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是市场规律 成交价同比涨超23%

中国青年网2013/10/10 15:2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步入2013年以来,市场继续延续2012年年底的高涨趋势,一二线城市市场全面复苏,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重点城市房价普涨、土地市场量价齐升。

有媒体报道,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的楼市量价纷纷上扬,初步统计,一线城市的成交价同比平均上涨超2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近日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房价的涨幅最终取决于供求关系,符合市场规律,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越高,房价涨幅必然越大。

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比二三线城市更大

赵秀池在采访中称,在目前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一线城市房价的涨幅还是高于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的吸引力比较大,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落,要看增量人口的数量,城市发展潜力和经济发展速度对人口的吸引力,而关键则在于城市的优质资源如何布局。

就北京而言,情况比较特殊。北京是的首都,具有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商业中心、旅游中心、交通中心等众多职能。赵秀池称,北京的优质资源非常多,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即使是城市化的后期了,对人口的吸引依然非常大,房价的涨幅也会高于其他一线城市。

空置率无标准根源在贫富悬殊

商品房空置率是衡量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标准,5%是保障供求平衡的自然空置率,5%到10%的空置率是合理的,超过10%就是空置危险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施行限购政策之前,一些“房叔”、“房姐”抓住了所谓的“投资”机会,这种投资过多就会造成房价泡沫。目前我们国家并没有对于房屋空置率的统计数据。

赵秀池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各省情况都不同,想统计出空置率有一定难度,虽然空置率是确实存在的,但是根源还是在于收入分配不平均,贫富悬殊太大,这也是房地产发展不健康的另一个表现。


 

温州商品房“断供”不会影响到

据媒体报道,8月以来,温州市场不断被爆出一定数量的断供商品房。有数据显示在8000套到10000套左右,也有声音透露达到15000套。许多此前爆炒到高位的房价已“腰斩”。当温州人发现手中房子市值还抵不上所欠银行的债务,断供就是不得已的选择。

赵秀池在采访中表示,温州市断供的商品房主要来源于投资客的因素,因此赵秀池建议对于热点城市、一线城市,还是要限制投资和投机性需求。而且断供的商品房也属于施行“限购”政策之前遗留下来的问题。

赵秀池认为,“断供”必然影响到金融的运营,但温州的房价不会影响到北京,范围也不会扩大到。因为不同城市和不同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房价的涨幅视不同城市的人口吸引力等因素而定。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赵秀池强调,市场经济不能太多借助行政手段解决问题,目前最主要的是要摸清当地情况,调查到具体数据,然后因地制宜,找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


上海二手房市场持续回暖 跳价惜售现象又抬头 东方早报

根据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监控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10月1日-7日),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为9.44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1.9%,为2011年初调控以来的同期点。黄金周期间,由于交易中心停止登记的原因,因此成交量往往处于相对低位,今年也不例外,今年黄金周的日均成交为1.35万平方米,并且成交集中于与4-7日,与此前9月4.73万平方米的日均成交量相去甚远。从项目成交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交易中心暂停登记的影响,黄金周除了排名首位宝龙城和次席的中环国际公寓分别售出101套和50套房源,其余项目的成交量均不超过30套。

不过黄金周对于楼市的促进作用可能会在长假结束后有明显的体现,如去年国庆黄金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仅为7.74万平方米,但此后一周(2012年10月8日-14日),成交量则达到了25.32万平方米的高位水平。在今年国庆长假前的9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量达到141.78万平方米,不仅为近四年同期的水平,并且与楼市火爆的2009年9月142.95万平方米的成交量几乎持平,在这种市场大势的影响下,今年黄金周后的成交量很可能更甚于去年。

二手市场方面,从德佑地产各门店反映的情况来看,国庆长假的成交带看量、上门客数量并不突出,与9月的节假日基本相仿。9月全市二手房成交量突破了2.8万套大关,德佑地产古北店经理张健表示,由于9月市场已经有了相当高的热度,因此十一黄金周市场想要继续升温存在一定的瓶颈,另一方面,长假期间许多客户和房东的出游也影响了带看。

对于国庆长假期间的楼市重头戏,十一房展会,德佑地产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目前房展会的品牌宣传作用越来越强化,虽然今年房展会达成成交意向数量较大,但仍然难以改变这种趋势。而由于购房者入市意愿较强,楼市热度居高不下,开发商打折促销的力度进一步减小。


 

号称"捂盘"实为无人买 沪上215个项目1年成交低于5套 东方早报

一直以来,“捂盘”都被视为房地产行业内一种营销手段。然而,在市场中实际上存在着一大批以“捂盘”为幌子的卖不掉楼盘。日前,东方早报联合业内针对上海在售楼盘进行了整体盘点,发现在近一年内成交量低于10套的项目就达到281个之多,刨去其中原本就去化缓慢的地标类豪宅和惜售类尾盘项目,仍有近百个在售项目长时期处于滞销状态,业内人士指出,产品定位偏差、周边高品质项目云集、价格虚高是迫使项目滞销的三大因素。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