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两会透露楼市调控 北京副市长:市区房价肯定要下降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4/03/06 10:0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来源:京华时报)近日,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昨天,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三地协同发展交通仍是核心

京华时报:近年来,各界一直盼望京津冀协调发展能得到中央层面的统一部署,目前有什么进展?

李士祥:这次总书记讲,京津冀要放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来考虑这个事,我们耳目一新、打开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就要看怎么理解首都功能,首都功能不是北京功能,是国家功能。

京华时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李士祥:核心的问题还是交通问题。像城铁,北京到天津半个就解决了,有的住在北京郊区进来都不可能这么快。

京华时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案进展如何?

李士祥:我们正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功能的规划,三地要统筹研究;第二是交通问题;第三个是环境治理。国家发改委也正在研究这个规划,并已征求了若干次意见了,很快就要出台。然后,就是要落实总书记要求,找到三地结合点,这不是原来层面的转移和纾解,而是构成京津冀甚至是环渤海范围的大布局。

北京房价回归合理应有信心

京华时报:就京津冀而言,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空气污染问题,协同发展的规划中,有何具体举措?

李士祥:首先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比如调煤。到2017年,北京要把现在2300万吨燃煤再压减1300万吨。第二,要控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很多人有车但可以不开车。还有,是工业调整,有一些要转产,要转走,有一些要通过技术改造,减少直排和污染。

京华时报:非首都核心功能要纾解,都会涉及哪些领域?

李士祥:这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比如批发市场、物流。过去,这些产业起到了供给、就业、促进税收的作用,但现在人口聚集、交通拥堵,他们自己也觉得不方便了,成本高了。像这些都可以按照首都经济圈的思维,把基础环境创造好,让企业选择,我们反对单纯行政思维,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

京华时报:有消息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北京的房价会下跌,周边的房价会涨起来,您怎么看?

李士祥:北京市区的房价肯定要下降,一是我们的供应量加大了,特别是保障性住房。二是我们的房地产结构发生变化,房价肯定要下来。

河北、燕郊房价是不是会上升?这个也没有普遍性的结论。比如将来北京有些功能纾解出去了,就没有必要在那儿买房了,功能纾解出去了,就可以在河北住,在河北上班了。整体来说,随着政府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房价会回到一个合理的理性空间,应该是有这个信心的。

保障房市场化今年或将见效

京华时报: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北京将怎么落实深化改革?

李士祥:按照三中全会精神,北京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也通过市委四次全会讨论出台了改革的决定,重点来说,是转变政府职能,比如说,最显著的是基本建设的投资,原来是审批需要300个工作日,现在是109个。第二,我们也正在研究便民的审批流程,审批的项目所有都要公示,要做出承诺,接受监督,有一些还可以网上审批。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国有企业改革。还要解决品牌问题,北京生产型服务业发展还是好的,但生活型服务业品牌还不够。北京需求是多样的,多层次的,有高端、中端、低端的,怎样提高生活型服务业的品质,是我们下一步改革方向。一些品牌,需要通过改革来培育。

还有就是调整投融资体制,目前,市场的活力还没有被完全激发起来。比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地铁、包括保障性住房,完全都可以社会资本进入,政府把标准设计好就可以了,要加强监管。

京华时报:您提到的这些领域都可以实现市场化?什么时候出台?

李士祥:都可以市场化,已经在制定细则了,预计今年就会见到效果。


 

(来源:华夏时报)在记者们的“穷追猛打”之下,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吐出了“双向调控”四个字。这四个字犹如一个谜面,迅速引发了人们的各种解读。

两天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做出了回答。“总理在报告中提到的增加中小户型、共有产权住房供应和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就是供求双向调控。”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这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至于报告中首次提到的分类调控,他认为就是依据城市规模、供求状况,分别施以区别化的政策。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一届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上很少动用行政手段,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平衡供需的关系,此次的报告也沿袭了这一思路,因而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好评。

