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新华社: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是楼市"松绑"幕后推手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2/07/18 16:3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来源:全景网)针对近期楼市回暖迹象明显,新华社周三发文解读称,借政策微调之机“松绑”楼市,背后推手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

文章指出,近期楼市“回暖”引发多方博弈,部分消费者甚至“恐慌性入市”,未来楼市调控面临复杂形势。但专家认为,一方面,库存等大部分房地产指标依然低迷;另一方面,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基本面未改,这决定了房价短期“反转”可能性不大。

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25个,占比36%,比5月份增加了19个,反映新房价格上涨的范围在迅速扩大。

文章称,一些地方政府流露出加快为楼市“松绑”的迹象,试图尽快扭转“土地财政”收入下滑现状。部分城市对涉及违规骗取购房资格的开发商、中介和个人,实际上采取默许态度。

文章同时指出,试图改变房价预期的另一个推手是开发商。一些开发商借一些地方政府“暗助”,开始打起楼盘涨价的主意,积极释放“房价已见底、调控将放松”的信号,诱导购房者出手。甚至自导自演“楼市热销、供需两旺”的假象,为炒作涨价铺路。

对楼市后续调控,有关专家认为,在保增长的基调下要捍卫调控成果,必须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例如房产税改革应该加快,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工作也应该加快。


 

(来源:汇通网)中国新房销售价格增幅在今年6月份出现了近11个月以来的涨幅,原因是央行下调利率的措施使得市场信心得到了大幅提振。

数据显示,70座主要城市中有25座的房价都在6月出现了上涨,为自去年7月以来。其中,杭州的房价涨幅达0.6%,为之冠,而北京与上海的房价涨幅则为0.3%。

而降息引发房价全面反弹的结果,却也使得政府调控措施陷入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两难困境。政府此前冀望放宽银根能够使更多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以提振经济增速,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降息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再度一股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这使得政府已经断然不敢继续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Generale)驻香港经济专家姚炜指出,对于中国而言,近期内已经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一旦政府继续加大调控力度,那么经济增长前景势必继续受损,而一旦放松调控,房价就很快又会成脱缰之马。

中国央行(PBOC)此前还在7月5日时实施了年内的第二度降息,为的是在经济增速一连六个季度放缓之后对其加以提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此前的讲话中,曾表示政府的工作重心会转移倒促进经济增长这方面,而事实上,中央政府进来也已默许地方上小幅松绑部分房地产调控措施。

此前,中国政府曾连续两年落实了严苛的房地产市场限购措施,包括提高购房首付比例,收紧购房按揭贷款要求,试点开征房产税,并加大了保障房建设力度。同时,政府还在超过40个城市中落实了严苛的住房限购措施。

而房价的快速反弹,也使得政府在采取进一步宽松措施时变得投鼠忌器。业内专家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不再度吹起刚刚得到了一些抑制的房地产泡沫,政府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暂缓采取进一步的降息措施。

温家宝总理在此前的讲话一再强调不会放松现有的各项调控措施,但是迫于财政与增长双重压力的地方政府却在不断地试图突破相关限制,这使得房产调控是抓是房更加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官员马小明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中国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工作还处于攻坚阶段,因而必须继续坚持不懈的贯彻各项政策,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