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人民日报:重庆上海房产税试点已使高端房价趋稳

中国经济网2013/07/16 08:5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贾康认为,上海属于东部“一线城市”,重庆属于西部大都市,国家再增加房产税试点,应不排除其它类型或代表性区域的城市

重庆和上海的试点已使其高端市场上的房价趋稳

记者:日前发布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自2011年以来,重庆和上海已率先开启房产税试点。有观点认为,试点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居高不下。不少人据此对房产税的作用发出质疑。对此您怎么看?

贾康:如果只看到在这两个试点城市房价是没有明显下降就说房产税没有作用,是颇为表面化的“皮相之见”。两地的方案都有“柔性切入”的考虑,先建制度框架而力度上有意收敛,以求减少对社会生活的震动,但即使如此,也可观察到对商品房市场上高端成交量和成交价位的沉稳化影响。在两地试点中,上海只正面涉及增量,重庆则除增量外只是针对存量里面的端产品即花园洋房(独立别墅),才有房产税的调节,而且还给了180平方米的起征点(免税部分)。这样柔性切入后,已经看到这两地的高端房地产市场上价格趋于平稳,这就是房产税调节的效应,而且这种平稳还影响了人们的心理预期,这种预期上的影响今后会有更多的体现。

实施方案中,上海在基础税率上设有0.4%、0.6%两个档,规定相当于平均价两倍以上成交的住房,需要从高按照0.6%的税率进行征收。就这么一点差别,却在市场竞争中引导供求双方博弈,无形中使市场成交价趋向沉稳。另一方面,上海以0.4%的从低税率把许多买主引向中心区的周边,产生了过去多年求之不得的优化土地利用格局的效果。

房产税不可能把房价压得很低 但会收敛投机炒作行为

记者:征收房产税恐不只是为了调控房价,您认为征收房产税将释放哪些正面效应?

贾康:征收房产税至少产生四个方面的正面效应。

一是增加中国直接税的比重,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我国现在实际上70%左右的税收收入来自间接税,企业或多或少会将税负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直接税以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这些税负不能转嫁,那么,应该落在哪儿呢?应该主要落在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身上。

二是为解决中国地方税体系不成型问题提,供地方层面的支柱税种。地方政府没有成型的地方税体系,没有大宗稳定的主体税源和收入支柱,不得已就要搞出很多的隐性负债,还必然特别看重土地批租,动不动就把土地批租冲到天价上。

三是促使已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新政体现其应有的治本水平。税收不是的,房产税只能使房价泡沫减少,不可能有此一项就“定海神针”式地把房价压得很低。但是,要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考虑在房地产保有环节逐步征收房产税,又是万万不能的。开征房产税可以对房地产供需双方形成税负约束,促使不动产投机炒作行为收敛,有利于增加住房市场上中小户型的需求比例,还可以减少已建成房屋的空置率,活跃租房市场,提高社会中不动产资源配置的效率,使房地产业的成长健康可持续。

四是优化收入再分配和财产配置。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关联于财产配置状况,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不动产财富的增值、溢价收入。这需要得到一定的再分配优化调节和制约,房产税显然应该发挥收入分配方面的这种再分配优化作用,进而既有助于使财产配置趋向合理,也有助于社会和谐。

可以考虑套房不征收 第二套房税率从低

记者:您认为合理的房产税起征标准应该是什么样?

贾康:对于城镇完全产权房,房产税具体的起征标准,一定要考虑到民众,包括先富起来的人、中等收入阶层、公职人员等群体的利益协调与“共和”,使他们对这一制度建设大体上认同。可以借鉴日本的首套不征收的模式,在我国考虑套房不征收,第二套房税率从低。当然,对于套住房也可在面积上做一定的免征规定。重庆试点方案中,“花园洋房”即独立别墅列入征税范围,但是划出了180平方米的“起征点”,即花园洋房在180平方米以下的部分,还是不用交税。这个经验值得重视。

记者:下一步,房产税改革试点有望“扩围”,您认为应当在哪类城市推出试点?

