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房企多渠道融资"输血" 能否救楼市于危难之中

房天下2014/08/01 10:0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资金充足企业才能正常的运作,融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而房地产企业向来是融资大户,但是近来市场环境比较恶劣,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多数房企面临资金困境。

在目前比较纠结的金融环境下,房企在融资渠道上也做了各类调整,房天下记者,就房企主要的融资渠道做了个梳理。且看多渠道“输血”是否能挽救房企于危难之中呢?

一、银行信贷:“马太效应”明显

银行贷款一直是中国地产的主要融资渠道,但在过去三四年中,随着国内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中小型开发商获得银行贷款已经变得愈加困难。

相关数据显示,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政策较2013年有所收紧,尤其是对三四线城市住宅和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银行开发贷额度上收紧,一线房企的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有的可能上浮15%。

未来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中银行贷款的比例还将继续缩减,优质房地产商将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小型房地产商则被逐步“排挤”需要通过非信贷渠道获得融资,并且将承担高成本。在监管层控制银行表外融资的大背景下,小型房地产商的资金链问题会慢慢凸显。

二、房企银行“联姻”:不能一劳永逸

近年来,地产“大鳄”入股银行动作频频。继去年10月,万科斥资34.3亿港元收购徽商银行股权后,恒大地产(03333,HK)也在二级市场大手笔买入华夏银行股权。此外,越秀地产母公司越秀集团以116亿元收购香港创兴银行(01111,HK)75%的股份,贵州上市房企中天城投(000540,SZ)宣布入股贵州银行。

房企与银行“联姻”,最关键是能确保现金流的安全和供应的流畅。但是,大型房企入股商业银行,会将房企的经营模式和习惯带到银行的日常决策上来。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的独立性会削弱,这对于银行系统稳健性可能是一个打击。对房企而言,可能会丧失融资渠道拓展的积极动力,而依赖于银行。


 

三、信托融资:房企扎堆风险增大

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资质好的大房企或者上市公司,通过授信还可以从银行贷款,而小房企从银行拿不到贷款,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比如信托、资管计划、有限合伙基金的形式来融资。

今年信托公司成立的信托产品规模加大,一定程度缓解了融资压力。但是,房地产市场整体仍然趋近,一些中小型城市购买力仍然不足,房企严重缺乏现金流。目前,信托公司对于房地产项目仍然持谨慎态度,部分信托公司对房企融资产品的风控标准还在持续趋严。

同时,大型房地产企业借道信托融资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以往优质的房企融资都是从银行获取低成本的资金的,但由于今年银行房地产贷款收紧,企业也积极寻求通过信托贷款融资。业内几家大型信托公司对于房地产项目的风控标准更加严格了,资质并不好的房地产企业融资会变得更加困难。

5月份以来,不少房企,特别是前期比较激进的大型房企在4月份就已纷纷被迫以高成本从信托市场中“输血”。业内称,伴着房企扎堆信托融资,这很可能会引爆风险。


 

四、海外融资:成本不断上升

“为现有债务再融资”、“为现有及新增物业发展项目包括土地款及建筑费提供资金”、“用作其他一般企业用途”,这几个目的一般是房企海外融资的一致性用途。

今年以来的近五个月时间里,人民币连续贬值,累计贬值幅度已 过3%。美元债发行利率原本较低的房地产企业尚可承受,但部分发行利率本就较高的房企而言,其融资成本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再加上其负担的承销费等中介机构费用,房企的美元债利率甚至超过17%。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势头目前并没有明显刹车,负债端的隐性成本还可能进一步上升。


 

五、民间借贷:抗风险能力低

民间借贷利息比较高,通常会比银行高出3-4倍,但最起码能“救救急”。可是随着市场走低,民间借贷也没那么热情了。在济南历城区经营一家小贷公司的胡先生证实了这一点,他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份开始,很多小贷公司就不再愿意向房企放款了,他们和银行的盈利模式差不多,抗风险能力还不如银行,银行都不愿贷了,他们更不敢了。

六、内部集资:效果微弱

近日,媒体报道“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难济南小房企融资多靠内部集资”。据了解,为了能让公司运行下去,中小房企在筹集资金方面多会采用内部融资的方式,内部员工借款和朋友之间借款是最常使用的。

但是,这种靠员工和朋友借钱的方式,由于个人资金有限,无法完全满足企业运转的资金需求,只能治标无法治本,不能真正解决房企的资金困难。

七、其它方式在不断探索中

社区金融:利用“社区搭台,银行唱戏”的模式,将银行的金融产品通过社区向社区居民推广、营销,以此来获得。近几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整体净利润率已经出现趋势性下降,社区金融涵盖了房地产抵押、移动支付、金融理财产品等一系列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因能有效覆盖和满足客户物业服务及需求,前景被看好。但需要解决的是,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如何将业主的需求很好地整合,引入专业服务商进入小区。因此,这也是一个需要时间去反馈的方式。

目前看来,在整个市场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依赖于哪种融资方式都不能确保企业的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来说,市场总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不管用哪种方式只要能把握机会仍能力挽狂澜有一番作为。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