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观点时评:比房价反弹更重要的是政策预期

京华时报2012/08/20 13:3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价格一有异动就运用政策工具,未必是好的节奏。其实,最重要的是对政策明确再明确。政策预期明确了,市场预期才会相应明确。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房价同比下降的城市仍在增加,但从环比看,7月份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50个,占比超过70%,比6月同期的数据翻了一番。楼市回暖迹象明显。

房价再度上扬,不是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的结果,而是货币现象的反映以及一些地方试水微调所致。尽管今年货币投放量增幅低于以往,但由于实体经济需求下降,加之股市低迷,资金再度流入楼市。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因土地收入下滑严重,通过各种方法打擦边球试水放松楼市调控。两种力量合并,造成楼市预期出现了微妙变化。

房价反弹,对调控政策不可能不形成压力。在楼市督察工作暂告一段落的情况下,面对这种局面,调控是否将随之趋于严厉?储备政策是否即将出台?调控节奏如何把握?分析这些问题,还要看楼市近期的走势如何。

实际上,在房价反弹的同时,对房价的重要制约因素并没有消散。其一,中央政府反复强调,下半年“稳增长”的主要目标,不意味着楼市调控放松。其二,此前趋之若鹜涌入中国并投资房地产业的热钱,最近出现了大规模撤离的迹象。其三,许多地方土地流拍现象依然存在,已有开发商在考虑转型。可以说,政策面和资金面,都不支持房价大幅飙升,市场内部这一认知也没有变化。

价格一有异动就运用政策工具,未必是好的节奏。政策使用要建立在辨清市场趋势的基础上。6、7月份以来的房价上扬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果单就楼市调控,成本不小效果未必好。比如,如果实体经济环境大幅改善,那么在楼市政策没有松动的情况下,资金不会选择进入高风险的楼市;如果资本市场的表现不是低迷至此,百姓有更多的投资渠道,那么对房子保值增值的依赖性就会降低许多;如果保障房建立起了质量品牌,并能保证配套,刚性需求就能得到有效分离。治楼市,功夫不仅在楼市内。这是资本的流动性所决定的。

当然,不轻动政策工具,不代表对房价上扬熟视无睹。其实,最重要的是对政策明确再明确。政策预期明确了,市场预期就会相应明确。当前,最需要明确的是,已宣布要扩大试点的房产税能否设计成为地方的稳定税源,以解财税收入下降之急?此外,到底哪些试水是合法合情的,哪些不是?政策底线划出来了,房价反弹的高度自然也就可以掌握,而购房者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新闻:

楼市普涨引调控恐慌 后续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督查组最后通牒:不得以任何理由放松楼市调控

释放更多有效信号 合理引导楼市预期

保障房建设获突破性进展 "住有所居"梦想渐近


 

(金融时报)七成城市房价上涨:储备政策或发力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增加25个,达到50个。作为最能反映房价走势的数据,这表明经历了数月房屋成交量回暖之后,“局部上涨”的房价大有“普遍上涨”之势。房价走势的变化给已显成效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提出考验。

 

楼市筑底迹象明显

今年春季以来,房屋成交量的回升推动楼市逐步呈现暖意,随后房价上涨的预期不断增加。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恐慌性”入市的现象。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研究员严跃进指出,7月份,多数城市的房价环比已出现上涨的趋势,而房价同比也处在了筑底的阶段。房价上涨压力加大的市场趋势已很明显。

7月份的数据显示,不仅在数量上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增多,在涨幅方面,新建商品住宅环比涨幅相对于上月上升幅度较大,同比涨幅也出现了最近一年来的首次跌幅收窄。此外,更能反映市场需求的二手房价继续保持着环比上涨的态势。

在房价出现上涨苗头的同时,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国房景气指数虽然在7月创下历史新低,但是下行速度减缓,呈现出见底势头。

前7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表明商品房成交情况已度过最冷的时期,市场预期下半年跌幅还将继续收窄。从房企的资金方面来看,最坏的时期似乎已经过去,随着房屋成交量的回暖以及房价上涨预期的增加,房企面临的压力将有所好转。综合多方面的指标来看,当前房市筑底迹象明显。

相关新闻:

楼市普涨引调控恐慌 后续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督查组最后通牒:不得以任何理由放松楼市调控

释放更多有效信号 合理引导楼市预期

保障房建设获突破性进展 "住有所居"梦想渐近


 

防止房价上涨需引导好预期

虽然7月房价上涨城市增加,但是市场普遍预计后期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方面,中央一再强调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和方向不变,指向投机、投资需求的限购、限贷政策没有松动。在这一政策背景下,虽然目前房价出现上涨,但是上涨幅度有限;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在回落,难言房市全面回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预计,未来两个月,房价仍会在一个合理区间进行振荡式的小幅上升。

 

当然,当前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从市场的表现来看,除了刚性需求外,近期改善性需求释放的程度逐渐加深,购房者逐步改变“观望”心态,积极入市。市场对后期房价上涨的预期将会支撑房价的上涨。市场人士指出,预期很关键,防止房价上涨需引导好预期。

主要城市的房价相比去年同期的点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以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为目的的此轮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已经显现。不过,目前出现的房价上涨苗头对巩固房地产宏观调控成果提出了挑战。后期房价走势如何,关键还要看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动向,调控的一举一动也将对市场预期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下降成为投资下滑的一大因素,在“稳增长”的背景下,如何协调“稳增长”和“稳房价”二者的关系,对我国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考验。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在艰难的调整时期。

敏感时期要做好政策储备

随着房价的上升,人们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关注度一再提升,政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7月下旬,国务院组织的督察组分赴各地调研,通过调研行动对楼市运行状况作个摸底。这一举措释放出以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为目的、限购限贷为核心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不改,进一步表明了中央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加强问责将有利于巩固调控成果。

在房价上涨城市增加的背景下,市场人士普遍预期,如果出现房价继续上涨甚至大幅上涨,将很有可能招致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加码。近期已经出现关于“房产税”的争论。自从去年房产税改革在上海、重庆试点之后,房产税改革尚无新动向,对于下一步房产税的推进各方寄予厚望。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错综复杂,市场预期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敏感时期,在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方向不变的同时,更需要做好政策储备,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防止前期调控成效付之东流。业内人士指出,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问责、严格执行预售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预售流程、推进房产税试点都有可能成为后期调控的储备政策。

相关新闻:

楼市普涨引调控恐慌 后续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督查组最后通牒:不得以任何理由放松楼市调控

释放更多有效信号 合理引导楼市预期

保障房建设获突破性进展 "住有所居"梦想渐近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