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调控下非房企急速撤离楼市 并购潮愈演愈烈

信息时报2010/12/07 10:02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今年,在一系列调控政策重击下,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的新闻最近频频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11月份以来,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案例就有7宗,涉及资金超过30亿元,獐子岛、厦门信达、合肥百货、酒鬼酒、通城控股等公司都在此列。

业内专家认为,在调控政策重压及融资渠道被封杀的情况下,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务或使房企并购潮愈演愈烈。

现状

撤离楼市涉及资金超30亿

近期,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开始撤离楼市,尤其是11月份以来,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案例就有7宗,涉及资金超过30亿。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1月2日,通程控股将持有的全资子公司通程金洲10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新阳光铝业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6614万元;11月16日,酒鬼酒将持有的湖南利新源75%的股权转让给成都新合能公司,转让价格1499.2万元;11月17日,獐子岛表示,以1.24亿元的股权转让价,拟将持有的大连獐子岛耕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大股东投资发展中心,并全面退出房地产行业。此外,9月29日就已分别公开挂牌出售公司以及子公司地产业务的合肥百货,遭遇无人接盘的局面之后,不得不二次打包于11月推向市场,以1.98亿元的底价出让。

房产专家谢逸枫透露,由于受到楼市政策调控的影响,4月以来就有金种子酒、东方宾馆、江苏吴中、华东医药、海利得、重庆路桥、爱建股份、ST珠峰、太原刚玉、獐子岛、珠海港、合肥百货、酒鬼酒、厦门信达、亨通光电、通程控股、新希望、江淮动力、广汇股份、南通科技、佛塑股份、陕国投、*ST筑信、星湖科技、广东明珠25家公司陆续公布了剥离相关地产业务的公告。据《每日经济新闻》初步估算,已正式公告转让旗下地产资产的上市公司,涉及转让资金超过30亿元。

经纬行研究中心朱欣苑认为,各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逆势环境中的通常做法,即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在当前的调控政策重压下,非地产主业公司剥离地产业务亦属正常,因为当前环境下项目成功运营的难度增大,学习的成本会较高。


探因

调控重压融资难成主因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转行做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不下40家,而在2009年这一趋势更是到了顶峰。当年有包括高金食品、宏达股份、杭萧钢构、西安饮食、小商品城等纷纷涉足地产业务。一时间,楼市因众多非地产主业公司的加入而变得热闹非凡。那么,昔日人人争抢的“皇帝女”,为何今日变成非房企的“卖剩蔗”?

谢逸枫分析,目前,大大小小房地产企业超过8万家,在一系列政策调控重压下,非主业房企在利润急剧下滑的态势下,被迫急速离开楼市,规避风险。因此,经不起政策调控考验的非主业房企,退出房地产业也是一种必然。

据了解,限购令等行政手段的出台,以及众多调控政策的累加,导致一手房销售速度减缓,房企资金链开始出现紧张迹象。在融资渠道被封杀的情况下,“非房企”上市公司面临着资金大缺口的现象,甚至被迫抛地或是转让地块。再加上证监会不再审批任何房地产的再融资申请,进一步恶化非房企上市公司资金链。

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国家多番调控楼市,加息(专题)再次启动,10天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近期更是传出年底不少银行停止放贷的消息,金融信贷再次收紧的信号让市场风声鹤唳,令那些原本做水产的、酿酒的及搞科技等非房企陆续撤离房地产市场,回归主业。

谢逸枫分析,“一方面,国务院对房地产政策调控趋势不变,同时货币政策的收紧和对房地产的挤压,使部分非房企上市公司对参与楼市开发丧失信心。”另一方面,受到融资渠道堵塞和未来楼市或进入调控常态影响,非房企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也是为减少整体公司资金紧张的“包袱”,以防资金运作出现破裂的风险。

 

 

相关链接:

首府影响力事件榜“万达开业”抢占榜首

呼和浩特市企业信用档案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解析:物价稳则民心稳经济稳

监管层促尽快清理地产业务 中央房企遭禁贷

土地市场供求趋热 知名房企争拍热门地块

公租房资金饥渴 融资模式挑战地方政府

万科已着手搭建“后千亿”发展平台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