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从房租涨价看房市走势 储存财富5年后或是机会

大众理财网2011/06/10 11:5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通胀高企的环境下,普通百姓面临着诸多窘境。工资的涨幅永远赶不上物价的涨幅,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牢骚,也是面对生活现状的一种无奈。尤其是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居住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大,因为最近很多人意识到,他们在买不起房子的同时,房租的再度上涨使得租房也成了难题。去年房产中介成为房租上涨的幕后黑手,那么今年房租上涨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寻根问底:房租跟随物价涨小李最近很郁闷,因为他的房租又涨了20%,而距上次涨价还不到半年的时间。作为普通的上班族,小李收入并不高,而包括房租在内的日常消费却在不断上升。从表面来看,房租提高是房东的意愿。很多房东认为,市场租金水平普遍大幅上升,也就是大部分房东都提高了价格,因此涨价不会导致租客减少。

在调控政策的观望期,人们的买房热情不高,这也意味着租房者就会变多,房租上涨自然水到渠成。同时,在当前加息周期和通胀背景下,贷款压力以及物价上涨程度都在不断加剧,这也使得很多房东产生房租跟涨,用房租来抵消压力的想法。毕竟,在实际的操作中,压力总是会传导给最终消费的人。当然,利率上调的初衷也是为了遏制房价和控制通胀。笔者认为,此次房租再次抬头,根本原因还在于居高不下的房价和物价水平。

物价上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物价上涨的原因要在供求方面寻找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物品供应减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资金太多。从当前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前者的动因弱,后者的动因强。

因为除了少部分物资会出现临时短缺的情况外,大部分物资都供过于求,特别是大宗商品。虽然去年以来有过一些天气等灾害因素,也导致一些物资,如棉花出现短缺,造成今年棉花价格从1.7万元/吨上涨到3.3万元/吨,但综合各种物资来看,并没有造成大量减产以至供应短缺,如铜、铝、锌、铅、豆粕等都是严重过剩。因此,根本原因还在于货币太多(资金流动性充裕)。

从2008年政府投入4万亿元开始,资金迅速活跃并放大,其真正流动起来的动能因乘数效应被放大多次,资金的逐利本性让其渗透到各个领域,因中国国内普遍缺乏投资渠道,房地产自然成为的去处,大部分的资金都被锁定在这个领域,也有向其他物质部门渗透的,比如较容易储藏的商品,首先是铜、铝、锌、铅等金属商品,其次是绿豆、蒜、姜、糖等,所以才有了“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等俗称。

钱太多还来源于货币供应,国家的货币发行速度是GDP增速的3倍,时接近4倍,现在保持在2倍左右,呈现收缩趋势,但放出去的钱要收回是很难的。从2010年开始货币供应开始收紧,但这需要至少1年的传导,才会到达产业部门,现在距离货币投放的高峰已经过去了15个月,这或许预示着物价上涨接近顶峰。


房价上涨房价的上涨与物价上涨有类似因素,要么是供应赶不上需求,要么是资金太多。首先是供应,高房价刺激了大量的房地产建设,事实上,一半的固定资产投资都是投入了房地产,开发商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大量的供给,但还不足以满足需求。

由于80后、90后正是中国人口大爆炸的两代人,这两代人占了人口的1/3,如果按照2个人一套房的标准,那么至少需要2亿套住房,而这些人口又相当一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因此保守估计也要有1亿套住房。如今100万元的住房已经是非常普通的房子,市场需求起码有100万亿元,如此庞大的需求,岂能不让开发商趋之若鹜,大胆提价也在预料之中。

资金方面的驱动力类似于物价上涨的驱动力。房地产的资金主要是靠银行渠道流通。只要关注银行的,就知道资金流动的状况。2010年的银行年毛利普遍在50%以上,但我们清楚的是,银行主要靠存贷利差获得,存贷利差目前在3.06%,也就是说每笔资金每年要在银行滚动16次以上,即不到一个月就重复放款1次,这还不考虑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如此高速的资金流动,造成的后果是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不断上行。而这些流动的原因是资金成本低,即利率太低,只有提高利率,才能减少流动性,直到回复到合理水平,而合理水平的指标可以通过银行业的毛利率的观察,恢复到20%~30%的毛利率水平才较为合理。

路在何方:房市上涨还是崩盘?

