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取消限购 难以扭转济南楼市低迷局面

证券时报网2014/07/11 11:31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历经呼和浩特等数个城市先放风后否认的“躲猫猫”式的政策试探之后,济南终于打响了取消限购的枪。然而,寄望取消限购来扭转济南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局势,恐怕要事与愿违。

据了解,7月10日起,不论购房者是本地户口或外地户口,也不论购房者有几套房子,不需再提供一年以上纳税或社保证明,都可继续在济南买房,原先济南规定的限制二套房、禁止三套房的政策将完全取消。据了解,济南此前执行的限购政策在2011年3月份正式出台,到如今执行已经三年多。

今年上半年济南惨淡的房地产交易行情,无疑是该地取消限购的最重要推手。济南市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6月,济南新房成交量同比下滑27.6%。从每个月的成交量来看,房地产市场传统的“金三银四”及“红五月”等都明显成色不足。按照销量与库存数据对比,济南的存销比为15.7个月,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新建商品房的前提下,按照现在的月销量水平,需要近16个月才能把库存清空。从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程度来分析,济南也是名列前茅。地方政府对解除限购具有较强的动力。根据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45个楼市限购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超过80%为标准)的共有13个城市,其中济南位居第九。

放松对购买二套房三套房的身份限制,无非是希望促进房地产投资市场的活跃度,鼓励投资客进场。然而,从供需两个方面来对比,济南并非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城市。公开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济南的新增人口增速相比上一个五年,呈现出下降趋势。

济南的房地产供应近一年也在大幅增长。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济南限购伊始的2011年,月均商品住宅供应量和销售量比例为1.3:1,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降到了1.02:1,2013年为1.27:1,而在201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却增长到了1.56:1。也就是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供住房没有卖出去。这两项数据均说明,到了2014年,济南市住宅供应量和销售量差距越来越大,库存越来越多。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济南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

另外,限购令的解除,将向市场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济南的房子愁卖了。对于投资来说,预期远比现实更为重要。在限购令出台后,之所以一些城市房价暴涨,与限购释放出来的供应紧张预期密切相关。一旦限购取消,无疑向市场释放了相反方向的信号。

限购解除之后的济南楼市,未必比之前乐观。


 

据报道,7月10日起,济南新房与二手房限购政策将全面放开,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济南买房都没有套数的限制。这意味着,在济南实施了三年多的限购政策将正式退出房地产市场。事实上,此前包括呼和浩特在内的多个城市已开始松绑限购。

网民认为,多个城市取消限购,一方面说明当前房市库存压力巨大,楼市下行或难以避免。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地方经济严重依赖房地产业拉动,土地财政大行其道,并未转换靠房地产发展经济的思维模式。

  跟风松绑难改颓势

  网民“虎儒之风”认为,取消限购很难新增购买力:一是刚性需求大多不在限购范围内;二是炒作房产投资者,现在大多在考虑如何卖掉多套房而去国外购置;三是多数并未认真严格限购过。因此,指望取消限购就会迎来好日子,是不可能的。

  网民“谢逸枫”也认为,楼市持续低迷,一些地方政府“救市”意愿强烈,但即使取消限购,也难以逆转楼市降温大势,让房价重新大涨。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从供求关系上发力,完善政策与出台措施,而不是放松限购政策“救市”。

  经济压力催发救市冲动

  网民“笑冬-跑客”指出,从市场经济角度而言,任何对市场价格、自由交易的管制都是不应该的,因此取消限购是好事!可悲的是,政府并非出于尊重市场才做 出还权市场之举,政府这种解禁更多的是刺激房地产,防止楼市泡沫破裂,维护其土地财政利益。政府官员脑子里的计划、管制思维仍在作祟。

  网民“欧阳君山”指出,当前的大环境下,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尽管中央明确提出要适应“新常态”,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刺激”甚至“救市”冲动不减,过去十来年房地产业的激进发展,让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形成或轻或重的依赖。

  过度依赖房地产业不可取

  网民“PleasecallmeJiasir”认为,通过刺激房地产的发展增加政府土地财政的收入,过度地依赖房地产业发展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

  网民“张庭宾”也指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本质是要大幅降低国家宏观管理成本,表象是房地产回归其合理价格。地方政府保卫土地财政的行为不可能逆转这个必然规律。

  网民“谭浩俊”也指出,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因为,如果地方政府不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就会通过发展实 体经济培植税源,实体经济就不会被边缘化。反之,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