左右。


黎友焕:热钱成CPI推手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热钱与地下钱庄研究》课题组长黎友焕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预计,2011年热钱对我国CPI的推动力巨大。如果股市持续低迷、房地产上升空间有限,相关经济政策有炒作空间,热钱必然会炒作商品。

热钱持续推高CPI

中国证券报:“热钱”对我国CPI有什么影响?

黎友焕:热钱对CPI的影响主要是炒作农产品,尤其是食品。前段时间,热钱炒作农产品和食品对CPI的影响巨大。目前相关压制措施的作用不可持续,一旦这些措施发生变化,热钱炒作农产品将“卷土重来”。

我国目前的投资渠道较为单调是热钱胡乱炒作的主要原因。热钱流入境内以后炒作房地产、股市和商品市场,2011年热钱对CPI的推动力不容忽视。而且,有一些海外基金正在“屯兵”香港,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热钱进入内地,进一步在商品市场“兴风作浪”。

中国证券报:您认为明年我国的“热钱”流入态势如何?

黎友焕:明年我国的热钱形势“变数”很大。因为,美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欧元区各国经济问题陆续爆发、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我国抑制通货膨胀的相关措施等都是影响热钱流动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未来变化都比较大。

根据我们课题组对未来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预测以及东北亚局势的初步判断,国际流动性泛滥短期内难以消除,人民币有巨大的压力,为抑制通货膨胀国内加息可能性很大。明年境内外利差可能进一步加大,境外热钱将可能延续大量涌进的态势。


流入形式多种多样

中国证券报:流入我国的“热钱”现状、规模如何?

黎友焕:热钱流入我国的趋势并没有放缓。目前还是保持着快速流进的态势,预计短期内的几个月这种趋势难以改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只要人民币仍有预期,加息仍有压力,境内外利差不断扩大,国际流动性持续泛滥,境外热钱必然不断流进。

中国证券报:“热钱”一般从哪些渠道流入?一般流进哪些领域?

黎友焕:在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的情况下,热钱流入一般情况下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或者借道地下钱庄。热钱流入的渠道形式多样,其中,贸易、FDI最为常见。

境外热钱流入的主要渠道有: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外商投资企业虚假出资、外商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境外投资企业虚报盈利状况、通过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转移资金、出入境双牌车私带现金等。

目前热钱的总量中,投资在房地产的,其次是商品市场和股市。今年8月后,热钱主要流向商品市场。此前,发改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击物价,流入商品市场的热钱减少,转而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并且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目前新进来的热钱主要流向了房地产行业。

应联合打击“热钱”

中国证券报:监管部门应如何监管“热钱”?

黎友焕:对借道地下钱庄的热钱,相关部门可以组成专门小组,开展打击“热钱”专项活动,对重点主体、重点渠道进行查处,严惩投机。

对借道贸易渠道和投资渠道的热钱,监管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目前最关键的是要高度认识热钱的异常流动问题,及时跟踪热钱的流动状况和流向,而且不能否定热钱的异常流动现实。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使用外汇储备“池子”对冲热钱流入?

黎友焕:单纯依靠外汇储备“池子”来抑制热钱流入是不现实的。因为热钱是逐利的,热钱不会呆在“池子”里不动,哪里有利润,热钱就会流向哪里。热钱的流向,在很大程度上是违背监管部门意愿的。热钱快速的流进流出,会严重扰乱宏观政策,影响相关经济政策的效果。(记者陈莹莹)


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有望“双温和”

2011年经济增长“二次探底”和过热的可能性都不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是物价,但在一系列调控措施下,明年CPI涨幅可能位于3%-5%的温和区间。


经济增长前低后高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稳定经济增长仍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业内人士预测,今年GDP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全年GDP增速可能逐季回落。与今年不同的是,明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继续显现平稳向好的积极态势。

为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亟待在未来几年展开。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发展和改善收入分配刺激消费,将成为刺激明年经济企稳回升的三大着力点。明年下半年,经济将真正开始进入加速转型期。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源于内需。由于货币信贷政策有所收紧,明年的投资增速比今年可能略有回落。由于鼓励消费的政策和消费潜能释放,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平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稳定。从季度来看,GDP增速预计分别达到8.7%、9.1%、9.8%和10.2%,全年经济增长9.5%。

