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我市将新添47个市级“非遗”名录

湖州晚报2015/08/10 09:1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近日,记者从市文化部门获悉,我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社会公示结束,南浔区滚龙灯舞、吴兴区手工泥塑等47个项目榜上有名。项目涉及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个类别。

“这次有47个‘非遗’项目入选,为历年来入选项目多的一次,这说明近年来我市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日益重视,‘非遗’资源丰富多彩。”市文广新局文艺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我市拥有非遗项目10项,浙江省级非遗名录43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218项。

长兴百叶龙、安吉竹叶龙……我市龙舞技艺精彩纷呈,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市“龙舞大家族”又新添了“上泗安青龙”、“金鹅老龙”、“晓云绣花龙”等。

在长兴县泗安镇上泗安村流传着一种汉族传统舞蹈——舞青龙。据泗安镇志记载,这“上泗安青龙”起源于清道光年间,于太平天国期间中断,后又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恢复。

“在我们泗安,每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节那天,上泗安青龙是必定会从上泗安门舞出来的,老百姓会出来看舞龙、放鞭炮,祈祷风调雨顺。 ”泗安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汪云霞向笔者介绍,“上泗安青龙”龙躯长30米,舞动时如蛟龙腾空。此外,青龙的道具制作也是极有讲究的,由民间手绘而成。

“近年来,我市以‘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原则,积极推动非遗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使的“非遗”成为“常青树”,创新实施了“南太湖文化小传人”等多个非遗传承项目。同时,推进“湖剧振兴计划”,以衣裳街古戏台(湖剧传习所)为展示展演平台,抓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