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中国"农二代"婚俗新变化:"婚房"必须要楼房

中国网2014/02/07 11:52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近日春节回内蒙古赤峰给长辈拜年时发现,老家三分之二的农民进城当新市民,“农二代”的婚房也必须要楼房才能顺利嫁娶。

谈起家乡巨变,今年68岁的王大妈对记者说,现在的生活可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了。王大妈一家是2008年从农村搬进城里的新市民,儿子是开发商,这几年赚了些钱,在城里为王大妈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两居室。

(上图)魏大妈在农村的房子,现在免费让村里的人住着,也顺便给她看房。

(下图)魏大妈在城市里买新房的社区,她孙子的婚房也在这个社区。

“住楼房就是好啊!不冷也不热,做饭有煤气灶,不像在农村那样,做顿饭烟熏火燎的了,可享福了。”王大妈笑着说。

像王大妈这样的从农村搬进城里的新市民有很多。据记者了解,村子里三分之二有条件的农民都进城当新市民了。据悉,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预计到2030年,中国3.9亿农民需要进城当新市民。

谈起家庭收入,近70岁的新市民魏大妈滔滔不绝地给记者讲起了她家50年来收入的巨大变化。魏大妈说,70年代,她家6口人,以种地为生,一年的收入累死累活才300多元。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一年的收入有5000多元了。90年代,家中分工,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家种地,年收入就大大提高了,有1万多元了,也成为当时村中的“万元户”。2000年以后到2013年,这10多年家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收入有5万到十几万不等了。

但是,一提到不断暴涨的房价,魏大妈就高兴不起来了。魏大妈说,这几年收入的确增加了,但涨幅也涨不过房价,家里挣点钱都给孙子买房用了。

城镇化也推动农村“农二代”婚俗出现新变化:“婚房”必须要楼房。

去年刚在城里为即将结婚的儿子花了45万买了一套房子的李女士说,现在农村孩子结婚的“婚房”都要楼房了,男孩子没楼房娶不上媳妇。

今年48岁的张先生赞同李女士的说法。张先生有2个儿子,大儿子27岁,小儿子23岁,都到了结婚年龄。2011年,张先生东挪西借凑了36万,为大儿子买了一套80多平米的“婚房”。今年,他又花了50万给小儿子在城里买了套“婚房”。为2个儿子购置“婚房”,张先生欠下了40多万元的外债。谈起这些,张先生一脸愁容。

近年来,赤峰的房价一路飙升。据了解,2000年前后,城区房价才900多元一平米。2007年,房价涨到3000多元一平米。2010年房价涨到4000多一平米。2013年房价5000元左右。2014年,地段不好的房价涨到6000元一平米,好地段已经涨到9000元一平米。

40岁的王女士说,一年挣的钱还不如房价涨的多呢。王女士是个保险业务员,2013年,她一年的年收入是6万元,还不如她给儿子买的婚房涨幅高呢。2013年10月底,她为儿子花52万元买的一套婚房如今已经涨到65万了。


 

自2005年开始频频的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到如今执行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都明显指向楼市的去投资化,但是这一切却难以撼动国人投资不动产的热情和执着。2014年房产投资又会走向何方?还适合继续出手吗?

据中房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的数据,至2013年12月,100个城市住宅均价与2012年12月相比上涨11.51%,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17.56%。经历了2013年楼价的一路狂飙之后,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等都出现了涨幅放缓,市场是否支持房价2014年继续走高是个未知数,面临楼价的调整风险,市场上各种理财产品、投资渠道增多,看来今年的房产投资市场也将进一步出现分化。

可以说,近几年投资房地产成了国人致富的,以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计算,只要在市中心拥有两套住房,资产就会接近或超过千万元。据《2013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四种类型的千万富豪中,炒房者就占有一席,炒房者指的是主要的投资房地产并拥有数套房产的人,他们占千万富豪的15%,大约有16万人,比2012年增加1万。而房地产仍是中国富豪的投资选择,占比高达64%。千万级富豪中,50%资产为投资性房产;亿万级富豪中,投资性房产占资产总额的66%。富豪投资房产的比例之高,也显示出如今房地产投资门槛已经相当高的现实。

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已逝的大背景下,依靠房地产继续致富已不像以往那样轻松。虽然房地产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品种,但现在投资房地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少值得投资的物业因被限购难以购买,而投资不限购的商业地产不仅风险大还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眼光。目前,在广州中心区购买一套两房单位至少要投入两百万左右的成本,这样的高门槛必然使得一些资金不雄厚的小投资者离场,而且在现阶段交易税费高且交易限制多的情况下,短线炒房已经很难获利,“短炒客”已经不合时宜,中长期投资将是大势所趋,这对资金的占用要求也更高。

房产投资门槛渐高,获利难度增加的同时,市场上的投资渠道、产品却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商品房、写字楼、黄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对象,由于货币政策偏紧,不少银行推出年化率5%~6%甚至更高的理财产品,比投入数百万却不过2%~3%的房产投资似乎更有吸引力,而以余额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更让投资方式发生改变,今年,或许有更多人不再将投资的眼光紧紧盯着房产上,房产投资市场的分化或也是种趋势。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