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宜州“多轮驱动”加速乡村振兴

河池日报2018/08/10 09:20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宜州讯 近年来,宜州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该区被列为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向宣传推荐。

 兴产业,特色农业凸显新效益。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糖料蔗种植面积31.73万亩,“双高”基地面积居全市首位;桑园种植面积和鲜蚕产量继续保持县域前茅,荣获“中国蚕桑之乡”称号。特色园区扩面升级,创建区市县乡四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13个,启动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89个;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获评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特色基地规模发展,建成“双高”糖料蔗、桑蚕、核桃3个万亩示范基地和食用菌、花椒、茶叶3个生态农产品示范基地。特色品牌成效喜人,5家企业产品获广西无公害农产品和天然富硒农产品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14个,“宜州桑蚕茧”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抓环境,宜居乡村呈现新面貌。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改厕3432户;刘三姐镇入选广西头批特色小镇名单,被定为“天丝小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33%,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7.2万亩。实施农村环境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0.75%,有18个村(社区)获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

塑乡风,农村文明焕发新气象。深入开展乡村文明建设,安马乡木寨村获评第五届文明村镇。创新基层理论宣讲,区委宣传部获评为广西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先进单位。保护和传承农村民族文化,宜州彩调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有3个村屯列入第三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弘扬宜州特色文化,开展“刘三姐歌谣”进乡村、进社区和乡村文艺巡回展演活动。

强基层,乡村治理实现新提升。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深化拓展“党建+”内容,创办新时代党员讲习所,以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实施农村经济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三育”工程,培育致富带头人114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18家;举办培训班40期,培训职业农民2000多人。创新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联动调处中心,矛盾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7%。加强乡村法治建设,人民调解组织实现乡、村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乡级全覆盖。

施良策,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5+2”特色扶贫产业覆盖贫困户12688户,产业覆盖率达94.8%;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74个,贫困村覆盖率100%。建成福龙横山、龙头社区、阳光丽苑、同福一期四个移民安置区,搬迁入住1268户5261人,搬迁入住率85.4%。抓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额突破2万元的贫困村占总数的93.75%。在广西2017年度51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非贫困县(市、区)考核中,宜州被评为一等奖。(黄 河)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