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调控不应仅以房价为指向 重点应放在空房大房

中国新闻网2011/12/17 10:44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届北京大学企业家论坛12月16日下午在安徽桐城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调控不能仅以房价涨落作为指向,房地产泡沫调控的重点应放在空房、闲房和大房。要加大在保有环节的成本,开征物业税,使住房能真正回归到居住者手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四个稳三个进’

侯云春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简单说,中国的经济2011年实现了由经济刺激向内生增长的有序转变。明年经济工作总的基调是稳中求进,四个“稳”,三个“进”,“稳”是指:稳定宏观政策、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稳定社会大局;“进”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成效。这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的部署。

“2012年全球经济将是最纠结的一年”

侯云春说,金融危机已经整整发生四年了,这四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特点概括讲就是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是最关键的一年、2012年是最纠结的一年。这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过去,正在由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发展蔓延。有人说如果以美国的国债上限上调,评级机构下调作为标志,在此之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上半场、在此之前是金融危机的下半场。上半场是将私人债务变为主权债务,下半场是美欧企图把他们的主权债务变全球债务。美欧争夺的是在全球的发债权。

“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不确定因素是房地产”

“这场危机目前还未看见曙光。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起点,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长的低迷区、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期、新产业革命的酝酿期,全球的经济体系、全球治理结构以及社会管理进入一个变革期、转型期。”

侯云春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面临着一些挑战。明年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相应的国际贸易也会受到影响,出口的增长幅度将有所回落。今年1-11月份与前两年的高速增长相比就有很大的落差。再看固定资产投资明年虽然也会有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也有回落,这里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房地产,其关联产业很多。

“房地产调控重点应放在空房闲房和大房”

侯云春指出,“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中确实存在泡沫,但这个泡沫要逐步地消化,不能把一下子泡沫戳破,我认为我们现在进行的房地产调控仅以房价涨落作为指向,房地产泡沫调控的重点应放在空房、闲房和大房。现在空房多,成为一些人投机的对象。房地产发展要兼顾三个目标:一是满足人们合理的住房需求,二要支撑和拉动经济增长,第三要节约资源,应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房地产。应针对目前住房过度投机和作为居民投资的对象来出台一些调控政策,主要是要加大在保有环节的成本,开征物业税,使住房能真正回归到居住者手中。”


中国房产又进新一季 调控该如何走出"胶着期" 广州日报

据媒体报道,记者暗访某些城市多家银行发现房贷“松绑”态势开始显现,不少银行的贷款利率由原先普遍上浮10%已回归至基准利率,甚至有消息传出部分银行优质客户还能取得9折的优惠利率。

首套房利率回归,九折利率重现江湖,这意味着房地产严冬已过?首套房一向是调控风向标,其利率松动被视为房地产调控松动前奏。

尽管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写进了文件,并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断言明年三季度中央政府或许逐步放松“限贷”,进而放松“限购”;而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更是频频表示房地产业有可能迎来软着陆,并且呼吁首套房贷利率应该定向宽松。

回头来看,无论用那一种标尺衡量,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都存在泡沫,然而挤出多少程度的泡沫而又不损害经济全局却令人费思量。换一角度看这一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经济可以承受房价下跌多少?

此外,无论压力测试还是空置率等基本数据,都因其不透明而令人质疑。不过,笔者认为近期央行调查统计司的两份报告值得认真对待。该报告表示房价拐点初现端倪,而银行和房企能承受房价下跌20%到30%,但担忧引发慌恐性抛售及连锁反应。以此预计,房价下跌三成,将是经济承受的底线。

各方信息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弊端尚未完全有解决出路之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仍在推进,期间无论通过行政手段限购还是限贷,都只能扬汤止沸,难以根除症结。如此背景之下,一些地方如果要有选择地进行松动,选择首套房显然具有优先性:通过对其适当放松以避免开发商大面积资金链断裂,那么对于开发商维持生存、刚需族购房置业以及保地方经济增长三者皆有利,但这只是松动试探性的一步。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房产调控又进新一季。伴随着政策底部逐渐来临,市场底部也在接近。回首中国楼市诸多弊端,不仅在于房价高企,更在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有人把希望寄托于保障房,目前看来难以根除弊端。今年号称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计划,但三分之一的保障房项目只是“挖坑待建”,而其分配过程更是暴露寻租与不公。未来房价也许不会大跌,而如果居民收入可以上一台阶,那么房价收入比自然不会维持这一不合理水平;而居民收入增加,需要经济增长真正做到“藏富于民”。


李克强强调房市调控不动摇 抑制投资购房需求 解放日报

1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统筹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保稳定各项工作,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李克强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关系民生,也关系发展。要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土地指标,确保按时开工、精心施工、如期竣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分配公平。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