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2012三四线城市警惕开发商跑路 小心血本无归

房天下博客2011/12/30 09:43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畅游一个当下中国大型房企现状的宏伟蓝图,透视一个真实的一二线市场、总结一个当前依然存在的、真实的三四线市场的普遍乱象……

2012年,作为购房者,真正需要警惕和注意的是三线市场、四线市场,价格虽低,但可能使你“血本无归”……

“不能有丝毫松懈、已限购的城市要继续限购、一定要让房价回归到合理价位”的政治意图将伴随着疲弱的市场一起走进2012年,近期市场关于一二线城市的一些开发企业或项目“延期开工”、“停工”、“开发商股权转让”、“实业老板跑路”的传言不断,一些媒体也喜欢捕风捉影引起争议。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发展的20年以来,无论是对于开发企业还是职业人,压力总是伴随着其成长与发展!调控的2011年,一二线城市的开发商、尤其是大开发商,财大气粗,银根再紧、限购再怎么郁闷,临近年底了,报表还是很漂亮,日子过得还是很潇洒的,尽管近期大多盘出货缓慢、部分楼盘也确实采取略为降价进行促销,无外乎也就是业绩和资金压力大一点的降一点,卖快点;压力没那么大的,慢慢卖,撑一撑……进入2012年,大开发商依然潇洒,就算是个别飙了“高价地王”的,老百姓也无需替他担心,没操过盘的所谓专家学者、研究人士、特约评论员更加不要瞎操心,无外乎也就是现货多一点与少一点、快一点与慢一点的问题、成本怎么压与摊的问题、那个项目先那个项目后的问题,哪怕一个地王项目初始不怎么赚钱、甚至亏本卖,也没什么大不了,真正的一级土地市场开发,大开发商有很多种玩法的。

原因很简单:大开发商从来就没缺过钱。一方面银行、甚至国家开发银行喜欢把钱投向大开发商,资金规模大,企业授信额度高;另一方面:大开发商、上市房企融资渠道广,除了银行融资信贷以外,债券、基金、保险、土地转让、国外投资基金等等,大把路径,无外乎也是融资规模、放款时间、资金成本的比较和区别而已,对于大开发商,挠痒痒的一点影响都没有。更何况:经过十年以上风雨的大型房企,已从单纯的“开发卖房”到“交叉持股、兼营商业、投资银行、保险、影视、体育、地铁、路桥、电力、大型基建、城市改造、会展、酒店、旅游、公共事业等多元化”的转型,还可以用旅游地产、产业园区、养老地产、养身地产等不同的主题和噱头低价圈地玩花样,无外乎也是这边来钱快、那边来钱稳的问题,今天的中国大型房企已有足够的实力高呼“对不起,我已上岸”,“走自己的路,让那些穷酸的专家们瞎担心去吧”!

而政策抑制、打压、调控下的市场,小型房企小本买卖、除了银行融贷就是高利贷,耗不起、撑不起,市道好牛气冲天,市道不好则看天吃饭,与大型房企相比:压力则是不同的滋味!

2012年,特别值得性范围内购房者警惕、注意的是:三线市场、四线市场的开发商跑路、“不玩了”!

这几年,有幸在国内多个三四线城市操盘与考察的经历,对三四线城市的体会很多,2012年,作为投资者和购房者,需要特别警惕和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中国的三四线房地产市场,还有那些乱象依然存在?

第二、为什么这些乱象在市场好的时候没关系,市场不好的时候很致命?

第三、三四线城市开发商的土地是怎么来的?

第四、三四线城市开发商的资金是怎么来的?

第五、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是什么样的一些人?

第六、调控和政策打压下的观望市,三四线城市中小开发商承受压力的实力和能力有多强?

第七、为什么三四线市场住宅涨得很慢,跌得更快?

