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广深或被踢出一线城市行列 深圳竞争力下降了?

深圳报业集团2013/11/04 08:17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北上广深被称为中国一线城市久矣。不过,广深是深圳将“出局”一线城市的争论,伴随近各地公布三季度GDP,一下热闹起来。

一线城市的概念,在官方,早可能来自于对房地产市场,即房价值高、涨幅相对值大的几个城市。民间的概念里,并无清晰定义,大致包含经济发达、收入高、机会多、时尚、影响力大等。

按官方概念看,忝列一线,对生活在相关城市的市民,未见多少实惠,生活压力则是硬梆梆的。当然,一般而言,高房价总与经济总量大、收入高、机会多相伴,这才会有房价令人生畏,人们仍然挤破头涌入的状况。

但是,当下的讨论,事实上有点偷换概念的意味,即用GDP换掉了房价及房价衍生的概念。应该承认,虽然“去GDP化”很时髦,但GDP仍是衡量经济总量重要的指标。以此定义经济规模,城市之间的差别,当然可以,但与约定俗成的官方和民间“印象”,确实存在不小的差异。其实很多论者忽略了一个同样重要的指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事实上今年二季度后,深圳这一指标已超过广州,历史性地占上了第三,是天津、重庆、苏州的1.5~1.6倍。这说明深圳的真实竞争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至少在资金吸引力上,已是内地第三大城市。

民间的概念或者印象里,“一线”只是一个模糊的筐,不同群体心目中,筐里装的东西绝不一样。以当今城市综合影响力而言,虽言一线,但除了北京、上海,其他任何城市恐怕都不必太较真。历史传承、政治、经济、扎实底蕴这些东西,没有天翻地覆的大机遇,轻易不可能改变。

从一个渔村一跃而成一线,深圳靠的是历史大机遇。当年那个经济发展快、机会多、对人们观念冲击的城市,今天已经不再独占风光、鲜艳夺目。

但是,十来年独领风骚打下的基业,以及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精神、品质已经沉淀在城市的血脉之中。大到市场经济的灵敏度,具体到互联网、电信设备制造等具体产业,某些领域、局部的“一线”构成了这座城市耀眼的部分,譬如旅游之于杭州,美食之于成都。这样的“一线”,才是自信和骄傲的基座。


 

说到此次各地经济数据“三季报”,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之比这个数据上,一些地方用的是名义增速,一些地方则老老实实公布名义增速和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增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令人费解。

可以肯定的是,各地统计报告的正式文本里,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都有。公之于众存在不同选择的背后,显然不是技术而是观念问题。只报名义增速,几近忽悠公众。

上周三,美联储在货币政策10月决策例会后公布的利率决策声明中称,继续维持目标利率在接近零点的0%到0.25%不变;同时以9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决定继续执行每个月850亿美元的资产采购。

这个结果证实了此前市场的多数判断,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14年一季度之前,美联储不会在退出量化宽松方面采取实质行动。现在,市场的目光聚焦于本月美联储主席人选的变化上面,人们期待从夺标者那里听到更清晰的声音。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