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学校生源增多调剂"一表生" 家长卖房变无房户

钱江晚报2013/07/01 06:5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听说学校已经定好了批的名单,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我们小孩?”

“这两天就像过了两年,好漫长啊,晚上也睡不好觉,担心孩子被调剂掉!”

杭城公办小学报名已经过去一周了,但很多家长心里都没踏实过:今年小学入学,不断有信息传出来,部分热点公办小学学区生爆棚,远远超过了招生数,“一表生”或许也要被调剂。

这个信息,同样让明年才上小学的小朋友家长心神不安,担心自己所在的校区,会不会从热点公办小学的学区内划出去,担心以后即使在热点公办小学旁买了房子,也要被调剂.

多所公办小学校长对记者说,今年“一表生”肯定要被调剂啦!“一表生”超太多,学校无法全部容纳。

记者了解到,杭城热点公办小学的录取工作,不会是一次性的,应该是分批的,批名单,肯定是符合入学条件的。

批家长

7月10日前能拿到通知书

批名单,有些学校会在7月5日前公布,有些迟一些,但都会在7月10日前公布,那时家长就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公办小学的整个招生工作,基本上会在7月30日之前结束。

在这批学生被录取后,“一表生”怎么调剂,就在这个时间段决定。

对一些热点公办小学来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即使在该学校报了名,多数要被调剂;“一表生”满出来的学校,一些排名靠后的家长,会接到学校电话,沟通孩子调剂的事情。最后,调剂的名单,孩子调剂到周边哪所小学,是各区教育部门决定的。

明年孩子读小学的家长,看到学区内的小学“一表生”爆棚,会担心学区是否会调整。记者打听了一下,调整学区事关千家万户,特别是热点公办小学,学区被划出去基本上是不会实行的。

热点公办小学辖区内派出所民警提醒,家长如果要搬家迁户,尽量要提前,而不是赶在孩子上学前的一年内才去做这件事。“上热门小学,迁户时间早,排队就能靠前!”

2013年迁户的孩子

或将被调剂

这几天,愁的不仅仅是家长,校长也犯愁啊:这么多孩子,该怎么解决?

城西一位校长说,学校今年已经扩班了,从5个班扩到6个班,每个班招生人数,从原计划的38人,扩到40人,再扩到45人,现在打算扩到50人啦。校长苦笑道:“50人一个班,也解决不了所有的孩子,难道要让我扩到60人一个班吗?”

这位校长的案头,有一份学生报名的材料,她勾了几个孩子的名字,然后给家长打去电话,说今年要读书的孩子太多了,你们孩子有可能要被调剂,调剂去的学校就在边上,学校也挺好,你能不能考虑一下?校长说:“白天打过去,有些家长说,我们考虑一下,有的说,行啊。到了晚上,家长电话就回过来了,说不想被调剂。”

校长说,“家长也不容易,花好几百万在这边买个房,我们也很理解,但心有余力不足。”

目前,学校“一表生”还有300多,学校也尽力挖掘潜力了,比如把演播厅和舞蹈室合二为一,把舞蹈室和隔壁的办公室打通,隔出两间教室。校长开玩笑地说,要把所有孩子招进来,除非我在操场上搭帐篷上课。

这位校长表示,今年肯定有“一表生”被调剂到周边的小学。“2012年迁户进来的孩子,我们会尽量解决,但2013年迁户进来的,就不能保证了。”

“一表生”也排队

有家长干脆卖房变无房户

在杭城另一所热点公办小学,负责招生的陈老师,正在整理报名学生的材料,根据每个孩子的材料,给他们排个队。

记者看到,陈老师在每个装有孩子材料的袋子上,写上“1-1”、“1-2”、“2-1”等数字,这些数字很重要,可能决定哪个孩子能进来,哪个孩子被调剂。

陈老师向记者解释,“1”表明是“一表生”,后面的数字是类别,“1-1”肯定能进来读;“2-1”是那些户口在祖辈家中,孩子父母没有房产的,也等同于“一表生”的一类。

陈老师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材料,是一位家长刚刚送来的。这是一份房产过户的材料,爷爷把房子过户给了儿子,这样孙子变成了“一表生”的一类,肯定能进这所学校读书了。陈老师说,这两天送材料的家长有不少,甚至有家长把房子卖了,变成无房户,等同于“一表生”一类。

陈老师说,现在热点公办小学的学区生,越来越多了,怎么给“一表生”的孩子排队,每所学校可能不一样,“但迁户时间以后会越来越重要!”


