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万科 你凭什么可以成老大?

苏州房天下2009/12/21 16:24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不知不觉,前些日刚买回来的冬酿酒已经喝至瓶底,两杯下肚,桂花余味,萦绕心房。听苏州本人说:在苏州,冬至夜大如年。在苏州缤纷多姿的节令习俗中,冬至夜是一个吴地特色的节令。只是对于苏城的商家与媒体而言,圣诞节似乎远比冬至来得更为惹人关注。

诚然,什么样的事件只要与“炒作”二字联系起来,似乎就已经成功一半,难怪有人说:无炒作不品牌。就以当下苏州某网站正在如火如荼举行的“网络人气榜”来说,部分众人“嗤之以鼻”的房企与楼盘,居然还一跃升至前三名的宝座,而诸如一些名声在外的品牌房企与楼盘项目居然难觅踪影。细细想来,实为可笑。就如同老子所言:无所不为,有所不为。也许,对于品牌房企而言,这些表面的浮华早已置之身外;而对于初出茅庐的部分房企而言,则不然。

其实谈及在苏的品牌房企,还真是不少。且不说扎根苏州发展的建屋与吴中,就连万科、中海、仁恒、保利也均均在此扎营驻寨。当然,在不少业内人看来,中海早已不是前几年内敛而低调的中海,今日的中海,张扬中早已开始透露出一种气度。而每每谈及万科房产,均会发生一幕有意思的现象:作为性房企的龙头老大,虽然被其它房企标榜为学习的对象,但是,能够成功模仿者并不多。相比于人们心目中想象的只对“利润”、“经济效益”敏感的冷血的赚钱机器,万科似乎更像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充满良知和温暖的慈祥老人了。

在苏州房企中,人们常会这么说:如果您想做出好的房产设计,不妨去看看万科做的设计;如果你想写出好的市场效应的宣传稿件,你不妨多看看万科人写的文章;如果你想占有更多、更大的市场蛋糕,你不妨去万科那学习学习他们的营销策略。在外人看来,万科的成功似乎充满了神秘。大家不禁要问这样的问题:我国共有五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竞争十分激烈,万科是如何做到脱颖而出的? 为什么同样地段、同样质量的情况下,万科开发的楼盘比别的楼盘均价高出1000多元/㎡,却依然供不应求?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中只有万科拥有了自己企业的形象代言人--王石?为什么万科能够连续四年被评为“尊敬的企业”?


以拿地为例,当几乎所有的房企在2009年的“土拍市场”为了一块地抢得差点动起干戈时,万科冷静而又沉着。当几乎所有的房企继续沉醉于高房价带来的高时,万科领先开始轮房价的下降潮流。当人们当津津乐道于精装住宅带来的便利时,万科老总王石却坦言:眼下房子太好卖了,根本不用精装修。

如果说一些知名的房企正在进入一个比较良性的市场发展周期,那么,在笔者看来,经历了25年的市场风云变幻后,万科倒是显得有些少年老成,如果非得用一个词去形容,那就是----成熟!对,没错,万科的身上有着其他房企难以企及的成熟。当一些房企正在邯郸学步时,万科早已自成一体。

有人说:万科以专业化打造行业品牌其实是一个明智之举。地产缺乏行业的领跑者,万科以专业化的定位则正好满足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集中了所有资源。再次,万科低价买地,高价做房,万科以专业的态度弥补了地理位置的相对劣势。 王石,这位被叶茂中称之为被逼成的“圣人”,他人这样表述:“他有愿望把万科做成长久伟大的品牌,当然也不可否认其中包含有作秀成分,但如果换作潘石屹就纯粹是作秀了。”

其实,在中国,我们不希望看到只有一个 ,只有一个万科。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而品牌的生命延续可以是无限的。想必大家都还记得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名言:即使可口可乐公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借可口可乐的品牌,第二天依然可以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帝国。由此可见,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多么举足轻重的意义。

万科公司凭借着多年的勇气、毅力与远见,持之以恒的打造自己的品牌,赢得了广泛的品牌忠诚度和美誉度。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万科品牌的传奇必将在房地产界和整个世界续写。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