首提分类调控

这次报告中首次提出分类调控,可谓正当其时。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单边上涨之后,眼下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正悄然的发生分化。

自从年初杭州的两处楼盘宣布降价以来,楼市拐点说就开始流行开来,甚至有人预测中国楼市即将崩盘,这一论点遭到了业内人士和专家的一致痛批。

人大代表、广州越秀集团董事长张招兴表示,杭州、广州等地出现的楼市降价现象,应是个别企业的市场行为。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也对媒体表示,杭州楼盘价格作一些调整,有利于整个楼市的健康发展,所谓的“房地产崩盘”危言耸听。

不过,黄其森自己也承认,中国楼市未来可能会出现分化,分化会发生在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之间,甚至会发生在一二线城市的各个区域之间。

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外部监事梅兴保去年参加了政协经济委员会房地产专题调研。通过调研,他发现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热态”,发达地区的三四线城市问题也不大,而热门城市的远郊县和中西部某些三四线城市确实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表明,在70个大中城市中,2013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上涨幅度都超过了20%,南京、厦门、徐州、桂林等20多个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也高于10%,而中西部地区的三四线城市的涨势相对平缓。

“一线城市热度不减,三四线城市楼市趋冷,而二线城市中也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专家表示,以前的调控基本上是一刀切,按一个口径来执行,但在今年楼市出现分化的情况下,应该会按不同的城市进行不同的调控。他认为,一线城市仍然执行较为严格的政策,像温州、鄂尔多斯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可能会出现政策的松动。而二线城市中,也可能会根据各自发展的冷热度,给予城市一定的自主调控权,进行适度的微调。

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近日表示,中国现在面临的房地产形势是严重的分化,在分化的状况下必须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根据病因制定适用于各地的措施,因城而异。

去行政化

此次报告中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内容大约有280多个字,其中230个字都是关于保障房建设的,这足以说明本届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重视。而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增加住房供给平衡供需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莱坊国际研究及咨询部董事杨悦晨注意到,本次报告中并没有过多涉及行政调控方面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目前的政策可能会逐渐过渡到以依靠市场化手段为主。”他表示,虽然还不清楚政府会用什么样的市场化方式来调控,但政府会逐步减少对房地产的行政干预度是毫无疑问的。“房价不是通过行政策手段打压就可以打压下去的。政府可以从减少贷币的供应量、增加保障房需求的角度进行调节,化解房价快速上涨的因素。”中欧陆家嘴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对本报记者表示。

“一些城市都‘过剩’了,就无需调控,市场这只手还是在起作用。”黄其森认为目前的中国房地产总体仍处于比较健康的局面,不需要出台新的调控政策。

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走得更远”,他不仅不希望出台新的调控政策,还希望能弱化现有的政策。他对媒体表示,其今年提案的主题是希望尽快将房地产纳入市场轨道,首先是“限购令”要尽快的退出。黄文仔认为,控制房价不需要限购,只要用金融调控就可以。

暴跌不可能

今年以来,金融调控的力度确实有所加强。银监会在2014年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今年银行业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严控房地产贷款的风险。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各银行的贷款确实收得较紧,这是因为银行吸储成本增加,银行也较缺钱。由于担心因房价下跌而对银行资产造成损失,因此银行放慢了对开发商的放贷节奏。杨悦晨也告诉本报记者,以前个人房屋买卖只要个人获得产权证,银行的贷款就会发下来;但现在的情况是即使拿到产权证,可能也要等到两三个月后才能拿到贷款。银行放款的放缓,增加了交易的成本,这对开发商也不是很有利。

不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房价不太可能暴跌。有专家预测,今年楼市会经历一些价格上的调整,但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可能还会保持向上的态势。“上半年一些二线和三线城市供应量较大的区域可能会进行价格的调整,下半年的房价有望趋稳。”他说。

张招兴表示,楼市的发展与城镇化、老龄化等社会进程相关联,随着大量外地人口城镇化的逐步完成,以及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楼市的需求就会逐步的降低,这一过程仍有10年左右的发展空间。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