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每日谈:探究中国保障房问题 改革完善还要政府"给力"

房天下2012/05/18 08:5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受2011年大量结转的续建项目和2012年大规模开工项目影响,2012年保障性住房在建工程量将达到1800万套左右,预计需要资金2.5万亿左右,而依据2011年保障房的资金投入情况,今年保障房的资金缺口至少在5000亿元左右;

又有报道,多数城市保障房受冷,空置率极高,诸多保障房无人问津;

紧接报道,武汉、珠海、东莞等地以“贴牌“挖坑”等招数玩起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数字游戏,以旧公寓贴牌充数、挖坑打桩掩人耳目糊弄民众;

本地化来说,西安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初,共推出三个经适房项目,推出房源2827套,而从去年11月份摇号销售至今,却只售出了2370多套,仍有450多套无人问津,出现大量经适房源滞销的现象。

一方面是资金链短缺严重;另一方面是销售无人问津;还有一方面是滥竽充数,建造豆腐渣工程。同一事物,怎会有如此对立的现象?更何况,还是政府投资建设管理的利民工程“保障房”,试问,中国的保障房究竟怎么了?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保障房建设的投入力度,旨在为低收入阶层提供安家之所,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保障房自身的诟病加之黑心建造商等诸多因素,让保障房制度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顺应人意。

从保障房遇冷现象来说。在小编看来,造成原因有三。

其一,建设地址偏远,户型设计滞后。

由于保障房投入资金、土地、拆迁、建安成本等诸多综合因素影响,一些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址多在离市中心城区较为偏远的地段,交通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同步配套,申请者会觉得生活出行等不便;

其二,监管不力,“走后门”人数过多。

近几年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开着宝马进出保障房小区”、“同一人拥有数套保障房”、“身价百万入住保障房”......诸如此类的负面消息,让原本有资格申请保障房的“弱势群体”避而远之。他们会觉得,保障房都是给有后台的人盖的,就算费劲一番力气申请到了,资格却被各种理由莫名其妙的否决掉,忙乎了半天,最后却是为别人做嫁衣。

其三,申请流程过于繁琐,多数人并不知情。

申请保障房的条件有六条,购买保障房的条件有六条,需要户籍证明、资产证明、收入证明、住房证明等等,还要到一级一级的上报核实,对普通人来说,听到这些繁琐的手续就让他们一头雾水,更何况去自己申请呢!

其四,工程质量让人寒心。

上面提到的有关保障房质量的例子,也是让申请者不敢奢求保障房的原因之一。虽然价位较低,但也要花费自己数十年的积蓄,如果到头来买到的是问题房,那所有资产岂不是付之东流。

相关新闻:

每日谈:社区也过母亲节 "好邻居"奏响文明凯歌

每日谈:央行下调存准率 对于西安楼市将起到促进作用

每日谈:存准率再度下调 楼市从中受益微不足道

每日谈:浅谈城中村改造对村民心理归属感的影响

每日谈:政策利好 刚需跃身成为开发商眼中“高富帅”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政府大力整治和完善保障房制度。

小编认为,首先,从申请流程上讲,应该做到基本入户办理。我们国家每年要招聘大量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每个街道办事处和社区都有对应的登记制度,每户每家的情况都应该较为清楚,应该主动上门服务,真正发挥政府工作者的作用。也可以经常到社区或者贫困地区讲解保障房相关政策。

其次,加大保障房建设监管力度,彻底打击黑心房产商。要从保障性住房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质量把关,甚至于建筑材料选取,都应逐层监督。

再次,信息核对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化。对那些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存在申请弄虚作假、申报不实以及工作人员协助弄虚作假,不按规定程序和条件审批、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等现象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加重惩罚力度。如果今后家庭收入的增加,必须让其退出保障性住房。

最后,尽快将保障房制度上升至法律层面。否则管控效用不会太大。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立法上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动态管理机制,是住房保障工作得以正常运转、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得以体现的根本性措施。

对于具有申请资格和条件的购房者来说,要相信政府对保障房处理的决心。

首先,2012年,楼市调控从严的大背景下,限购政策是解决多购问题的一剂良药,最起码可以保证不会有人轻易的同时拥有一套以上的房产。

其次,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不断完善,道路交通不断扩建,譬如近几年西安地铁一号二号三号线开通、北客站建立等,现在劣势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可以说只是暂时的。

还有就是,关于制度问题,因为我国的保障房制度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可以说是出于探索期,所以,要给政府一点时间。

至于那些黑心的建设商,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审判。小编相信,保障房最终会海阔天空一路是蓝的。

相关新闻:

每日谈:社区也过母亲节 "好邻居"奏响文明凯歌

每日谈:央行下调存准率 对于西安楼市将起到促进作用

每日谈:存准率再度下调 楼市从中受益微不足道

每日谈:浅谈城中村改造对村民心理归属感的影响

每日谈:政策利好 刚需跃身成为开发商眼中“高富帅”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