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樊纲:房地产永远是支柱 调控未“伤筋动骨”

财经网2011/11/17 11:27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据湖北日报消息,当前 经济复苏进程依然脆弱和不平衡,国内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较快上涨交织在一起,使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房价僵持不下、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在复杂而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下一个三十年的增长动力在哪里?房地产业未来十年方向在哪里?11月15日,在武汉城市商业发展论坛上, 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樊纲发表看法。

中国还有三十年的高增长期

“中国应该还有三十年的高增长期。”樊纲在对未来经济发展表示乐观的同时,也提醒说:“应该发生的事情不一定出现,一旦中间发生金融危机、社会危机,很可能十几年的时间就浪费掉了。因此要做对事情,要努力改革。”

对于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樊纲认为是一件好事。“过去十年中,有几年是过热增长,比如05—07年,增长速度达到12%、13%,去年增长速度是11%左右,”他指出:“过热增长不一定是好增长,它会造成资源紧张、通货膨胀、生产力过剩等负面影响。”他希望中国经济今后十年能以8%、9%的合理速度稳定增长。

受美欧等国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一些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缺乏动力,这将明显拖累 经济复苏进程。但樊纲认为,虽然现在 经济形势不好对国内经济有一定影响,但“已不是过去的 ”——去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额 次和发达国家持平,今年新兴市场国家增长速度很快,预计将超过发达国家。“乐观不等于没有问题,有问题不等于不能增长。”樊纲说:“现在的问题是怎么用好我们的 ,实现稳定持续的增长,那么再过几年,中国的经济将会再上一个台阶,中国的各种企业将会发展的更好。”

经济软着陆正在进行时

近两个月来,樊纲一直强调的一个观点是:虽然通货膨胀仍处高位,但中国经济发展不存在硬着陆迹象。在会上,他进一步阐述说: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是“正在进行时”,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大跌也没有继续过热,未来从11%降到9%、8%都是可能的,但是仍然是 上 的增长速度,是一个健康的稳定增长的速度。

这次通胀幅度相对于2008年的8.7%来说比较温和,但人们的感觉却更加强烈,樊纲认为原因就在于这一次是房价、粮价同时上涨。但他同时表示,尽管如此,中国的住房市场“也不存在硬着陆的问题”。 基本的原因是:当前只是在几个大城市,加上一些个别的城市有一些泡沫,由于及时采取了措施,这个泡沫没有波及到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因此不会出现硬着陆。

樊纲认为,有了这样的过程,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呈现出一个稳定发展的趋势。他笑着说:“如果你生活在二三线、不存在大泡沫的城市,就不要指望房价降太多,或者说不要指望调整幅度太大。”

房地产信托迎来密集兑付期 中小开发商命悬一线

信贷投放结构性放松 房地产资金链"搭车"受益

房地产告别暴利时代 开发商面对 5大心态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易宪容:各项政策叠加将挤破房地产的泡沫

天府新区好盘
十大漏财
96平现代简约
小阳台大改造
夜徒锦江198
35种户型别买
360观察

 

房地产永远是支柱产业 从客观、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调整

上一个十年,房地产以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个十年,房地产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樊纲肯定地表示:“房地产永远是支柱产业。”

对于国民消费来说,住宅购买是人们一生中 的消费,对于国家建设来说,商业地产、基础设施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但“房地产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还在于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樊纲说:“支柱产业还有另一层意思——房地产要是出了大泡沫,那整个经济就出大事了。”他举美国、日本房地产泡沫导致的经济危机为例:“过去三十年, 上没有因为通货膨胀发生过大的经济危机,大的金融危机都是由于资产泡沫、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导致的。”“在这个问题上,房地产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樊纲希望房地产能够平稳发展:“房地产的发展至少要有30年的 ,这30年必须不能出大事,一旦房地产出现了大危机,我们可能就没有后面的增长了。”

也因此,樊纲对当前政府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防止出现泡沫持赞同态度,认为房地产经过调控正在实现平稳的发展。至于调控过程中部分城市和房地产企业的阵痛,樊纲反问说:“没有人难过,那叫调整吗?暂时的困难总比发生大危机而崩盘要好得多。我们要从客观、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调整。”

目前并没有出现像日本当年大批房企甚至相关产业破产倒闭的状况,只是开始有一些企业间的收购兼并。樊纲认为,这说明房地产调控“整体来讲,没有伤筋动骨”。

中部在下一阶段承载着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伟大使命

对于武汉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樊纲表示十分看好。他用对“中等收入陷阱”和“空心化”两个经济学名词的阐述,引出了中部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这一国家战略中的机遇和位置。

樊纲分析,当前沿海地区“因为过去没有城市化的战略,不鼓励民工留在城市,导致内陆转移出的大量劳动力在沿海地区到了一定岁数就回撤到中部地区,包括四川、湖南、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同时,这些年由于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样就为中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这就是刚才说的还有30年高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内陆地区在下一阶段承载着中国继续增长的伟大历史使命。”

担负伟大使命,中部地区在软硬环境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樊纲指出,中部地区应该创造各种条件,通过打造软、硬环境——信息沟通、交流、商业服务等属于软环境,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属于硬环境——培育并承接更多的产业,为那些经验丰富、从沿海地区撤回来的中年人就近提供就业岗位。

房地产信托迎来密集兑付期 中小开发商命悬一线

信贷投放结构性放松 房地产资金链"搭车"受益

房地产告别暴利时代 开发商面对 5大心态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易宪容:各项政策叠加将挤破房地产的泡沫

天府新区好盘
十大漏财
96平现代简约
小阳台大改造
夜徒锦江198
35种户型别买
360观察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