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地产腐败是房地产业的一颗“毒瘤”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4/08/12 09:2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2013年以来,中央已部署三轮巡视。根据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情况和各地方的整改通报,在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高达95%,不少高官的落马都与房地产业密不可分。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建议,中央应派员专项巡视房地产腐败。(据《中国经济周刊》8月5日报道)

近年来,房地产领域的腐败问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某个领域出现腐败问题并不奇怪,但房地产腐败发生率如此之高、如此大面积存在,还是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某种意义上,房地产腐败是民众最为痛恨的腐败之一,因为,畸高房价是当前百姓生活最难以承受之重,而房地产腐败直接抬高了房价,赤裸裸地侵蚀着民众的切身利益。

地产腐败

地产腐败

通过一些房地产腐败案例可以发现,贪腐行为几乎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征地拆迁、土地出让、缴纳土地出让金、调整用地性质、规划审批、项目选址、调整容积率、产权登记等环节,都有可能充斥着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腐败的“食物链”就有多长,送钱、送物、送女人成了一些地方房地产业的“行规”,而一些官员的房地产腐败手段居然超过10种,权力的集体溃败让人触目惊心。这就像“新华视点”记者此前所指出的,在权力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一些官员不是执政为民,而是为房地产老板执政,为自己获得非法利益执政。

房价畸高,无数人沦为“房奴”,甚至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房价高则高矣,人们不明白的是房价为什么高得如此离谱。开发商固然获得了较高利润,但房价之高主要高在成本上,除了买地、建材、用工等建设成本,还有叠床架屋的税费成本,除了这两项“阳光成本”,还有见不得人的“灰色成本”,那就是开发商用于行贿的“腐败成本”。“腐败成本”是一笔糊涂账,也是一个无底洞。

这几年,各级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在不断调整,不管怎样调整,都是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包括很多命题,而清除腐败无疑是一个首要命题。不剔除“腐败成本”,房价就不可能回归正常水平;不斩断腐败“食物链”,房地产市场就不可能有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不清除腐败问题,房地产业便不可能让人们充满信心,更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一个利欲熏心、腐败成灾、黑幕重重的行业必然陷入重重危机,腐败就像是房地产业的一颗“毒瘤”,不铲除这颗“毒瘤”,房地产业不可能真正“康复”。


 

(来源:东南网)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指出,当前目标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保持高压态势,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在腐败问题上,要紧盯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惠民资金和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8月5日《中国经济周刊》)

巡视动员会议王岐山为何如此强调紧盯地产项目开发审批呢?这是因为在前几轮巡视中,21省市区发现20个皆出现房地产腐败,而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半数落马省部级高官涉及房地产。梳理近期,8月4日,湖北省黄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何国有落马,7月16日,陕西省商洛市房管局长李志全落马,7月5日,广州国土房管局局长李俊夫落马,而他们只是建设、房管系统落马官员中的一小部分。

李俊夫国土系统任职长达13年,是一位拥有中山大学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人文地理专业的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文凭的专家型官员,多年执掌广州征地拆迁、土地收储、保障房分配、土地出让、房地产调控。在其领导下,2010年广州土地出让收入为455.6亿元,2011年达到475亿元,2012年为412亿元,2013年跃升到762亿元。与此同时,在广州十年房价走势图中,一手房房价也从每平米平均4220元飙升为现在的18168元。从中可见,房地产腐败中的各种诱因与利益链条。

2008年,一盒150元“九五至尊”香烟会场图片将原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长周久耕拉下马,而事件起因正因为周久耕要处罚低价售房行为。从此,人们知道了房管局有多“肥”,城市建设与房管局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关系有多“亲密无间”。而其中,政府从高房价中获得了更多土地出让金并大力拉动了市场消费与就业率正是主要诱因。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什么近期某市日报要破天荒地刊登广告大声呼吁市民踊跃买房了。

房地产腐败的主要形式包括违规拆迁、批建、验收、五证核发等,而房产商借此包庇下“豪情万丈”:违法强拆、未批先建、偷工减料、违规预售、欺诈销售等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些房产商用地手续还没办理,“五证”无一就已开始这边拆迁,那边预售了。

2000年以来半数落马省部级高官涉及房地产,从中可知建设局长、房产局们大胆腐败的背后有多少领导在撑腰。房地产与高房价支撑起地方财政,建设起城市高楼林立亮丽风景线,换得了官员漂亮的GDP政绩,却对民生改善微乎其微。高房价反而增加了许多城市拆迁中的不稳定因素,无数买不起房的人民群众蜗居于矮棚甚至井盖中的尴尬,而更多的人为了买房而无奈游离沦落于国家法律的灰色地带……。

在中国无数城市,房价俨然已成为民生与政治的较量,而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对于房地产腐败,《人民日报》曾刊文批判:一幢幢房产从官商勾结的阴影下被撕开幕布,一条条利益链在涉房贪腐的浮冰下露出水面。一边是“豺狼在牢,其羊不繁”之叹,一边是“长安居,大不易”的购房焦虑,“房腐”现象刺激着人们的观感和社会神经。

不过,作者并没有开出真正的好“药方”,遏制房地产腐败,根在土地财政上。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止到8月4日,46个限购城市中,已经有36个城市通过明确发文或官方默认取消“限购”,政府救市的背后,是300个城市7月份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475亿元,环比减少15%,同比减少49%。也就是说,土地财政被腰斩,各级领导心有戚戚连忙救市,要稳住房价与房地产开发积极性。那么,他们可曾想过,高房价的背后,空置房已高达6000多套,为了土地财政,我们还要再打造多少“鬼城”式的虚假繁华?

遏制地产腐败,首先需建立起真正透明的权力运行规则,将建设与房地产各项审批权公开、公示。更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态度传递震慑信号,不要让党纪国法沦为案头文件摆设。

其次,要以民生来真正破除以GDP论英雄政绩观。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改进干部考核方法,纠正长期以来唯GDP是瞻、急功近利、只看当前、不计长远的短期行为和错误政绩观。但现实中,以GDP论英雄政绩观早已深入骨髓,并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利益链条,破除不以GDP论英雄思想观念,远非简单一句话可以改变的,而要真正破除以GDP论英雄政绩观,必须把民生福祉放在位来高度重视。

最后,就是要彻底改革现行过于独立的分税制。虽然分税制曾经有效地处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使中央获得了财政、制度权威上的优势,也曾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但分税制也造成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拉大了各省区市的发展差距和债务负担,地方债务更是越加沉重。而为了土地财政,更滋生了土地盲目开发,城市盲目扩张和房地产开发中的各种腐败现象,而房价的失控也正源于分税制的弊端。

根除房地产腐败将是一个治疗病疴沉重的系统工程,而唯有多措并举,齐下猛药,并在权力监管、GDP政绩观、分税制改革三方面釜底抽薪,才能根治顽固的房地产腐败与失控的房价和地方外债。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