既然现在房地产的需求是如此之强,而供应却跟不上步伐,资金流动如此之快又助推其大幅上涨,因此房价不涨都难。房地产对经济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机制传导:房价上涨→租金上涨→企业成本提高→物价上涨→消费者承受→消费者要求提高工资→企业成本上涨→物价上涨。而房地产所有者获得更高租金后(直接或间接),继续投入到房地产,盖更多的房子,收取更多的租金,呈现盘旋向上之势,或者是通过购买房子,助推价格上行,直到新盖的房子满足了市场需求,房地产价格上涨才会放缓。因此,房地产价格上行,在起初转嫁给消费者,即消费者被剥夺了自身的利益,之后造成企业利润下降,即企业让出了利润,这不利于企业运转。由此,真正的嗜血者便不得而知。

从房地产所有者的角度看,假如他们供得起房子,房价不涨,他愿意继续持有,不卖出直到房价上涨。如此,房价供应受到抑制,买房人则持币等待,一方面有刚性需求,必须买房,另一方面如果价格下跌,他会立即买入,价格就难以再下跌。如果价格持平,卖者不愿意卖,他买不到房,最后只能价格上涨买入,直到价格涨到买不起房子。如果经济停滞不前,房产所有者供不起房屋,将出手房产以止损,将导致供应大幅增加,房价下跌。对于房地产的任何调控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它只能将泡沫破裂时间向后推延,而不能根本上解决房价的问题。

当然,房地产持有者也有风险,由于土地归国家所有,这些房地产所有者事实上面临的风险是土地到期归国家无偿收回,但在这种政策风险到来之前,他们还是相对安全的。

根据以往历史经验,房地产要么是上涨,要么就是崩盘,很少能够看到通过调控能够解决房价的问题。房地产的周期一般是18年,如果从2000年算起,或许到2018年左右刚好是一个周期,房地产的崩盘和修复,一般也需要2~3年时间,可以估计,或许到2015年中国的房地产可能到达顶峰。这也正是契合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因为调控只会让崩盘的时间延迟,而不会解决崩盘本身。


 应对之策:储存财富 5年后或是机会从消极的方面来看,此时处在房地产上涨的半山腰,它或许还将上行,而后横盘等待崩盘。当然也有积极因素,房地产还没有崩盘,因为地产作为拉动经济上行,创造就业上提供了莫大动力。但如果崩盘,经济可能会进入滞涨阶段,物价飞涨,而经济不涨,买房更是天方夜谭。即使有房,可能会不值钱(至少相比此前投入的),而此时还背着银行的债务。不还,房子被收回;还了,生活压力加大,并且千万不能失业。

当前,持房者或许该待价而沽,房价短期难以下跌,但继续追高的成本会让其在未来5年中血本无归。无房者不得不面对更为悲惨的境地,要么忍受高房价,买之,以透支未来30年的收入;要么忍受高房租,透支现在的收入,小心翼翼增长自己的财富,以期在5年后或许有买入的机会。但最重要的是要保留自己的财富,而不是钱。财富应该以何种方式储存,这本身才是的问题。

链接笔者认为解决中国房地产的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70年后土地无偿收归国有,以解决地方财政的问题,也就是地方财政要合理规划70年的土地使用,并且划定地域,防止房地产侵蚀农业用地。

加收遗产税至70%,财富应该以动态形势保存,而不应该凝固成固定资产,即应该花更多的钱去培养后代,而不是留给他们大笔财产,这同时也解决了富二代的问题。

加强财产审计制度,这同时也解决了腐败问题,只是现在腐败在阻扰财产审计制度的改革。

当前解决问题的方式归根结底是局限在调整短期货币供应、提高利率等措施,都是短期行为,难以治本,真正从制度上去改革才能够化解房价周期性的问题。


 城市房租上涨成"拦路虎"毕业生难承高房租之痛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六月份是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入社会的日子,很多决定留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打拼的学子倏然发现,高高在上的房租已经成为了他们不能承受之痛。