 

450万买了

学校还不能给准信

王先生这两天在桂林出差,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中女儿读书的事。

“才一个星期呀,我愁得长白发了!”王先生愁的是,女儿今年读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学校还不能给准信,他甚至听说了,自己的这种情况,有可能被调剂。

“这两天,我老婆天天往学校跑,老师都烦她了,说你这样天天跑也没用,能不能进来读书,学校现在也不知道,要等所有的学生排了队,才能知道。”王先生说,这种等待,简直就是煎熬!

王先生在杭城某热点公办小学买了,是去年9月买的,房子有160多平米,花了450万元。

“原来以为,这个学校相对于另一所公办小学来说,没那么热,我们是学区生,读书肯定没问题。想不到那天去报名,竟然来了这么多孩子。”

王先生报名的小学,今年招6个班240人,派出所拉出有户籍的孩子名单,竟然有近500人。僧多粥少,“一表生”要被调剂的消息,在报名现场就传得沸沸扬扬。后来听说学校“一表生”都进不来,走掉了一批人,但“一表生”的人数,还是超过350多人。

“蛮以为很牢靠的事,现在充满变数,能不能在这所学校读,我都不知道啊!”回想当初买房的经历,王先生很是感慨。

王先生原来在朝晖那边有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房子边上有所小学,看上去很不错,细心的王先生打听了一下,发现这所学校这两年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越来越多。“听说今年要超过一半了,我就想着,为孩子找一所好一点的小学。”

去年,王先生夫妻俩到处看房子,都是热点公办小学的。“很难买,房价比市场上的要贵很多,只涨不跌的。”王先生本来想在杭城一所很知名的小学边上买房,但都是老房子,居住不舒适,新一点的房子,贵得要死,三四万一平方米。

他们退而求其次,在现在的小区买了房,今年上半年装修,下半年女儿上学前入住。“没想到装修惹了祸,学校说老师去家访了,家里没人在,老师去了好几次。按照学校的规定,有房子没人住,排队很靠后啊。”在报名现场,王先生很激动,对老师说,我现在马上住进去,行不行?


有的热点公办小学学区户籍孩子三年翻番

明年金猪宝宝奥运宝宝学龄儿童不会比今年少

这两年的趋势是,热点公办小学学区生越来越多。

杭州文一街小学学区户籍孩子,前年260人,去年300人,今年达到近500人,三年翻一番。当地派出所负责人说,最近一年,迁户文一街小学学区的户籍增加最快。

城西一位公办小学校长预测,明年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不会比今年少。“金猪宝宝和奥运宝宝扎堆,人数肯定多呀,加上现在买房入户的孩子越来越多,明年压力肯定不小。”

热点公办小学学区生为啥这么多?记者分析了一下,可能跟两个因素有关:“零择校”和新杭州人的大量产生。

据了解,今年杭城六年级毕业生是2.3万人,而今年一年级新生比去年增加4000多人,达到3.3万人。新增的人数中,有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在杭城享受“同城待遇”,在公办小学内的比例水涨船高:2004年在杭城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万人左右,占老城区学生总数的25%。前几年,杭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占的比例是39%,2011年达到了41%,个别城区,这个数字在多年前就已经超过了50%。

记者采访了杭城两所公办小学,都是小班化实验学校,一所小学的外地生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半;另一所小学的外地生人数,达到了60%以上。公办小学外地生比例增加,将导致原来居住在这些学校边上的杭州户籍孩子,纷纷前往热点公办小学买。

买房入户政策,导致外地人口激增。在杭城某知名公办小学,一位副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的学区有6000户居民,这两年有很多外地人在这里买房子。“这些孩子来报名,我们不能不收啊,因为他们是符合入学条件的。”

这位副校长说,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一表生”被调剂会发生在更多的学校。

去年实行的“零择校”,加速了杭城热点公办小学热卖。以前读小学,家长可以择校,不需要买;现在不行了,要读好学校,一定是要学区生。

据一份房产信息显示,在杭城其他房产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热点的房价,10%。在公办小学报名前的三个月,热点几乎一房难求。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