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因高房价"被消失"? 23%:虚胖的"中产阶层"

大连房天下综合2010/02/03 11:09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目前我国中产阶层约为总人口的23%,随着中产阶层的快速成长,社会阶层结构正向通常人们所认为的现代化“橄榄形”阶层结构变动。同时,由于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取得的这一研究成果,日前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对外发布。(《华西都市报》2月2日)

近年来,一大批中产、富豪阶层确实正在迅速崛起,官方在解读经济数据时也总在说“中产阶层”正在得到培育和进一步扩大,但究竟扩大到了多少,始终没有一个准确“数字”。这次,这个“数字”终于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研究”完成了——目前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约为总人口的23%。

简单地说,就是中国近1/4的人口,也就是近3亿人进入了中产阶层行列。笔者并不知道这个比例是怎么测算出来的,看到这个数字后,感觉就是有些“虚”,有些“被拉高”的嫌疑。这个“中产阶层”是按照目前中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是以每个人拥有住房的市场价值来测算,还是以一个人的年收入及银行存款来测算?抑或是以某个城市某个发达地区的GDP测算出的人均数字?“中产阶层”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

如今,中国的确有很多人貌似进入了“中产阶层”,其实,这其中很多人都是“虚胖”的“中产”。比如,目前大中城市中很多人有房有车,但是不是就真进入了中产阶层?未必。因为很多人是靠贷款来维持买房买车的,看似房子价值100万元,汽车值10万元,身价倍增,但这却是欠了二三十年的债换来的。再加上医疗、子女教育的投资较大,日常开销并不宽余,生活也并不轻松。如果以此标准统计“中产阶层”,很难令人信服。

笔者以为,界定一个人是否属于中产阶层,要有具体而严格的认定标准,不能简单、笼统地称23%的人口达到了中产水平。这个认定标准,一方面要符合我国国情,不能照搬照抄国外数据,比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多少,年收入达到多少,有多少积蓄和投资,医疗、教育的负担重不重等,更要以一个家庭为单元,看其在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基础上每年增加了多少纯。

另一方面,就是要看一个家庭及个人生活中有没有后顾之忧,有没有因病、因突发意外事件而一夜变贫的可能,尤其是要看有没有“内债”和“外债”,有没有持续增长的消费力。如果没有这样的具体水准做保障,所谓的中产阶层就只能是“自封”的,让人怀疑我们的“砖家”又在“搬砖添瓦”搭积木,摆弄“数字游戏”。(中国青年报 唐卫毅) \

阅读推荐:

国土部:收回地王“杀鸡儆猴”抑制地王频出

物业税呼声渐紧 专家建议选择二三线城市试点

大连经历短暂停贷后部分银行个人房贷2月开闸

长春路南段改造出让首块地 恒隆广场年内开建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宣布对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中产阶级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的新举措。无疑,这项举措如果得以落实,将有效振奋美国中产阶层的精神。在中国,有关部门及相关研究者也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境遇深表忧虑。客观来说,中产阶层的强大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有关研究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层正由于某些因素而“被消失”。“不堪承受的高房价”将成为中产阶层备受压力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提“夹心层”的概念。“夹心层”们一直处于社会中比较尴尬的地位,既享受不到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国家保障性住房福利,对于日渐攀升的高房价也是“望尘莫及”。而今,一度向往品质生活的部分中产阶层们,也开始因为高涨的房价而处于焦虑之中,因为高房价直接增加了生活成本而使他们失去了中产应有的生活品质。他们的目标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是不断升级的居住品质,然而一路高涨的房价却打消了他们追求品质的积极性。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中产阶层一般很难向上层流动,大部分只能向下流动成为中下阶层。由于贫富分化的加大,将会形成“M”型社会新结构。中国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中产阶层的压力主要来源于购房压力,如果房价无限制地飙升,早年拥有多套住房的中产阶层的财富会越来越多,而房贷压力较大的中产们就会慢慢向中下阶层靠近。我们在制造业等基础行业中获得的利润,有可能因为房子而消失殆尽。近日商务部有关负责人称,预计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达到12万亿元。而中国房地产研究副会长顾云昌在2009年蓝筹地产评选峰会上表示,2009年一手房和二手房销售总额很可能达到了5.7万亿元至6万亿元之多,也就是说中国居民在2009年近半数的花销都用在了房子上。

旅美学者薛涌表示,中国中产阶层充其量占到整个社会的13%左右。然而,也就这仅存的少数群体也处于迅速消亡的阶段,而他们原本丰富的精神世界也因为多变的经济环境而变得异常脆弱。在济南金融行业打拼多年的刘先生表示,“利率、汇率都是一天一个变,房价也是月月涨,你根本不清楚手里的钱缩水后还能买到什么。”如果说被城市逐步边缘化的“蚁族”们,为了“奔小康”而不断奋斗的“准白领”们面对如今的高房价而“望房兴叹”还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如果我们身边众多类似刘先生之列为追求高品质生活而奋斗多年的“准中产”们也因为房价问题而饱尝压力,使他们经过多年奋斗而积累的满足感因为房子问题而刹那间“烟消云散”。

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就不得不发出疑问,到底房子是幸福的居所还是被迫承受的精神枷锁?(济南时报)

阅读推荐:

国土部:收回地王“杀鸡儆猴”抑制地王频出

物业税呼声渐紧 专家建议选择二三线城市试点

大连经历短暂停贷后部分银行个人房贷2月开闸

长春路南段改造出让首块地 恒隆广场年内开建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