自去年四季度GDP达到12.1%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落。由于翘尾因素影响,明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仍将较低,随后则有望结束本轮经济回落的“小周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明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在9%左右,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速将开始回升。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会由目前的10%左右降到7%左右。

有专家指出,尽管明年出口增速可能放缓,但由于国内需求上涨幅度有所缩小,再加上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外需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增加。从国内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托底”作用也将使内需稳定增长。明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强劲增长周期。

价格全面上涨基础不存在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翘尾因素回落以及物价调控效果显现,12月CPI可能回落至5%以下。但明年大部分时间我国仍可能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蔬菜在前期价格上涨中起了“领头羊”的作用,但历史数据表明,以蔬菜引领的价格上涨难以长时间持续。预计我国明年经济增长将比今年小幅回调,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价格水平稳定。综合来看,当前不存在价格全面上涨的基础。

明年我国通胀率控制目标为4%左右,比今年的预期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改革开放30年来5%左右的平均涨幅。分析人士认为,如有必要,加息等从紧政策明年将再度出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步伐将适当放缓。

刘世锦认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在稳定增长和稳定物价之间平衡。全年CPI涨幅将控制在4.5%以内,初步估计为4.2%。从历史规律特别是货币供应量和CPI之间的相关性来看,目前我国的CPI已经接近了峰值期。但在美国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后,如果全球经济明年增长情况较好,接下来很可能出现大宗商品价格上升。

中信证券认为,明年初有较强的通胀压力,物价水平仍会较快上升,到下半年将有所回落。由于近期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劳动力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这有助于减轻持续的通胀压力。预计2011年CPI涨幅为3.8%,PPI涨幅为4.6%。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对大宗商品价格没有强的支持,美元继续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下降,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的动力将减弱。(记者韩晓东)


宽信贷格局依旧

流动性整体充裕

多位专家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看,2011年流动性整体将保持适度宽松,贷款投放增速适当放缓,但仍在高位,预计新增贷款在7万亿-7.5万亿元之间。

新增贷款不会大幅减少

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2011年贷款大幅缩减的可能性较低。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表示,预计2011年广义货币M2增速将较2010年下降,但为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M2增速下降幅度不会太大,估计为16.5%,较2010年18%的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大约在7万亿元左右,较2010年下降1万亿元。监管层将严格贷款发放节奏、新增量。信贷将继续按照3:3:2:2的节奏投放。继续加强银信合作等形式监管,控制信贷资金曲线进入资本市场。

不过,需关注高信贷增速带来的风险隐患。分析人士指出,信贷规模增幅由此前的15%提高到2008年的29%左右,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通胀、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为此明年应坚持信贷审慎原则,信贷规模控制在7.5万亿内比较合适。

有市场人士担心信贷高位运行将加剧通胀。对此,央行有关人士表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不是信贷现象。经验表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与较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相联系。但是,信贷并不等于货币。信贷扩张或收缩直接引起产出的变化,货币则主要通过对价格的影响间接作用于产出。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货币增长则与通货膨胀关系更密切。

流动性较为充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旺盛,明年又是十二五开局年,如果银根收得过紧,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货币信贷闸门收紧应该逐步进行,明年整体流动性仍将保持适度宽松。

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认为,从2008年至今,信贷投放近20万亿天量,但是资金并未全部进入实体经济中去。贷款会部分转为存款,部分资金仍留在银行体系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得较为充裕。外汇资金流入、国际短期资本、贸易顺差等因素也会推升银行间市场资金的充裕水平。

不过,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盛宏清预计,明年商业银行信贷将成为稀缺资源,贷款利率将比今年有所提高。未来银行间流动性水平仍取决于央行对银行间资金池的调控,未来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甚至是偏紧的方向,导致银行间资金面适当收紧。央行会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长期央票发行提速、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将银行间资金面在一定时期内控制在偏紧状态。(记者张朝晖)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