延伸阅读:

房贷风险隐现 银行可承受房价下跌三四成

三四线城市成商业地产热土 商业价值全面凸显


国内一线城市房地产大多发展了20年,中小城市10年之久,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0%,而今天,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依然存在的普遍乱象是:

1、有售楼部有模型有图纸就能卖房,工地一动工就发预售证,没预售证也照样卖房;

2、土地取得是“围绕政策做做样子、假招拍挂高价拿地”,实则靠置换和市政工程款抵地块;

3、签定购房合同,迟迟不见开发商办交易登记;

4、容积率和规划随意改,公建配套最后不做改建房;

5、市政增容费不交,业主临水临电半辈子;

6、土地增值费和税费开发商迟迟不转交,项目开发永不完结;

7、维修基金迟迟不移交、监管缺失,项目开发结束被开发商一并转移;

8、工程质量差,监理缺失、监管缺失;

9、抵押房出售、已售出的房再抵押,业主蒙查查;

10、房是一手房,证是二手房;

11、购房杂费、物业管理乱收费;

12、购房者投诉无门,任何事情都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一线二线城市随着这些年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随着中心城市的地价的上涨,竞争门槛的提高,以上乱象已相对较少,而三四线城市却依然突出、监管落后。在三四线城市,由于地价的便宜以及土地取得的多样化,开发盖房的门槛较低,开发商大多是当地的一些矿山、工程小老板、当地工厂老板的转型,资金实力、融资规模小、融资渠道窄,能取得完整土地手续向银行做开发信贷的往往只是少数,更不能像一二线城市大型房企一样取得银行的授信贷款。而在建工程抵押银行也有自己的评估体系,往往能贷到的机会和额度并不多,相比之下,评估、审批时间从支行、分行、主管上一级市行、省行一路上来,时间长、成本高、且不同级别的银行各自都有自己的评估和风控标准。


三四线城市开发商的开发启动资金往往是:自有原始积累和其他产业的经营收入来滚动投入、开发,拖欠供应商和建筑商来上工程,抵御政策、经济环境、抵御投资风险的实力和经验相对不足,搏的是规划一审批出来赶紧做个像模像样的售楼部“卖楼圈钱”,资金紧张的时候往往先想到的是能卖的赶紧卖楼、对于供应商,催得紧的先应付、拖东家压西家,撑不住的时候,往往只能靠的不是银行,而是更为短平快的民间的、当地交际圈内的老板与老板之间的借贷周转,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三四线城市伴随着一二线城市的上涨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且由于相比一二线城市而言,有着相对的价格优势吸引外来投资与消费,在限购、限外、限贷等政策打压的行政抑制下,再加上中央领导年底明确“2012年调控不可有松懈,让房价合理回归”的政治决心下,一线二线城市价格总体已有小幅回落,局部个盘降价促销被“市场的观望”所覆盖,促销所取得的收效甚微,业内朋友聚会交流时反馈的更多的依然是“动不了”、“卖不动”、“客户都很冷静”诸如此类的声音……市场降价的气氛更大程度的蔓延,消费者观望心态的程度也更加的突出,使大多热火朝天的推广及宣传被市场的“冷静”化为无形,不搞活动和宣传则门庭冷落、一客难求;搞活动好不容易把人气聚起来,但又未能有效的拉动销售,呈现出一番“场面很热、工作人员很热、惟独客户不热,旺丁不旺财”的尴尬局面,这就是当前畸形的市场,没开盘的心惊胆跳,开盘的则心急如焚,反复推还是推不动的则心力交瘁,开发商的销售信心大受挫伤;

相比缺少一二线城市人口密度和刚需的三四线城市,往往有着对政策的反应慢、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慢、而观望的周期却更长,涨上去慢,降下来更快、市场更冷静的诸多特点,撑了1年的三四线城市价格也已出现局部的松动和暗降,而目前的状况是: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资金压力也难以从短期旺销来套现,面临年前年后的各项政府规费、工程材料款清算和结算高点,性三四线城市购房者着急购房的也谨慎选择已形成规模、可交付使用的现房,避免因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开不开发下去都已圈得一部分钱、不开发比开发的利润更高、资不抵债等各种因素最终跑路而使项目烂尾,购房款血本无归。

桂林楼市外销之路如何走?12月8日下午桂林房天下第四期大话地产沙龙圆满举行,桂林市房协会长申应林、桂林市冠信远辰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晖、信和信集团副总裁蔡汉平、花样年地产集团桂林公司副总经理夏鼎文等十余位业内精英齐聚一堂,热议桂林地产如何走出去,并就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观点交锋详细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