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2020年西安城区绿化覆盖率有望达4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2015/12/25 10:2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消防员灭火

森林消防员使用脉冲式灭火设备灭火记者王健摄

西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近日将迎来省级验收,明年5月申请国家验收,“创森”工作已进入后冲刺阶段。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西安市以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为支撑,以城郊景观林、经济林、生态公益林为网络,以水网、路网为连接线,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城镇等为屏障的点面结合的城乡一体化生态网络格局已初具规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硬指标已达到创建要求。

成果:城区新增绿地2403.84万平方米

森林城市建设是城市绿色化发展和构建和谐城市的主体,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工程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2013年西安“创森”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13.73亿元,共完成人工造林25.6万亩,绿化村庄381个,城区新增绿地2403.84万平方米,建设绿地小广场252个,25座公园建成开放,“创森”让群众分享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

“现在西安绿化确实做得很好,绿地、草坪、林带等越来越多,大树越来越密,感觉非常好。”市民王先生退休不久,每天早晚都要到文景路绿地广场转转,对于城市的变化他深有感触。近年来,我市相继启动实施了“大水大绿”、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绿化工程,开展了“绿满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大幅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城市绿化景观,为高标准打造丝路新起点、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助力,让丝路起点之城焕发出新的生态魅力。

2013年,我市提出了“水韵林城,美丽西安”的建设理念,开始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让群众在“创森”工作中分享和体会到“绿色福利”带来的好处。城区增绿、乡村绿化美化、台塬坡面绿化、绿色廊道、都市水源涵养林保护、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建设、林业产业富民、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森林资源安全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实施,使我市构建的“一屏、三轴、五环、十块、百廊、千点”的绿化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全市新增绿地662.05万平方米、河堤堤顶及护堤地绿化3413亩、道路绿化2588.96公里11740.55亩。

目前,全市域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4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5%,城区绿地率达33.9%,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6平方米,全市道路绿化率为70.3%,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达25.5%,城区街道绿化率为27.7%。

目标:2020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完成30万亩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增绿富民为目标,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加快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城市”。

预计到2020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争取完成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村庄绿化率达到35%,水岸绿化率达到87.5%,道路绿化率达到90%,生态文化示范基地达到30处,都市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8%,森林蓄积量达到3389.3万立方米。

据市创森办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度是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这些指标的抽检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我市创森工作的进展。市创森办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希望人人都来关心、关注、支持西安的“创森”工作,共同把西安建设成为一座森林中的城市。

西安森林防火应急演练拉开帷幕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记者赵辉)“报告,户县太平峪突发森林火情,情况危急,请求启动II级应急响应。”昨日下午2:30,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接到“火灾”报告,随即II级应急响应启动,各成员单位分别落实各自职责和任务,200余名森林防火队员携带设备、器材和保障物资全副武装赶赴现场“救火”,一场森林防火应急演练拉开了帷幕。

冬季天干气燥,开始进入森林防火高危期。为了保护好秦岭森林资源,昨日下午,由市政府主办、西安市农林委、市应急办承办的“2015年西安市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演练”在长安区举行。市公安局、气象局、交通局等全市森防指挥部16个成员单位主管负责人现场观摩。

“火灾”现场,除了传统的灭火工具,背负式脉冲喷雾枪、手投式灭火弹、灭火炮、风力灭火机、消防水车等高科技森林灭火设备也在现场亮相“发威”。经过40多的模拟演练,“大火”被扑灭,安全隐患予以彻底消除。

据市农林委副主任、市森防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介绍,西安是森林大市,拥有750万平方米森林面积,近年来不断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更新装备和新式扑火机具,提高扑火能力。落实“打早、打小、打了”的森林消防目标,连续4年全市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2015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


 

昨日,记者从西安市城改办获悉,我市自2007年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以来,经过近9年艰辛实践,已创造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村(项目)拆除、安置先行、有形与无形改造并重”的西安模式,走在了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206个城中村和6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除工作,完成137个城中村和33个棚户区、涉及46.59万人的回迁安置工作。全市城中村房屋征收及安置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1051.3亿元,加上配套开发累计完成投资约2024.06亿元;全市国有土地上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投资约213.69亿元。与此同时,《西安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出炉。

“十二五”成就:

完成26万人的回迁安置工作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86个城中村和3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拆除工作,完成102个城中村和24个棚户区、涉及26万人的回迁安置工作;房屋征收及安置房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472.97亿元,配套开发累计完成投资约548.36亿元。目前,已圆满完成了改造工作“十二五”规划。

改造后群众普遍实现了房屋增值、收入增长。据统计,国有土地棚户区改造后群众财产性收入增加了2倍—6倍,城中村改造后群众财产性收入增加了5倍—7倍;通过改造实现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西安铁路北客站、新行政中心、大明宫遗址等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提供建设用地1.93万亩,提供储备用地1.04万亩,打通各类城市道路189条,新建完善医院2个、大型公园3个、省级图书馆1个、体育馆1个,幼儿园63所、小学24个、中学5个、社区60余个,完善了各类配套建设。

“十三五”目标:

计划新启动73个改造项目

随着国家加快棚户区改造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特别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确保新启动73个(力争新启动9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

其中,全市计划新启动43个(力争启动50个)集体土地上棚户区(城中村)的房屋征收工作,涉及3.82万户、13.9万人、2.53万亩土地;计划完成50个村的回迁安置工作,涉及约2.5万户、9.3万人;计划完成投资约280亿元(包括续建和“十三五”期间新项目投资)。

计划启动30个(力争启动45个)国有土地上棚户区的房屋征收工作,涉及居民约4.9万户、14.8万人;计划完成20个项目的回迁安置工作,涉及居民约1.38万户、4.75万人;计划完成投资约101.8亿元。

同时,计划将棚改安置住宅约20万套以上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任务,并积极开展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及货币化安置工作,打通棚改和消化存量房源的通道。

亮点展望:

优先改造三环内提高货币化安置率

在将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旧住宅区综合改造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的基础上,我市将优先改造三环内及规划重点范围棚户区,加快进行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的改造工作,积极推进非成片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危旧房旧住宅区综合改造。

“十三五”期间,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将就货币化安置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措施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办法,力争新项目货币化安置率达到50%以上,减少群众在外过渡时间;将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把安置房建设质量关和进度关,积极稳妥地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确保群众按时回迁,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我市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保证基础配套完善、群众回迁后增收有保障,真正使群众生活方式市民化,思维方式现代化。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