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连江蓼沿乡华丽转身 打造四个万亩推动绿色崛起

福州日报2012/11/03 08:3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福州新闻网讯 10月28日,记者深入连江蓼沿乡走访,发现当地致力于引进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打造“四个万亩”绿色产业基地,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

石材企业主成了“蔬菜大王”

没有了机器锯石的滋滋声,没有了采石的轰鸣声,路边的小作坊已拆除……10月28日,记者在连江蓼沿等石板材生产重镇看到,这里的石材行业已全面退出。

在蓼沿乡定田村,一望无垠的大棚蔬菜让人眼前一亮。随行的村主任郑伙妹告诉记者,蔬菜的”主人“郑德忠,原是矿山老板,曾承包5000平方米的矿山。从2010年10月起,郑德忠成了“蔬菜大王”,目前种植了近千亩大棚蔬菜。

“一年收三季,西瓜刚收好,现在准备种台湾辣椒。“郑德忠告诉记者,为了配合政府的环境整治、保护“二水源”,他关停了石材加工厂。目前,他陆续投资了500多万元发展大棚蔬菜,“无公害蔬菜受到市场青睐,去年一年收入20万元,发展前景很好”。

村民甘当种花人

蓼沿乡曾是连江有名的石材重镇,峰时有大大小小加工厂、作坊112家,如今在政府的引导下,昔日的“石材人”成了花农、茶农和林场主。

离定田村不远的杏林村花卉苗木基地内,翠色涌目,村民们或修剪树木枝条,或锄草浇水。村民方守耀一边锄草,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他和妻子都在石材厂工作,每人每月工资两三千元。工厂关停后,政府引导他们到苗木基地种花,每个月收入不比石材厂少,“当花农工作轻松,空气又好,我们都很满意”。

记者了解到,在蓼沿乡兰水、溪东、蒲边、白沙、凤岩、岐山等村,昔日的“石材人”成了花农、茶农和林场主。目前,该乡从事花卉、林木培育的人员达2000多人,承包种植林木面积5000多亩。

福州海峡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提速

福州市全力打造四大休闲农业聚集带享受政策优惠

福州市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亿吨大港正在崛起

刘波:海西增值潜力大 发展后势被看好

福州大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将于年底完成

前三季度福建GDP达12470亿 新开工保障房17万套

福建省十二条措施给力城镇化发展

福州会展业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10年数量增4倍


 

经过两轮整治,蓼沿乡石材加工企业已从2008年的112家减少到目前的31家,石材锯机从431台减少到212台,实现了“削减过半”的目标。目前,该乡正实施“生态活力幸福新蓼沿”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四个万亩”绿色产业基地。

蓼沿乡领导告诉记者,该乡依托丰富的山、林、水、田,尤其是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打造万亩松杉竹林基地、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万亩竹柳树基地、万亩闽台农业开发项目……在蓼沿,绿色产业正“全面开花”,焕发出无限生机。

  (福州日报记者 温海龙 通讯员 姚扬杰 文/摄)

福州海峡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提速

福州市全力打造四大休闲农业聚集带享受政策优惠

福州市港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亿吨大港正在崛起

刘波:海西增值潜力大 发展后势被看好

福州大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将于年底完成

前三季度福建GDP达12470亿 新开工保障房17万套

福建省十二条措施给力城镇化发展

福州会展业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10年数量增4倍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