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国土部三年6次喊话严防地王 地方政府不买账

金融网2013/09/27 08:04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地王”连出,再次引起监管层的重拳整治。

9月25日,国土部召集13个省份和16个城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从理论上说,国土部设计的防范地价异常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绝大多数“地王”的产生,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控制好投放节奏,今年的“地王”大都可以避免。

胡存智要求,供需紧张的一线城市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平抑地价,务必做到年内不再出“地王”。

本报记者获悉,自2011年以来,国土部以通知、座谈会连续6次向地方喊话,要求严防“地王”,但从实际效果看来,“地王”似乎并不因国土部的喊话而消失殆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国土系统的人士介绍,地方国土系统在控“地王”上很被动,一方面土地征转的成本逐渐提高,再加上地方财政的压力,再就是招拍挂下,地块价格由市场决定,很难管控的。

警醒“地王”

胡存智表示,前8月,房地产用地公告量同比增加25%,住宅用地公告量增加22.7%,均为近年来较高增幅;房地产用地供应同比增加34.4%,增长较快。

其中,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加33.9%,供应了8.02万公顷,已经接近过去5年年均供应量。

虽然土地供应达到了年初国土部的要求,但是这并不能让参会代表舒一口气。

座谈会上,胡存智直指部分地方尤其是一线城市频现的“地王”地块。

胡存智称,房价连续上涨,量价齐升,房企回笼资金较快,拉动了房企对土地的需求;一些大型房企自身实力比较雄厚,出手抢高价地,加大了对优质地块的争夺力度是近期高价地频出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胡存智表示,地方政府也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了。

“一些地方政府默许甚至助推出现高价地,影响市场预期,抬升房价地价;一些地方在债务压力下,集中推出优质地块,忽视了国土资源部有关均衡供地的要求。”胡存智如是说。

胡存智要求,各地要落实、改进调控措施,尤其是供过于求的一线城市,要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平抑地价,务必做到年内不再出“地王”。

在胡存智看来,从理论上说,国土资源部设计的防范地价异常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绝大多数‘地王’的产生,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控制好投放节奏,今年的“地王”大都可以避免了。

“地王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也反映出地方在落实调控政策措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胡存智说,尽管中央和国土部反复强调房地产调控工作的极度重要性,但是一些城市认识不够,工作不力,把握市场节奏有欠缺,致使调控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实效。


 

在看到国土部的“喊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国土系统的人士称,压力很大,目前来看,房企的资金面良好,房价上涨预期较强,抑制地价的哄抬作用也有限的。

实际上,据本报记者统计,这是国土部自2011年连续6次喊话要求严防“地王”,但从市场来看,似乎效果并不明显了。

比如,国土部于2012年底要求,各地要采取分割出让、综合竞标、配建竞标、提高付款难度等方式,避免出现“地王”,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喊话”效果似乎并不明显了。

上述地方国土系统的人士也表示,地块的征转成本也需要溢价,再加上计划外财政的需求,地方政府主动降地价的动力不大。

此外,上述地方国土系统的人士表示,在招拍挂下,市场走好时,地价也很难管控的。

以北京为例,北京一位区级干部介绍,北京今年的地价表现实在有些超乎意料,每个优质地块的推出,上面都会专门开会研究,“地王不是地方政府想看到的,一个是带来控房价压力,另外,后续的征地拆迁等成本,都会上涨的。”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也称,北京等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有些令人意外,“包括农展馆地块在内的地王,外界都觉得价高,奇怪的是,拿地的开发商却满怀信心。”张大伟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了。

然而,和前两年来仅喊话控“地王”不同,国土部此次喊话或动真格,在此次座谈会上,胡存智要求,各地将严防高价地作为近期稳定市场的首要工作目标了。


(中国证券报)还来不及细细挑选,家住通州的吴女士便迅速在大兴西红门购买了自己的第二套房屋。为方便孩子上学和夫妻俩上班,吴女士一直想从北京郊区搬到“城里”,当她凑够首付准备慢慢看房时,北京接连诞生几宗“地王”,房价上涨预期升温让吴女士不敢再等。

吴女士的购房经历堪称近期北京楼市乃至整个一线城市楼市缩影。一方面,高价地频出,房价上涨预期强烈;另一方面,改善型需求抬头,供不应求形势明朗。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正值楼市销售“金九银十”,虽然房价上涨趋势难改,但市场追涨情绪弥漫,楼市将迎来一轮交易热潮。

改善型需求成主流

作为自己的第二套房屋,吴女士在选房时有很多要求。首先,房屋面积不能太小,户型要合理,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其次,小区位置不能太偏,否则不利工作和生活;最后,房屋总价不宜过高,要控制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

抱着这种目标,吴女士在大兴区的西红门选中了一套面积不到90平方米的二手房,算上税费和,总价约为280万元。在当前的北京楼市中,这样的价位正是市场水平的体现。

与自己购买首套房时不足100万元的价格相比,新房的总价几乎超出两倍。但作为已有一套房屋资产的吴女士,仍然通过将原有房屋的变卖来支付首付款——她将首套房屋标价180万元,并已收到多个购买意向。

在当前的北京楼市,类似吴女士这样的改善型购房者逐渐成为主流。多家机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北京楼市住宅成交平均面积有明显提升,销售价格也大幅上涨。

金地集团华北区副总经理遇绣峰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北京市场主力购买户型的区间是8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总价区间为150万元到300万元左右(小区网论坛)。这个范围与改善型群体的需求有较高的吻合度。

业内人士认为,在今年年初的楼市交易热潮中,以首次置业为主的刚性需求已得到了充分释放,未来改善型需求将逐渐释放,其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房地产按揭贷款额度逐渐不足,批贷难,且放款周期较长,对于支付能力不强的刚性需求来说,不利于其释放。

豪宅化与小户型并存

与需求结构的渐变相比,北京楼市的供应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梳理9月以来北京新开盘的项目特征不难发现,一方面,别墅、洋房等高端项目供应量加大;另一方面,刚需产品的套型面积越来越小,70平方米以下的房源供应量在加大。

在从业人员看来,这种局面的出现,与近期的“地王”频出不无关系。今年7月至9月,北京的夏家胡同、孙河、农展馆区域接连拍出单价“地王”,“地王”门槛从此前的4.2万元/平方米抬升至7.3万元/平方米,这种局面对整体房价预期的抬升不可忽略。

遇绣峰表示,在房屋单价提升的情况下,一方面,产品会出现高端化倾向;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会选择采取更安全、能够快速走量的方法,即把户型面积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控制房屋总价。

9月7日,位于北京大兴区的“格林小镇”项目正式接受认购,该项目在首次置业产品为主的基础上,加入适合首次改善需求的洋房产品,以及部分别墅。现场之火爆,颇能反映市场供需失衡的态势和该类型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事实上,改善型需求的释放,使高端产品迎来了的销售时机。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截至9月10日,北京单价超过5万元的住宅类物业签约套数已经达到了1635套,总面积达到了35.7万平方米。成交量创造历史新高。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表示,从单个项目销售情况来看,9月北京新开盘的项目销售旺盛,“金九”表现成色十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基于供需的持续倒挂,另一方面,合理的户型结构也颇为契合市场需求。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