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反暴利矛头直指开发商 商品房利润率拟将设限

每日经济新闻2011/04/28 09:4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新国八条实施三个月,楼市陷入高位僵局。正当市场纷纷预测是否还会有新的调控工具出台之时,发改委官员的一番言论,再一次表达高层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司长许昆林4月26日称,发改委正在研究在商品住房领域实施反暴利规定,以使商品房价格能够保持在合理水平。此外,官方还会陆续出台一系列规范房地产行业价格行为的政策措施。

发展改革委此前发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将于5月1日起实施。对此,许昆林表示,在规定实施之后,政府还会陆续出台一系列规范房地产行业价格行为的政策措施。这当中,实施反暴利法规定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但对今年能否实施反暴利规定的问题,他表示,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自去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中,均未提及房地产业的利润问题。有分析认为,在国家对楼市调控中的政府责任进行强化之后,调控正在转向市场和企业层面,且随着商品房明码标价等政策细则的出台,价格管制有可能成为重要措施。

商品房利润率或超40%

房地产业的利润问题向来是争议的焦点,但具体利润并不为外界所知。按照现有规定,保障房建设的利润率一般不超过10%,但商品房利润率通常为保障房的2倍以上,超过40%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有分析认为,即便“反暴利”的规定出台,也不太可能像保障房一样对商品房限定利润率。而随着商品房明码标价等政策细则的出台,“价格管制”有可能成为重要措施。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商品房在销售中实行一房一价、明码标价,并不得随意涨价。此后,北京等地先后出台政策的细化措施,并将于5月1日开始实行。

“管住价格,就相当于限制了利润率。”4月27日,一位接近北京市住建委的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发放预售证时对价格进行管制,很可能成为未来调控市场的重要做法。去年以来,北京曾一度暂停单价超过4万元项目的预售证发放。

该人士表示,住建和房管部门可根据具体项目的地段、成本、配建规模等因素,对其申报的预售价格进行调整,只要能防止价格过高的现象出现,利润率自然就被控制。

他还表示,即使严格执行现有的某些调控手段,如“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和稽查”等,同样可起到控制利润率、调整房价的效果。

据了解,我国曾于1995年1月颁布了 《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强调某一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水平、差价率、利润率均不得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期间、同一档次、同种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的合理幅度;同时,生产经营者不得以价格欺诈等非法手段牟利。

许昆林称,在商品住房领域实施反暴利的初衷和政策目标,就是要使商品住房价格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包括合理的成本、合理的利润和合理的价格。

相关新闻:

傅子恒表示:反房地产暴利不能只是盯着开发商

中国房地产调控剑指暴利 开发商集体微博喊冤

调控一周年 购房者称房价仍涨开发商说不会降

香港房价再次攀新高 开发商集中抢攻内地富豪

银行收紧房贷审批 部分开发商"购买"贷款额度

[关注]两座千亿大山压顶 开发商财务风险渐显

保障房加码催生千亿利润 受益板块转向开发商


调控将直指开发商

“反暴利”或许不是的调控手段。许昆林昨日还表示,在《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实施之后,官方还会陆续出台一系列规范房地产行业价格行为的政策措施,实施反暴利法规定只是其中之一。

他还表示,发改委正在对房地产市场的成本、利润和价格等情况开展调研,拟综合考虑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外可借鉴的做法,将商品住房列入制止牟取暴利项目,严厉打击不法房地产开发商牟取暴利的行为。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对楼市调控中的政府责任进行强化(土地供应、保障房建设、房价控制目标等)之后,调控又转向市场和企业层面,目前来看,调控力度尚未出现放松的迹象。

据了解,国务院派出的8个楼市督察小组已于上周回京。督察中,发现不少城市存在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较为宽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尚未足额到位,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坚决有力等多重问题。

事实上,尽管细则尚未出台,对价格和利润的管控措施已经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一位匿名开发商昨日向记者表示,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一味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容易造成市场的扭曲。

有数据显示,自“新国八条”出台3个月来,北京住宅市场的周成交量下挫了半数之多。且随着市场预期的低迷,土地成交大受影响,本月20日在北京进行招标的3块住宅用地中,2宗流标,另1宗仅收到一份超过底价的报价。

据悉,针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国务院督察小组将起草相关建议,并提交给高层,这将作为未来楼市政策走向的重要参考。

相关新闻:

傅子恒表示:反房地产暴利不能只是盯着开发商

中国房地产调控剑指暴利 开发商集体微博喊冤

调控一周年 购房者称房价仍涨开发商说不会降

香港房价再次攀新高 开发商集中抢攻内地富豪

银行收紧房贷审批 部分开发商"购买"贷款额度

[关注]两座千亿大山压顶 开发商财务风险渐显

保障房加码催生千亿利润 受益板块转向开发商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