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湘中代有人才出 江南无双喻文辉

房天下综合2012/11/23 11:35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湘中代有人才出 江南无双喻文辉

(王志坚:齐白石纪念馆馆长,湘潭市文联副主席,湘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省工笔画艺委会主任)

青年画家喻文辉是我的同乡晚辈,他自幼聪颖好学,尤喜画画,其中学时,尝多次找我求教。初中毕业那年暑假,得到湘乡画界泰斗成诗泉老先生推荐,到其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素描色彩,有幸聆听时任美术学院院长全山石先生的教诲。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画画虽然转为业余,但依然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艺事,耕笔不缀。近十年来,常有喜事向我汇报:2002年有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为纪念毛泽东文艺座谈讲话六十周年而举行的画展;2004年批准加入了湖南省美术家协会;2007年秋有作品在湖南卫视旗下“艺术玩家”拍卖公司上拍;2010年湖南省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迎春拍卖会上拍出去了作品……

他在长沙工作以来,曾得到了李立教授、易图镜教授、朱训德教授、刘开云老师等湖南省内美术界众多名家指点,他自己非常喜欢白石老人率真、朴素、雅致的绘画风格。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勤奋耕耘,博采众长,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到的审美情趣和绘画风格。我归纳为:一种传统审美的取向,雅俗共赏,清新艳丽,大气,喜欢大胆使用原色,点击画面,叩击人心。据说李立老先生十年前看过其画,忍不住评价:“好大胆,好大气”。《长沙晚报》2008年10月27日B4版编者也是以庄子之语:“凡大则美则伟”为标题,介绍了他的作品。

中国著作权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邵阳市文联、著名剧作家、文艺评论家张焕南先生,为他写了一篇热情洋溢、激情澎湃、文笔矫健、字字珠玑的文章,吾是以为序。


 

一、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二三枝

画家喻文辉以古典派的现代视觉经验解读宋人词学意蕴,其个性化的释读使画面更具个性魅力。他以艺术家的细腻和敏感,为程式化的中国花鸟画注入了气质的感性内容,使典则文雅的传统形态重新焕发生机。“无为真本色,闲雅是工夫”,他对此有切身体会,在他身上,艺术的美德体现为艺术的抒情态度,而非社会学的价值追求,以雅俗共赏为逻辑起点。当代人以消解、颠覆、利益、狭隘构成一个人为的,紧张而又逻辑严密的艺术史阵写序列,并成为当代普遍流行日益合化的思潮。生于湘中地区的先天性格和当代文化历史命题,决定了他的‘均艺术性格,使他无法进入这种允满策略意味的书写序列,他悬浮于热闹的流行状态之外,独守着一块自由的圣地,内向而敏感,超脱而孤傲。画家越来越不满足于对客体的描墓,进而追求客体、情感、笔墨三者合一的境界。其作品内敛而充满热忱以实带虚,曲尽其妙,洋溢着优美的旋律。

湘中代有人才出 江南无双喻文辉

二、“天人合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术争鸣,发展到汉、魏晋、唐宋时期则逐渐归为儒、道、释、禅的融合,达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相互相通相融的状态。中国传统文人画,历来是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而今鲜明个性的他以当代花鸟人文主题入画,从而也使水墨语言透过其个性发生的变革,在干预现实的同时也站到了探索文化变革的前沿。

湘中代有人才出 江南无双喻文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以“百花图”为题,用清新流畅的艺术语言表现“百花”的清新、生命、高爽和超然脱俗,其在花鸟画创作中突破现实世界的局限,根据意象进行组合、取舍、变形,变眼中万物为J 心中万物,实现超出所要表现的物象和真切感受达到“即物即我”, “天人合一”的更高的诗化境界,其作品是对现实世界的物象高度概括和体验,使画面达到气脉流转,节律连续,气韵贯通的动态美,并以意境、情趣和感受的灵性赋予画面以独立的审美价值。一九九九年的作品《一笔定春秋》 (该作品描写的是一枝绽放的芙蓉花,曾展销于长沙五一广场平和堂商厦),就是这种探索的典范。

他把传统的精华压缩于画面,让历史的音韵和文化的气质在万籁无声中进入画面的秩序,单纯的高贵、优雅的伟大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淌。画而的疏与密、虚与实、浓与淡、艳与雅、多与少、繁与简、粗与细各种因素的协调,构成一曲华美的乐章,其作品力求使欣赏者摆脱视点视角的局限,使人心旷神怡,远观见民见色,近石见笔、见果,观其事;令人漫观细品,又从容不迫,会意于心,极尽妙趣。写意画搏大宽容的气势、虚实、神秘的意境,妙颖细腻的装饰情趣,鲜时的个人风格以及劲秀的用笔、用色,鲜丽不俗,雅致的色彩似一首交响乐的作品,演奏出远占与现代,现实与意境的和谐。在自然意趣与墨韵的浸润中,透露出画家对传统文化的情结和在传统写实主义风格之外另辟溪径的勇气和智慧。

湘中代有人才出 江南无双喻文辉

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间,“凡大则美则伟”。画家自身有大的情怀才能产生大的艺术境界,他的画是极重心理感受的,他以特有的心理、感受、个人修养、性格和情绪决定其作品的写意意境,用娴雅细腻的手法表现花鸟万物的精神气质创造属于自己的画语。“精鹜八极,心游万初,对物通神”的灵感和想象力能使它迅速捕捉生动的艺术形象,并赋子作品无穷的审美能力。“尽精微,才一能致广大,明妙理,方能行自由”,艺术是非常需要艺术家有自己的美感的,因为“美”和“崇高”和“善”相连,是发端于心灵的东西。他渴望以自己一颗仰望、火热的心,充满激情地去礼赞那些存在于万物生命中的美,去表现令他感动并让他在纯净中去体验到的那个超然的境界,在全然的生命活力中,有法有度地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拥抱那些存在于我们周围纯正的、鲜活的扰雅的大美。

四、“一花一世界,三树三菩提”

好的艺术是真诚的感动同时又是话语的终结,它终结你的思想,是你的经验的同时又是你的满足。感动了,但“不知道”。“笔走龙蛇惊四座”毕竟是传说,在国画,特别是文人画中,毕竟不见这般圆熟的调情技巧。“剥茧抽丝,细水长流”,在乎的是“畅意”,而非“表现”, “形象大于理论”这是他笃信不疑的座右铭,他迷醉于抒情叙事,在平淡中叙事让你不时邂逅一朵朵娇妍照人的花朵。感觉他的画在清朗,舒畅中蕴涵着宁静致远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意义,而当你“畅神”于这个美丽的花园中,不会觉得疲惫,春天的节奏和鲜花的音符如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阳光下错彩镂金,是如此美丽,新意迭出,令人兴奋不己。那种自足、自得的美,是一种灵感和享受,是一种笔底花影梦痕稀的体验。那种只有在的凝视中,才能重新触到那花瓣永恒的鲜活而细腻的质地。他常说:物的大美不是多和少,而是自自然然的状态,心与物的感应使人有了想法和画法,其作品不离传统脉络又充满自信,尊重客观、敬重自心,从心出发,体验事物给人的最原始的感受,将其升华成一种见解、意蕴,传达于笔墨的形式与结构之中,传达出事物的真正性格与勃勃生机。

他为写意山水花鸟画注入了更多的唯美主义和装饰性元素,尽可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情趣完美结合,熔炼成简法雅致,空灵奇幻的绘画语言,逐步形成了自己那种笔墨清朗流畅,意蕴灵气大美的独特风格。(张焕南 中国著作权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邵阳市文联、著名剧作家、文艺评论家)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