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楼市新政将满一周年 开发商多业态布局应调控

证券日报2011/04/11 14:3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距离房地产市场“4·17新政”实施已近一年,然而住宅市场依旧量跌价稳。本轮楼市调控首次侧重增加市场供给,

“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将推向市场,预计覆盖20%的住宅需求方。

地产分析师所言不虚:每一次楼市调控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开发商更强的政策适应能力。一线房企在保证现金流充沛的前提下,已经开始加强多业态的战略布局,降低楼市调控风险。

投资“保障房”

想说爱你不容易

关于保障房,万科总裁郁亮在2010年年度业绩报告会上指出两点:其一,建保障房只要给1块钱利润就够了,而参建的目的则主要是尽到企业的责任;其二,靠保障房赚钱这件事,“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方法”。

万科给《证券日报》记者一个数据:2006年以来,万科参与建设的各类保障性住房约320万㎡。经记者初步统计,2006年至今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054.8万㎡——也即,4年来万科参建的保障房约占比这些年所售住房面积1/10。

保障房赚不赚钱?记者一位在某大型房企工作的朋友表示,在未有政策支持前提下,“以商品房模式进行运作,建保障房肯定是要亏损的”。

“有人认为,所谓企业参建保障房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这句话,仅仅是一句官话”,记者这位朋友笑说,“我们的确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在此方面有所作为”。但事实是,构成保障房成本共有三大块:土地价格、建安成本以及行政税费。对于大型房企而言,建安成本无从节约——“既是品牌价值的需要,也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因而,若想节约成本,只能够从地价和税费环节想办法。

2010年,龙湖地产在京的“两限房”项目、通州“大方居”竣工并交付使用。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大方居项目建筑面积为46.85万㎡,销售收入为21.21亿元,折合每平米4527.58元——过低的市价将龙湖营业额单方价格拉低了1259元。

搜房网显示,目前通州“大方居”二手房均价近于9000元,彼时龙湖的售价还不到市价1/2。

这种售价仅为市价1/2的情形,恐怕只能在小产权房的销售时才会出现,然而后者则以不完全的产权以及一定的法律风险著称。

3月30日,中房指数研究副总监何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房的建设若要吸引开发商广泛参与,恐怕还需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从一线城市来看,地方政府在进行土地出让时,往往要求开发商“配建”保障房项目。抑或,为一些资金紧张的开发商提供融资便利,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地方政府的一种让利的方式。

楼市调控频加码 开发商血拼二三线城市

楼市调控政策频出台 专家开发商热议商业地产前景

楼市调控常态化 开发商应该合理定价促销突围

楼市陷入成交低迷 破解迷局关键还是在开发商

楼市调控常态化 开发商合理定价促销突出重围

任志强曝开发商价格游戏 高价申报、打折卖房

开发商争抢保障房建设 消费者心中是喜忧参半


那么,开发商若真参与到保障房项目当中,是否会摊薄2011年的企业利润?何田指出,一方面2011年保障房项目中,只有200多万套是经适房(含两限房),其余是以棚户区改造、公(廉)租房的形式出现,因此总量有限;其二,保障房占比上市房企的总开发面积比例也并不高。因此,2011年上市房企的利润未必会因参建保障房而摊薄。

据悉,目前已公布2010年年报的企业中,已有近七成表示要参与到保障房建设当中。但是,何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最起码在2011年不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未来住宅开发比例

或降至80%以下

3月30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中得知,虽然万科城市主流住宅开发商定位不变,但是也开始逐步提升商业地产开发能力。鉴于近年来城市所出让的项目中,越来越多以住宅+商业配套的形式出现,因此提升商业地产开发能力也算是顺应地趋势。

“万科是为了做好住宅而做商业,而不是为了做商业而商业”,万科对记者表示,“长期以来非住宅业务希望控制在20%以内,短期内则希望不超过10%”。除去商业地产外,万科率先进行养老住宅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并在北京、杭州等几个城市进行了尝试。

和万科相比,龙湖地产在2010年就已经尝到商业地产增值带来的“甜头”。资料显示,2011年龙湖地产投资物业资金同比增长了45.1%,投资物业评估增值24.9亿元。

龙湖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商业地产将是其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目前的土地储备规划中,每年开工量的15%将作为商业项目留存——“到2014年,龙湖集团将拥有超过200万㎡的商业项目,而到了2015年底,我们希望商业地产的利润达到全集团的10%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龙湖地产在北京的颐和星悦荟将在2011年落成并开业;然而重庆时代天街、北京长楹天街、成都北城天街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

3月23日,龙湖旗下“山·海·湖”度假项目统一亮相,分别位于成都、烟台以及云南玉溪。龙湖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提及,“未来三年,度假地产的销售额将会逐步占到全集团的10%以上”。

也即,到了2014年,龙湖地产所持商业、度假地产对业绩的贡献将占到全集团的20%甚至以上——这一数字与万科对非住宅业务的长期规划大致相当,但是与保利地产相比则相对保守——来自广州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保利地产在未来计划继续加大城市综合体、养老地产以及旅游地产项目的投入,目标实现商业地产投资和住宅地产投资比例的3:7。更进一步的,研究报告中列明保利地产自持商业物业将占比公司的总资产的10%。

曾有地产分析师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万科、招商等一线房企转战商业地产、整合旗下资源,并不意味住宅市场的主流投资选择被取代,但是房地产开发商开始选择多业态布局、持有型物业将成为未来一种趋势。

楼市调控频加码 开发商血拼二三线城市

楼市调控政策频出台 专家开发商热议商业地产前景

楼市调控常态化 开发商应该合理定价促销突围

楼市陷入成交低迷 破解迷局关键还是在开发商

楼市调控常态化 开发商合理定价促销突出重围

任志强曝开发商价格游戏 高价申报、打折卖房

开发商争抢保障房建设 消费者心中是喜忧参半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