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苏州曾想建一条苏杭铁路

城市商报2011/11/15 07:36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苏州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100多年前兴建沪宁铁路时,日本人曾想让这条铁路绕道苏州城南,以便让位于青旸地的日本租界兴旺起来。但中国人一致反对,沪宁铁路最终走了城北,日本人的如意算盘也就此落空。

然而,最近浮出水面的一张百年地图证实:苏州清末规划有一条苏杭铁路。传说中走城南的铁路,指的可能不是沪宁铁路,而是规划中的苏杭铁路。

日本人

如意算盘落了空

苏州文史专家徐刚毅介绍,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1895年4月17日(清朝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在日本马关签定了《马关条约》,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除规定清政府赔偿大量银两外,还规定开放苏州等城市为日本的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输入各种机器……

此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官珍田舍己来到苏州,声称奉日本内阁指示,要繁华的阊门地区作为日本租界区。后经晚清外交家黄遵宪周旋,珍田舍己只好让步,最终把日本租界选在了盘门外青旸地。当时盘门已经十分冷落,青旸地离盘门又有一段路,而且有许多乱坟岗,在当时是十分偏僻的。

这样的地方要兴旺,当然要靠发展交通。于是,苏州出现了这样一个传说:当时清政府开始谋划兴建沪宁铁路,于是日本人企图让沪宁铁路绕道苏州城南,从租界旁经过,并在租界附近设置车站。然而,上下特别是苏州的老百姓,一致反对日本人的这个阴谋,最后迫使当局改变了主意,让沪宁铁路从苏州城北经过,结果日本人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到抗战后期青旸地租界归还中国前夕,这里还是住户寥寥,许多地块还荒着。

徐刚毅介绍,沪宁铁路改走苏州城北、日本人如意算盘落空这一传说,尽管没被收入地方志书,但早已成为一种主流说法。

延伸阅读:

“十一”黄金周 铁路增开临客14对

铁路运行图调整降速又降价 票价下调5%左右

铁路降速调图公布 各地列车开行状况有调整


 

城南城北

都有一条铁路

不过,最近露脸的一张清末地图,却动摇了这一传说。这张地图来自1911年成书的英文版 《姑苏景志》,名为《姑苏城图》。地图上苏州城南、城北都有一条铁路:城南的铁路从青旸地租界南侧经过,向东到运河边后折向南面,朝杭州方向而去;向西在盘门外折向西北。其中盘门外设有“铁路码头”。文字显示,这条铁路的名称叫“苏杭铁路”。

城北的铁路一头朝上海,另一头朝南京。线路旁的文字表明,这条铁路叫“上海苏州南京铁路”,与后来的沪宁铁路是一回事,只是线位有所不同。城南城北的这两条铁路,在阊门和留园之间交汇,交汇的地方设有“铁路总码头”。

《姑苏景志》的收藏者陈佳鸿是位从业多年的旧书摊贩。他介绍,这本书是从上海一位朋友那里得来的,从版式和用纸、老化程度看是清朝末年的。

误把苏杭铁路当沪宁?

而 《胡雪岩与南浔丝商十二家族》一文披露,有一个叫周庆云的人,1905年曾投资兴建苏杭铁路,反对向英借款,出卖路权。由此证明,历史上确实有建设苏杭铁路的打算。

徐刚毅介绍,《姑苏城图》 上所标的苏杭铁路虽然没有变成现实,但到上个世纪30年代,当局还是建造了一条苏嘉铁路(1945年被日寇拆毁),把苏州—杭州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因此,这条苏嘉铁路其实就是苏杭铁路的一部分,它的线位绕开了青旸地租界,而是从苏州城东经过,“这样的线位,确实让日本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至于“沪宁铁路要走城南、最终被民众否定”的说法,徐刚毅推测,很可能是人们把苏杭铁路当成了沪宁铁路。

徐刚毅说,之所以如此判断,主要有两条理由。一条是,沪宁铁路绕道苏州城南不但兜远路,而且城南向东地势低洼,都是茭白田、荷花地,建设难度大大增加,根本犯不着,也不现实。

另一条理由是,苏州城南要建苏杭铁路的说法,知道的人很少,连《苏州市志》也没有记载,“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说起反对铁路走苏州城南,人们自然就只想到沪宁铁路了”。

不过徐刚毅也表示,以上只是他的初步判断,能找到其他资料进一步佐证,来彻底弄清这段历史。

延伸阅读:

“十一”黄金周 铁路增开临客14对

铁路运行图调整降速又降价 票价下调5%左右

铁路降速调图公布 各地列车开行状况有调整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