贾康:上海属东部“一线城市”,重庆属西部大都市,再增加试点,应不排除其它类型或代表性区域的城市。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任志强抛房价永恒上涨论 王石称一线城市难下降

(来源:证券日报)任志强王石等房地产大佬们谈房价演绎另类双簧。

房地产业无疑成了老百姓最关注的行业,房价的一涨一跌,都牵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而作为房地产业的缔造者——王石、任志强、潘石屹等房地产商们,也成了“公众人物”,他们或是勇攀珠峰,或是甘为公知,或是争做环保大使。

在功成名就之后,这些房地产“大佬”们都自得其乐。羡慕也好,嫉妒也罢,老百姓们真正关心的是,房价未来是涨是跌?然而,这些房地产“大佬”的言论却各说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言论背后,或许只有利益才是其真正的驱动力。

任志强:

房价永恒上涨论

面对上千万的微博粉丝,“任大炮”不断在微博上宣扬他的“房价必涨”论,而这也使得他不断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联想地产经理周建看来,任志强身上只有一个标签永远不会脱落,那就是“房价永恒上涨论”,他反反复复证明房价上涨的合理性、逻辑性、必然性、趋势性和“无泡沫性”。

而在王石看来,任志强只是“政府说什么,他就反对什么”。因此,在政府不断出台政策调控房价时,任志强仍坚称“房价必涨”。

任志强认为,房价只会在土地变为私有化后会下跌:“土地私有化房价一定是跌的。因为小产权和大产权之间的差别太大了。我们有一个土地财政的断崖,在短期之内是无法弥合的。我们部宪法土地是私有,第二部、第三部宪法土地仍然是私有的,只有在第四部宪法中,才把土地改为公有。”

因此,他说:“如果只把眼睛盯在房价本身上就错了,任何一个城市的政府决不允许开发商盖一个比原来更破的房子,怎么能让房价比原来的房价更低呢?”他认为,房价上涨是必然。

推荐阅读:


 

王石:

地产商应跟着政策走

与任志强的“政府说什么就反对什么”不同的是,王石一向认为房地产是政策性行业,地产商应该和政策保持一致。因此,王石的言论也是与政策“一唱一和”。

日前,在出席第二届城市土地学会亚太地区峰会时,王石称“中国房地产泡沫令人担忧,不过一线城市房价不可能下跌”。

在王石看来,中国市场非常大,需要分地区来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楼市还蕴藏着巨大的需求量,“月光盘”、“周光盘”乃至“日光盘”并不罕见。他表示,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这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所以若在中西部地区投资房地产市场,省会城市可能是选择。

不过,王石认为房地产泡沫论完全是“危言耸听”。同时,他力挺近年来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认为“非常有必要”、“非常有效”。“因为存在泡沫,所以必须控制。如果不控制最后泡沫破裂的话,影响的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而是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潘石屹:

应该不太可能大涨了吧?

有评论曾认为:“潘石屹不是最有钱的,他的公司也不是规模的,但他和他的SOHO中国是最吸引眼球的。”在中国房地产界,潘石屹无疑是个另类。他一次次处于是非的漩涡,一次次不按常理出牌,因此为世人瞩目。

与任志强一样,“小潘”也是微博上的红人。他与“任大炮”经常在微博上嬉笑怒骂,引得众人围观。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个商人的潘石屹面目十分模糊。因此,他的言论也时常有些模棱两可。

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潘石屹对未来房价的预测是“应该是没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他说:“最近两三年,从实施限购政策以来,房地产价格已经不是市场化的价格,而是政府批的什么价格,就是建委房管部门给你批的价格。现在我们谈的房价和市场意义上的房价是两回事。如果我们完全实行市场化的办法,让房价和房地产市场扭曲得到恢复以后,房价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应该是没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因为住房供应量已经够了。”

推荐阅读: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