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年轻丁克族欢迎"以房养老"模式 老人多不买账

深圳新闻网2013/09/16 10:3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这是我国政府部门明确提出“以房养老”模式时间表。这一消息公布后,立即引发网友的热议。不少人认为这一措施对于没有孩子的丁克族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一些老人却担心,房子终给了银行儿女会不高兴。

 

多数老人不买账

“以房养老”这种模式其实在业界探讨已久,而且近年来,国内多个地区都有过相关尝试。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个别金融机构曾自发兴起尝试。然而,在这几年的实际运行中,“以房养老”市场规模并不大,除少数金融机构开展外,大多机构仅仅在观望。即使已经开展这项业务的银行,也是申请者。针对这样的新业务,很多老人也是顾虑重重,不敢轻易把房产抵押出去。2007年,上海公积金管理试推行"以房养老"模式,但真正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很少,终不得不停办该业务。

有老人表示,我跟儿子住在一起,我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儿子住什么啊?“等我百年以后,我的房子让银行给收走了,那我的儿女不得骂我啊?”对于以房养老的金融模式,不少老人不信任,“机构把房子卖掉卷钱跑了,上哪儿找他们去啊?”此外,如何确定倒按揭利率也是难题,贷款额少老人不愿意,贷款期长机构又可能吃亏。

没房的老人咋办?时下的中青年人应该是未来“以房养老”的潜在群体,但近年来房价非理性上涨已经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能力,如果现在人到中年,即使不吃不喝到60岁也还不上贷款,60岁之后人养房都成问题,更别说房养人了。

年轻“丁克族”欢迎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点钱潇洒。“丁克”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人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观念的变化,“丁克”家庭的数量日渐庞大。但年老后的生活开销需提前做好准备,因此,众多丁克家庭对于新型的“以房养老”模式,颇为热衷。


 

房产70年产权或成障碍

对于以房养老的金融模式,老人不信任,金融机构也并不放心。对银行保险公司来说,按揭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此外,如何确定倒按揭利率也是难题。贷款额少老人不愿意,贷款期长机构又可能吃亏。过去他们有几个担心,个担心就是房价会下跌,抵押物会缩水。第二担心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只有70年,有的甚至只有40年和50年,担心政府把土地收回。第三就是担心房屋产权不清晰,如果老人死了,子女不搬出去怎么办。

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主任杨燕绥认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就是不知道老年人活多久,如果定价的时候预期寿命假如是15年,但是老人活了30年,银行一直在支付养老金,这个亏空谁来办,这不是商业机构能长期做的,这应该是一个准公共品,政府必须介入。

: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设计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主任助理郭平指出,近30年来,住房逆抵押贷款这种以房养老的形式,在国外金融市场上有较大发展,尤其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均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和经验,也承受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目前,对只拥有一套自有产权住房的老年人,如果根据其养老的实际需要,实现以房养老的意愿,则必须通过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政策引导、保险和金融创新,以及对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的规范来实现,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相应的资产安全转移保障,推动形成比较稳定的房地产市场环境,盘活养老的家庭和社会资源。

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副主任杨团认为,养老金短缺不能依靠“以房养老”来解决。杨团建议,“以房养老”涉及房地产、金融、保险、社保及管理多个领域,目前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这一业务模式的成熟、完善,既需要各地的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也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系统、细致的制度设计。“以房养老”政策实施前应该充分调研。

据悉,明年一季度将由保监会牵头出台具体政策。(综合)

名词解释

以房养老:就是老人把已经付清贷款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数据统计和精算,综合考虑房主的年龄、预期寿命、房产若干年后的价值等因素,定期发给房主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房主去世后,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款,其部分归金融机构。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