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Fang.com

"取消限购与否"为何触动大众神经

房天下综合整理2014/07/30 10:08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来源:新华网)2014年楼市进入下半场后,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陆续上演放松和取消限购的大戏。继呼和浩特、南宁后,近日,武汉、苏州、海口、温州、杭州被证实有条件地对限购进行了放松。截至目前,46个楼市限购城市中,已有27个城市直接或者变相松绑。

地方政府在政策的调整上很“巧妙”,并非全面放开限购政策。明确放开某一类或某个区域的住宅商品房的限购政策,但未全面放开限购。如苏州,90平方米以上住房放开限购;借由取消或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以及降低“补税”限制等措施,变相放松对置业者购房套数的限制,代表城市有呼和浩特、济南和福州等;还有譬如放宽入户政策、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减免契税或一次性付款可购第三套房等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大多以二三四线为主,而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近期也出现局部放松限购的传闻。北京方面,尽管“限高令”放开曾一度引起忧虑,但北京市长王安顺“不会采取放松限购等措施”的表态暂时浇灭了一线城市短期内放松限购的可能。

坚持了近四年的限购政策,随着近期各地加速松绑再次触动了大众的神经。

随着降价范围和幅度的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楼市成交延续量价增速双降的态势。在房地产市场表现日益低迷之际,多城市住宅“去库存”压力有增无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1-6月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24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相比去年全年的17.5%下滑25.3个百分点;住宅销售额25632亿元,同比下降9.2%,降幅与去年全年增长26.6%相比,下滑35.8个百分点。销售的疲软和供应的激增,使得库存持续攀升,截至6月,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为3.59万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

房子卖不出去,地产商资金无法周转,政府自然收不上税、卖不出地。于是,想方设法打擦边球救楼市。基于对楼市下行的焦虑和对决策风险的担忧,本身也无可厚非。

然而放开限购去制止楼市下滑的态势,这个方法能否管用?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放开限购”这个闸门一开,多年高涨的楼市好不容易在今年上半年出现量价齐跌局面,会不会又掉头向上一路反弹上涨?或许,正是这种担忧使得人们对于限购松绑十分敏感。

地方政府“救市”心切,可大家都明白,若被贴上“救市”标签会很被动,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比如,日前《常州日报》头版刊出文章《我市目前已到购房好时机》,除了引起网友讥讽之外,更被媒体批评为“无节操”。更甚的是,由于严重依赖土地销售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费,会让公众以为地方财政收入已经濒临危险的地步。

买的起房子的希望房价涨,买不起的则希望跌。追涨杀跌是中国人大宗消费的惯例,所以说“取消限购与否”也是伴随着这种心理。老百姓不出手买房,一是实在负担不起,二是担心楼市崩盘几代人的血汗钱打了水漂儿。刚买的房子降价了,业主维权的例子屡见不鲜。老百姓这种担心,太过正常。

那么限购的有无一定能决定房价的涨跌吗?以呼和浩特为例,在放开限购的近一个月时间里,该市的商品房成交量和成交价并无明显上涨。此外,根据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限购政策松动城市的成交量整体未见明显起色,仅无锡及厦门6月新建住宅成交面积较前两个月平均水平有一定增长。

笔者认为,当年的限购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权宜之计,并非一个长久实施的政策。而且楼市发展是按照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它不受任何外力的支配而改变。而类似限购这种行政性措施无法阻止房价涨落,所以限购取消与否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今年两会中央提出的分类调控逐渐取代“一刀切”的调控方向,也表明此前一系列行政性措施的退出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各地楼市逐步回归市场实际供给关系,应当建立房地产的长效机制,确保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让楼市健康发展。

至于购房者,无须对“取消限购”过于敏感,自住型需求可随时出手,至于投资性需求则需要看好经济形势减少房地产风险。


 

(来源:北京晨报)即将过去的7月份堪称楼市“限购解禁月”,包括济南、海口、杭州、苏州、徐州等十多个城市松绑了限购政策。而救市大军的阵容仍在不断扩大,继7月28日杭州正式松绑限购令后,昨天温州也加入到放开住房限购政策的阵营中来。北京晨报记者统计发现,在46个限购城市中,已经有24个城市对限购政策进行了微调,这也意味着在执行限购政策的城市中,松绑限购的已经有半数多。

据温州都市报官方微博消息,29日下午温州市住建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放开住房限购政策,在房屋交易登记时不再核查现有住房情况,新政策从发布会后起即开始实行。温州还将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落实首套房贷款优惠。就在前一天,杭州市住保房管局宣布从7月29日零时起,购买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购买主城区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不需提供住房情况查询记录。

楼市松绑政策主要分成两大阵营:一类为呼和浩特、南宁、济南、无锡、西安等,这些城市发布明确政策文件,调整限购政策;另一类为苏州、南昌、厦门、温州、昆明、成都、天津滨海新区等16个城市,有松绑之实,但未明确发文。而有意对限购松绑的城市仍在不断攀升,有传闻称石家庄也将在8月1日对限购政策进行调整。

不过限购松绑的长期效果却不被看好。“整体看,未来政策松绑与市场降温将同时出现。除非中央政府放弃调结构努力,再次大规模降准降息,否则市场的趋势很难改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大规模的松绑对购房的心理也有一定影响,但楼市兴衰归根结底要看信贷,“没有资金,任何形式的松绑对市场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中原地产对限购松绑城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各地松绑后的效果分化严重。部分城市短期效果明显,成交出现反弹,这类城市数量很少。第二类则是收效甚微,包括长春、武汉、宁波及南宁等四城市,取消限购后日均成交量较之前有5%左右的小幅提升。第三类是基本没有影响,这类城市数量。以天津为例,虽然当月有50%以上的增长,但市场恢复平静后,成交量仍每况愈下。

■新闻链接

7月房贷利率未见放松

基准利率仍是主流

晨报讯(记者 姜樊)多地松绑楼市限购,但银行对于房贷利率却迟迟未见放松的迹象。昨日,第三方机构融360发布7月份中国房贷市场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基准利率是房贷市场的主流利率。

从融360的调查数据来看,目前首套房利率主要集中在基准利率及上浮10%这一区间,尽管有传闻称农行已发文,在部分地区实行9.5折的首套房利率优惠政策,但从目前的实际放款看,利率并未有明显下调。

“中国楼市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目前正进入一个调整期。”融360报告显示,此阶段的表现为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房贷的“抵押物”——房产贬值的风险加大。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谨慎对待房贷业务无可厚非。按照融360发布的数据,目前北京的银行中,首套房贷主要以基准利率为主,但也有个别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05倍,一些银行业出现了没有额度的现象,而不少银行放款速度较慢。

相关搜索推荐

投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首页>头条>正文