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同小区不能上同一所小学 原来是教育配套费惹的祸

山东商报2012/07/26 08:5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省城市民秦先生每当看到有楼盘打出“在家门口就能上重点小学”、“坐在客厅里就能看孩子读书”等广告语,心里都是一肚子火。因为他所住的小区附近就有一所不错的小学,可他却只能天天坐在家里看别人的孩子读书,自己的孩子却无法享受在家门口上学的待遇。记者仔细一打听,原来都是教育配套费惹的祸。

A

同小区孩子上学“差别对待”有的就近入学,有的四处择校

秦先生几年前在历城区七里堡小区(小区网论坛)买了一套二手房,并把夫妻俩的户口都迁了过来,就是看重了小区门口有个不错的小学,今后孩子上学方便。儿子一天天长大,明年就要上学了,前几天,秦先生看学校正在招生,就过去问了问,看需要提前准备什么手续。但到学校一问,秦先生傻眼了。学校告知,他的儿子不在招生范围内,明年无法入学。

秦先生纳闷了:“学校紧挨着小区,从他住的楼上就能看到校园,而且小区里很多孩子都上这所学校,怎么他的儿子就不符合条件了呢?”对此,学校的解释称,因为秦先生居住的小区开发商只交了小区内前两栋楼的教育配套设施费,剩余几栋楼因为没有缴费,所以孩子无法入学。

秦先生告诉记者,他后来也向小区物业证实了这一情况。但开发商卖完房子早都撤走了,当初卖房时,也没有主动告知教育配套费的事,只说买了房子就能上附近的小学。“开发商出的问题,不能让小区业主来分担啊。小区离的最近的学校不让上,大家无奈只能四处打听择校,但教育局又明确规定不允许择校,没办法,很多孩子上学都耽误了。现在,我们是天天坐在家里看别人的孩子读书,自己儿子明年上学还没着落呢。同住一个小区,孩子上学还有差别对待,不可思议。”秦先生无奈地说。

B

部分新小区学区划片不明晰 教育配套设施“欠账”太多

像秦先生遇到的类似情况还有很多。现如今,房产开发商售卖楼盘时,宣传的噱头都是围绕教育配套设施进行的,但凡打出这类广告,这个楼盘一定会卖得很火,就算有些只是初期规划,几年内教育配套设施都是“纸上谈兵”,可不少市民依旧花高价买房。但很多人发现,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门口的学校却不让进门了。原因很简单,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辖区划片、就近入学政策,部分新建小区附近虽有学校,但却不属于学校划片范围,学校只招收片区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而新建小区的教育配套设施又没有建设,于是,“小儿郎”们入学就掉空里了。

记者了解到,城市新建小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教育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随之突出。教育配套设施“欠账”越来越多。去年4月,济南市首次开展城区居住区教育设施配套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经过多部门联合检查,共有41所应建未建的“纸上学校”被揪出。随后经过多次约谈,大多数开发商都积极配合,有的将教育配套设施产权无偿移交,有的积极建设应建未建的教育设施。

昨天,记者探访了部分新建小区发现,仍有不少开发商十分“顽固”,小区里仍旧不见学校的影子。比如,伟东新都(小区网论坛)小区、新华苑等,每年孩子上学都是业主的头疼事。另外,还有一些小区学区划片不明晰,等业主入住后,上学问题却无法解决了。

精彩阅读:

买先搞清学校规定 学校能否晒自家“门槛”

片区学校不符合心意 刺激济南家长"购房择校"

国务院督查组先行调研 急查楼市回暖防反弹

人民日报:楼市调控是政治问题 不能功亏一篑

争夺战 43万/套起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C

未被划片的学生咋上学? 区教育局登记后统一协调安置

老小区的划片范围大家很明晰,那么部分新建小区的孩子咋上学?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各区教育局。市中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建小区学生入学问题是这几年出现的新情况,有的是小区应建未及时建设教育配套设施,导致适龄儿童无法按照学区划分进入小区配套建设的学校入学;有的是插建楼盘,因未及时与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导致该楼盘没有相对应的学区。

“但家长们不必担心,对于新建小区,户籍在市中区并在此实际居住的适龄儿童,因种种原因无法在家门口的学校入学的,可以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进行登记备案,教育部门将会根据当年各校的招生情况,尽努力协调安排到周边相对较近的学校入学。”该负责人表示。

开发商欠账不能让百姓买单

因为自己住的楼没交教育配套经费,秦先生小区里的很多孩子被“家门口”的学校拒之门外。找学校,学校称他们优先招收片区内的学生,至于开发商交不交费的问题,他们无权问责;而教育局也不是执法部门,难采取有力措施处置不履行配套义务的开发商,只能按照相关规定,优先缴纳了教育配套设施费的小区孩子入学。

“买房子时我怎么知道小区有没有缴纳教育配套费?”在采访中一些市民这样对记者说。

按说,业主购买房子应该有“是否缴纳教育配套费”的知情权,然而这一知情权从购买房子时就给蒙蔽了,首先是开发商交没交教育配套费的管理缺位,没交教育配套费房子通过验收照样卖;其次是开发商打出的招牌蒙蔽购房者。再次,学校不公开学区范围,购房者买房全凭位置感觉买“”。

买了“”却就近上不了学,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关部门,应积极研究办法,尽快公开学区范围,或者及时曝光没有缴纳教育配套的小区,让公众时间知晓“”的真相,不能让开发商的欠账让百姓买单。

精彩阅读:

买先搞清学校规定 学校能否晒自家“门槛”

片区学校不符合心意 刺激济南家长"购房择校"

国务院督查组先行调研 急查楼市回暖防反弹

人民日报:楼市调控是政治问题 不能功亏一篑

争夺战 43万/套起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