小朱今年大学毕业,最近她一直和自己好朋友一起找房子。早就听说现在的房租不便宜,两个小伙子打算合租一套两居室,然而最近的经历让他们很是沮丧。别说两居室,就是一套位于北四环的一居室也要3500块钱一个月。

小朱:房子还行,够大,就是价位不想理想。

中介告诉小朱,现在整套的出租住房价格都很高,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租金价格更是让很多人有些吃惊。

中介:一直在涨。就是感觉有点恐怖。因为我干这个行业干了两年,去年的房租像两居室太阳园可能5500左右,今年猛涨到7500、8000了。

地下室租金千元每月仍抢手

中介告诉小朱他们如果租不起一套房子,可以租二房东的分租房屋。简单说,就是一些人从房主那里承租一整套房子,再把它们分租出去,有的甚至还要把一个房间分隔成若干小间对外出租。记者在一套二房东出租的三居室里看到,这里被薄薄的复合板隔成十几间只有几平米的小房间,不仅没窗户,还不隔音,安全更是没有保障。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房子也需要1000元每月,并且十分抢手。

中介:有需求才会有这方面的就是说发展。如果要是打了隔断没人租他的房子,他也不会打隔断。确实因为房价太贵了,一般人租不起,只能租一个隔断。

根据住健部的规定,这种分租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租整套房子的价格越来越贵,还是有不少二房东就看好隔断间这个生意。他们收了房子打成隔断间出租,赚取中间的差价。

小朱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再看看。在中介推荐下,他们又来到一处地下室。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依旧抢手,在走廊的两侧的房间里已经住满了人,有的一个屋子住了六个人,这个走廊住着将近100人。这么多人只有一个公用的洗漱间和卫生间。衣服也只能在这里阴干。即便这种没有任何家具家电的地下室还需要1200元一个月。

中介:挺大的。要住的话可以给你配床。现在都这样,没有家具家电可以配。

尽管路途耗时超4 六环外房子仍受亲睐

在经历重重挫折后,小朱他们想很多大学生一样选择到更远的六环外居住。这里有很多居民自建房,价格也相对很便宜。但这里距离城中心距离很远,交通也不太方便,往返工作单位却是件很费时间的事情。

在北京北六环的一个城中村,记者看到这里来来往往很多年轻人,他们通常住在这里,但在市中心工作,每天花在往返单位和出租屋之间的时间超过4个。然而相对优惠的房租还是让很多年轻人搬到了这里。

租房者:越来越靠外,像这样的房子七百块钱住不下来。太抢手了,不好租,都是几拨人一块去抢。

租房者:之前都租居民小区的,三室的房子一个月大概三千多。这边全都是自建房,单间才几百块钱。五六百块钱就能住了。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在3000元左右,对于居住在北广上等地的年轻人来说,房租已经占到他们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小张已经工作了几年,她感觉房租每年都在涨,而自己的收入却在原地踏步。

小张:当初我租两室一厅的房子也就八百到一千元,我现在的房子大概就要一千五百元。但是我感觉工资能动的太少。工资这几年倒没涨多少,房价倒是涨了很多。房价一涨房租跟着也在涨。

沉重租金下 节俭成必修课

对于很多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很多人现在每月的收入也有两千多,除去房租、水电费、网费、路费、吃饭的开销,基本上每个月都所剩无几了。而对于这些漂在大城市的学子,沉重的租金压力下,学会如何节俭已经成为他们的必修课。在六环外的这个村子里,记者看到很多年轻人的房间里就摆放着一张床、一张桌子,别无其他家当,为了节省开支他们经常以煎饼果子解决吃饭问题,即便如此有时仍是捉襟见肘。

租房者:有时候不好意思跟家里面要,所以同学就是互相的帮,谁发了工资,然后大家会向他,从他那儿拿一些,然后等到另外一个人发了。然后这样循环着,反正他借我的,我借他的。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