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一线城市开发商拿地意愿降低 央行调控力度不会放松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1/08/02 08:5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来源:一财网)国土资源部下属机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8月1日发布调查显示,各种调控措施的作用和影响力已经在一线城市逐步显现,导致开发商的拿地热情和意愿有所降低。

为及时了解和把握土地市场及地价走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会同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尝试开展了月度快速调查工作。在选取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及14个热点城市(天津、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西安、福州、长沙、唐山),聘请当地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估价师作为专家,对每月的地价及市场态势进行跟踪,并做出定性分析和判断。

根据第2季度190余名专家的调查问卷显示,因住宅市场受到政策性限制,住宅投资前景不明,使得商业店面和写字楼成为投资资金关注的对象,许多投资者将资金转而投向商业地产,推动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价上扬。

居住地价方面,一线城市居住地价保持平稳,热点城市居住地价升中趋稳。其中,广州在第2季度持续保持上涨态势;上海走势较为平稳,北京呈现下降趋势;深圳4、5月份保持上涨,6月份则有所下降。

与一线城市地价走势形成对比的是,热点城市呈现出在上升过程中趋向稳定的走势:4月份的上涨态势较为明显,5月份上涨势头明显放缓,6月份上涨趋势虽较5月有所转强,但总体走势仍保持升中趋稳。

专家调查反映,近期对住宅市场影响的当属限购、限贷、提高首付等抑制需求的调控措施,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住宅的购置量。各地保障房项目的大面积开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供应不足的预期。半年之内,央行以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3次加息的密集措施收缩流动性,在试图控制通胀的同时也收紧了开发商的资金面,并加大了购房者的购置成本。

热点城市居住地价走势强于一线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开发商和炒房者在一线城市的“挤出”效应下,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二、三线城市。这种“挤出”效应同时也传导到土地市场上,助力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继续运行于上升通道当中。


(来源:北京晨报)在1日结束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定调下半年工作重点,称将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表示,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同时,房地产调控力度也不会放松,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胡晓炼等中国央行高层参加了会议。央行昨日披露的会议信息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下半年,央行会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同时,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要按照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的要求,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

面对中国众多中小企业颇为紧迫的融资难题,央行也承诺会“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